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依据
奥运会开幕式(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仪式中地位独特,相比闭幕式和颁奖仪式,更受世人关注。选择此题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见图1:
图1选题依据关系示意图
首先,开幕式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文化运动之一,具备一套独特而完整的仪式是其显著特征。其中,蔚为壮观、独具风格的开幕式以其空间上的集中、时间上的紧凑、浓重的文化和艺术气息尤为引人关注。作为一届奥运会的破题之笔,开幕式历经百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旨趣,含有丰富的奥林匹克文化信息,调用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手段,将体育、艺术和文化融为一体,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力体现。时至今日,开幕式已经发展成为衡量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开幕式是实践多元文化的良好机会。开幕式是举办国、举办城市向世界展示其历史文化魅力、地方特色和社会现状的良好契机。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开幕式是折射现代体育运动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的一面多棱镜。虽然各届开幕式的结构基本一致,但《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却给了不同国家(或地区)极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文化对体育、艺术、科技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这就使得开幕式有可能并且在历史上已经成为实践多元文化的平台。
最后,开幕式是社会因素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影响的集中表现。开幕式是奥林匹克主义与社会历史发展各种因素斗争和融合的重要场合,甚至是临界场域。通过对某个特定阶段开幕式的考察,可以观察到当时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形态及观念,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其内涵的理解,揭示出其中的意义和精神。
(二)文献综述
1人类学仪式研究综述
以“人类学”为篇名关键词、以“仪式”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79~2007年数据,搜索结果为39篇,主要借鉴薛艺兵和彭兆荣的《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26—33、39—48页。和《人类学仪式研究述评》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概述》,《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88—96页。等综述文章,以及在其引证文献中链接的相关文章,简要总结人类学仪式研究概况。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学仪式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早期人类学仪式研究是在学理上依据人类学古典进化论对神话和仪式进行诠释。这种研究在19世纪中末叶到20世纪初,形成了空前的热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美]F伊根,张雪慧:《民族学与社会人类学的一百年》,《世界民族》1981年第2期,第40—46页。仪式研究从此被视为人类学学术传统和知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沿着正如夏普所言“通过后来的宗教社会学,通向后来的社会人类学”[英]埃里克·J夏普:《比较宗教史》,吕大吉、何光沪、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的途径,探索宗教化了的仪式在社会总体结构和组织中的指示和功能,趋向于把带有明确宗教意义和喻指的仪式作为具体的社会行为来研究,进而考察其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直接推进了现代人类学仪式研究。由涂尔干、莫斯等发展壮大的这一传统被后来的利奇埃蒙德·利奇(ERLeach)深受列维·施特劳斯“新结构主义”学说影响,但他自认为是马林诺斯基传统的功能主义者,代表作为《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Burma)。、特纳维克多·特纳(1920~1983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研究方面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是与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分庭抗争的象征人类学家。、道格拉斯仪式与现代性的关系不十分密切。一般学者认为,仪式以及仪式所承载的象征是空洞的形式主义,现代人将更加理性,而原始人或生活在部落中的非西方人则更加盲从、更轻信、更宗教,因而也就更加注重仪式化。可是道格拉斯认为,这两者没有必然的关系。等学者继承和发扬光大,在法国社会学派[法]安托尼奥·阿里巴斯·帕洛:《人类学的主要流派简介》,张珠圣、沈肖肖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第11期,第37—39页。和英国功能学派英国社会人类学派,又叫结构功能主义,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文化人类学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和德克利夫·布朗。功能学派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仪式的社会“结构——功能”研究体系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当代最富活力的人类学仪式研究的流派。此外,以列维·施特劳斯为代表的影响巨大的结构主义学派也不能忽视,他们的研究注重仪式的内部结构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概述》,《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88—96页。。本文从功能和结构角度对开幕式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思路。
