书城成功励志金手指点子库
15707100000036

第36章 商场金点子(3)

阿曼德哈曼就是一个善于寻求机遇利用机遇,并不断进取发家致富的典型。他自己就常说,是机遇使他一本万利的。那么,机遇是如何引导他一步步走向富豪之路的呢?

在美国禁酒法令实施期间,哈曼了解到姜汁啤酒受到大众的欢迎。于是,他派人到印度、尼日利亚等生产生姜的大国,大量收购生姜,并由此垄断了生姜市场,此举让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而在罗斯福总统即将上台时,哈曼敏感地意识到禁酒令即将被解除,公众对酒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而此时的美国不仅没有造酒厂,甚至连装酒的酒桶也十分缺乏。于是,哈曼抢先一步垄断了制造酒桶用的木板,同时建立大规模的现代化酒桶工厂。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工厂利润就高达100多万美元。

酿酒业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是阿曼德哈曼一生中最大的成功。这一成功表明,实施禁酒令、解除禁酒令,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平等的机遇,都把它握在手中,而阿曼德哈曼没有让机遇溜走,而是努力利用机遇,让自己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否则,光说不做,机遇永远不会变成财富。

商场如战场,往往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看准机会并把握它,将它变成现实的财富,这是每一个梦想成功者最明智的选择。

有印尼的“洛克菲勒”之称的林绍良,就是通过对时机的成功把握,让自己结下万千财缘的。

在40年代,林绍良还在靠出卖体力维持生活,成为百万富翁似乎是个海市蜃楼,虽然美丽但却遥不可及。可贵的是,林绍良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终于,他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时爪哇生产的丁香烟远近闻名,每年所需丁香达2万吨,但是原料却远远供不应求。

林绍良瞄准这个机遇,认为丁香生意大有可为,便开始贩卖丁香。

当时正值印度尼西亚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时间,运输很困难。到盛产丁香所在地贩回原料,必须先将货物运到新加坡,再通过荷兰军队的封锁线,才能运回爪哇。

林绍良利用自己与爪哇的印尼驻军军官较密切的关系,既为他们提供军需品,也为自己打通了交通运输渠道。财源开始滚滚而来,林绍良赚取了第一笔巨款,人生的梦想开始逐渐实现,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你也许会说,是上天偏爱于他,赐良机于他。其实,当时看准丁香生意的肯定不止林绍良一个人,可以说机遇是均等的,是在所有人手中的。但由于很多人惧怕当时的战乱,以致与良机擦肩而过,徒留哀怨。

商海机遇万千,乘势而上者王

商海弄潮儿的成功与失败,与抓住时机、利用时机密切相连。有些人本来遇上了好时机,但犹豫、彷徨,结果错失了良机。当看到别人抓住机遇顶风而上取得成功,这才扼腕顿足,这种人在商海中注定是只有后悔的份。因为他不知机会稍纵即逝、时不我待的道理。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北方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种植园主,但林肯总统被刺身亡。一时间全美国沉浸在欢乐与悲痛之中,既为统一美国的胜利而欢欣鼓舞,又因失去了一位可敬的总统面无限悲痛。

卡耐基却看到了另外一面。他预料到,战争结束之后,经济复苏必然开始,经济建设对于钢铁的需求量便会与日俱增。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在钢铁部门报酬优厚的工作。由他购并了都市和独眼巨人两大钢铁公司,并创立了联合制铁公司。

这时,卡耐基让弟弟汤姆创立匹兹堡火车制造公司和经营苏必略铁路。

卡耐基确实遇上了绝好的机遇,他也抓住了这个机遇。美国又击败了墨西哥,并夺取了加利福尼亚州,决定在那里建造一条铁路,同时,美国还规划修建横贯大陆的铁路。

美联邦政府与议会首先核准联合太平洋铁路,再以这条铁路为中心线,另外核准了三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一条是从苏必略湖,横穿明尼苏达,经过位于加拿大国界附近的蒙达拿西南部,再横过洛基山脉,到达俄勒岗的北太平洋铁路。第二条是以密西西比河的北奥尔巴港为起点,横越过得克萨斯州,经墨西哥边界城市埃尔帕索到达洛杉矶,再从这里进入旧金山的南太平洋铁路。第三条是由坎萨斯州溯阿色河,再越过科罗拉多河到达圣地亚哥的圣大菲。

但事实的发展并非如此简单,这个大计划出来之后,美国各州政府提出纵横交错的各种相连的铁路建设申请竟达数十条之多,这预示着美国大陆的铁路建设时代的来临。

卡耐基独具敏锐的思维分析:美国大陆现在已经进入铁路建设的新时代——钢铁的时代。

建设铁路、制造火车,必定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就成了一本万利的物资,这是一个发展钢铁的大好机会,必须抓住。接着,卡耐基向钢铁发起了进攻。

很快,在联合制铁厂里,矗立起一座225米高的熔铁炉,这在当时是世界最大的熔铁炉,对这座炉的建设,连投资者都感到提心吊胆,担心将资本投下去后不能获利。

但卡耐基的努力让这些担心的人成为杞人忧天。他聘请化学专家驻厂,检验买进的矿石、灰石及焦炭的品质,使产品、零件和原材料的检测系统化。

同时,卡耐基又买下了英国道兹工程师“兄弟钢铁制造”专利,接着又买下了“焦炭洗涤还原法”的专利。

卡耐基的这一做法独具先见之明,这使炼钢铁具备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使卡耐基的钢铁发展渡过了美国的经济萧条期。

187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不期而至。银行倒闭、证券交易所关门,各地的铁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断,现场施工戛然而止,接踵而至的是铁矿山和煤山相继歇业,匹兹堡的炉火也熄了。

对此,卡耐基并不惊慌。他断言:“只有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炼钢铁的建材,工资也相应便宜。其他钢铁公司相继倒闭,东部企业家向钢铁挑战也已鸣金收兵。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不可以失之交臂。”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卡耐基却反常人之道,仍然计划建造一座钢铁制造厂。

于是,卡耐基满怀信心地走进股东摩根的办公室,谈出了自己的新打算:“我计划进行100万美元规模的投资,建贝亚默式5吨转炉两座,旋转炉1座,再加上亚门斯式5吨熔炉两座……”

摩根问:“你这个计划不算小,那么,工厂的生产能力会怎样呢?”

卡耐基说:“1875年1月开始工作,钢轨年产量将达到3万吨,每吨制造成本大约69美元。现在的钢轨平均成本是110美元,新设备投资额是100万美元,第一年的收益就相当于成本的投入,但比股票投资还赢利。”

结果,股东们同意发行公司债券。

其后,工程进度虽然比预定的时间稍为落后了一点,但到1875年8月6日,卡耐基收到了第一张订单,2000支钢轨。熔炉很快就点燃了。

后来,实际情况是每吨钢轨的制造劳务费是826美元,原料费4086美元,石灰石和燃料费是631美元,专利费117美元,总成本不过才566美元。这比原先预计的便宜多了,这使卡耐基兴奋不已。

1881年,卡耐基与焦炭大王费里克达成协议,双方投资组建fC佛里克焦炭公司,各持一半股份。

同时,卡耐基以他自己三家制铁企业为主体,并联合一些小焦炭公司,成立卡耐基公司。

这时,卡耐基兄弟的钢铁产量居全美国的1/7,正逐步向垄断型企业迈进。

1890年,卡耐基兄弟吞并了狄克仙钢铁公司之后,一举将资金增至2500万美元,公司名称也改为卡耐基钢铁公司。不久之后,又更名为US钢铁企业集团。

南北战争的结束,经济的复苏,这是任何美国人的一次大机遇,而且是一次平等的机遇。政府提出的美国铁路建设的计划,也同样是一次平等的大机遇,不积极地寻求,不善于把握,因此只能看到卡耐基一次又一次地乘势而上,成为钢铁大王。

贫富本无别,机遇造天地

关于财富的说法,有很多种。卡耐基说:“人类百分七十的烦恼都跟财富有关。”亨利鲍恩说:“金钱财富是一个好仆人,但又是一个坏主人。”然而财富对任何人来说却是没有差别的,她是属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属于所有的人。财富如同水一样,她可以流向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善于引导,你就能得到汪洋大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贫富本身并没有任何分别,贫穷者看到机遇,抓住机遇,命运就会改写;富有者错失良机,同样也会改写命运,沦为贫穷,一切因机遇而改变。

穷富之间的距离就是机遇

人与人之间的穷富本没有距离,却因机遇被利用的不同,而形成了三六九等。

克朗宁先生本来在波士顿一家百货公司里当打字员,工作辛苦,薪水却不多,一个月才2000多块钱,仅够糊上一家八口的嘴巴,不致挨饿。

但不幸的是,克郎宁却意外地卷入到一桩纠纷之中,失业了,他们一家的生活,现在只有靠他妻子替人家洗衣服来维持了!

有一天,他在教两个大孩子认字,忽然来了一阵风,把桌上的纸吹走了,掉得满地都是纸张,他气恼万分,蹲下身去把纸张逐一捡起来,叠成一叠。他无意中想到,假如用一个小夹子把这些纸夹起来,这样不是不会被风吹走了吗?

这样的夹子,不是没有。可是市面上卖的夹子体积很大,用起来不方便。如果有人能想出一种轻便的夹子把纸张夹住,那是多好的事啊!

有一晚,他刚刚用铁线替他太太编好一个篮子,剩下一些零碎、长短不齐的铁线丢在桌子上。他随手拿起一条,无目的地扭弄着,时而扭向东,时而扭向西。

这时,他的丈母娘在给孩子们讲一个民间故事,最后附上几句格言,深深打动了他的心:

“太阳下的每一灾祸,必有法子补救,或者没有法子补救。

若有,去寻求补救。

若无,不要有内疚。”

他重复着这句话,想到自己的失业,孩子们的失学,太太的操劳,丈母娘的眼泪,偶然他也想到那个夹文件的小夹子。

忽然,他灵机一动,就把那根小铁线扭成一个回形夹子,把它夹在一叠纸张上,拿起来一看,居然把纸张夹得牢牢的。

他一兴奋,又扭起第二个,扭得更美观些。

再扭第三个,当然又更进一步。不由得令他想到:如何能够把这些铁线夹子扭得更快!

更好!

想了好几天,扭了好几十次,他终于想出制造“万字夹”的方法来了。

他和妻子商量好一会,希望他太太能想办法向人家借来2000元,试行制造这种万字夹出售。

他的妻子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几番奔波,才向人家借来2000块钱。他就用这2000块钱制成了一架小型的手摇机器,买进了几十磅铁线,开始制造万字夹了。

制好以后,他又亲自拿着万字夹到各文具店推销。因为是新产品,不知道销路如何,所以大多数文具店不肯代销,只有少数商店勉为其难答应代销。

没想到,由于是新产品,而且用起来确实很方便,用的人倒不少。订购万字夹的文具店越来越多了,有不少店主,还亲自跑到贫民区去找他要货。

他,由两个星期销出60磅万字夹的数字,变成为一天内销出600磅万字夹了!

八年后,克郎宁,成为了拥有八家大工厂的万字夹大王!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时机。在你穷困潦倒时和你已经有所成就时,机遇来临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说机遇能改变人的处境,能将人从谷底带到山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有效利用好。在犹豫不决中丧失良机,在踌躇不定中错失良机,于是,在事后扼腕长叹,时不待我。

在这里,给每个人都提个醒:别为失去的朝阳哭泣,否则你将错过今晚美丽的星空。人生事实上就是一连串的选择;当一个机会消失后,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随之必定会有新的机遇出现。如何把握和利用好眼前的机遇,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只是迷恋以前的成功经验,停步不前,那么你迟早会遭到失败的痛苦。

在美国有一位叫艾迪的人,非常聪明而且又有才干,刚大学毕业不久,就创办了一份成功的报纸。后来,在麦戈文竞选总统期间,他负责麦戈文设在纽约州的新闻办公室的竞选宣传工作。在麦戈文竞选失败后,艾迪决定放弃自己的政治生涯,转入写作。

然而写作的生活并不是轻松愉快的,他要来回奔波,又没有医疗保险,没有退休金,办公条件更是糟糕。于是,他想尽早结束这种谋生方式。

后来,艾迪听说了杀人蜂的新奇故事,这种蜂生产的蜂蜜既多而且甜。机会似乎就在眼前,在这时,艾迪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一心构想着自己的公司,决定由自己策划采蜜、包装、推销等一切工作。

然而,不幸的是他又一次失败了。因为他一开始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没有在开发新产品之前做好市场调查,而且又没有从事经济活动的任何经验,失败也就是不可避免了。

机遇能让你财源滚滚,同时也能让你一无所有,在贫富之间本就没有距离,有的只是你对机遇的运用。

告别贫穷,机会生财缘

贫穷是大多数人所要面临的事情,向往富有是众多人的理想,但贫穷与富之间有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面对这道鸿沟,有叹息者,有兴奋者。叹息者依旧贫穷,兴奋者因机而约会财缘。

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一个四川的流浪汉冯志久跟随数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以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术,工厂不收他。冯志久百无聊赖,便在各工厂区转悠,看到工人们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还有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么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吃饭的小店呢!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销,一天下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了7000元资金,在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米的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

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像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众多的顾客,他经营的主要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降为1元。1元钱吃饭谁不来!

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之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律1元一份。这样,每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奥妙在于薄利多销。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计划得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1000份,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个流浪汉变得如此精于经营。

几年下来,冯志久已拥有了百万家财。我想当初冯志久看不到这个机遇,拱手让人,卷起铺盖回家,他的人生篇章想怕依然是贫穷与流浪。

同样在北京大学新闻系的小阚,他来自一个偏僻的山区,既没有什么办法搞到紧俏商品,也没有能力当业余经纪,只好靠给人当家教、打零工来勉强支持着他每月的生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