综上所述,人类学的传统兴趣在于描述原始或不很复杂的社会形态中的文化现象,把原始人群的生活方式如实记录下来。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学家的研究兴趣日益广泛,越来越多地去研究那些更为复杂的社会中的亚文化现象,并开始研究现代生活类型和文化的变迁。人们注意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仪式行为发生在“地球村”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语境之下,仪式的面目一改传统特质,越来越呈现出在全球范围内共同遵守某一种“游戏规则”的情形。本文所研究的开幕式就是这样一种变形的现代化仪式。
2奥林匹克研究综述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我国奥林匹克研究异军突起,以“奥林匹克”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结果为1269篇;以“奥运会”为篇名关键词搜索,结果为3027篇本文所指搜索均在2007年进行,下同。。同时,参考杨莉的《十年来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综述》[1]和陈立基的《近年来我国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综述》[2]等文章,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奥林匹克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下方面:关于某届或者某阶段奥运会特定问题的论述、关于奥林匹克运动如其精神、思想等的研究、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体育关系的研究、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关系的研究、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组织体系的研究、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问题与改革的研究、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等。总的来看,首先,奥林匹克运动对各国发展的影响受到重视,针对各项准备措施的应用研究、实践论证研究和问题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其次,对奥林匹克运动中折射的社会问题比较关注;最后数字化时代对奥林匹克研究的范围将扩大。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现象会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使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内容增加,范围拓宽。
其中,奥林匹克仪式研究方面,任海的《顾拜旦与奥林匹克仪式》[3]对奥林匹克仪式做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和阐述,但限于篇幅,并没有对每种仪式进行详尽分析。张立天的硕士论文《从神到人——奥运会仪式的变迁》剖析奥运会仪式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文化基础,对奥运会仪式的变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但其落脚点在神人关系上和身心关系上,这二者显然缺乏对应和继承关系。同时,未能确定衡量开幕式发展的维度,用词也有欠规范。李春霞和彭兆荣的《奥运会与大众传媒的仪式性分析》李春霞,彭兆荣:《奥运会与大众传媒关系的仪式性分析》,《体育学刊》2006年第6期,第21—24页。认为,电视在全球范围将奥运仪式分类有序地展现,促成了奥运的“去仪式化”;而奥运会作为仪式性的媒介事件,从传播内容方面促成了大众传播的仪式性,从传播形式方面促成了大众传播仪式的再次仪式化,从而促成受众的连续收视行为,奥运和电视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双赢关系。虽然此文其实并未对奥林匹克仪式进行研究,但是其提供的“去仪式化”观点,本文在阐述展演降低了开幕式仪式效力部分和分析媒体影响开幕式发展部分有所参考。
综观这些研究,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研究却很少。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则可能是因为相关文献以英文居多,中文资料很少且质量参差不齐;二则很多国人倾向于仅仅为2008年奥运会进行奥林匹克研究,虽然为北京奥运会服务无可厚非,但立足北京奥运会的前提是要立足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三是缺乏历史研究的意识,对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认识不足。
3开幕式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论文方面,在洛杉矶业余体育联合会网站以开幕式(openning ceremony&opening ceremonies)为文章名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为45篇,除去对奥林匹克大会等的描述以及开幕式和会议上讲话的记录,剩余11篇。其中伊恩·麦克劳德(Iain Macleod)、格伦达·科波拉尔(Glenda Korporaal)、莉萨·赖利·罗切(Lisa Riley Roche)等学者和记者的6篇文章是关于长野冬奥会、悉尼奥运会、盐湖城冬奥会的具体描述,或是对某阶段的描述。剩余5篇中,关于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概述》主要描述了其会歌等现场场景,与官方报告类似;《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通信》[4]是时任以色列奥委会副主席哈伊姆·维姆(Chaim Weim)先生关于开幕式现场——主要是运动员如何在之前一天准备入场式等问题——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了对入场式有关问题的建议;《开幕式》[5]、比尔马伦(Bill Mallon)的《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流变》[6]、尼娜·K帕帕斯(NinaK Pappas)的《奥运会开幕式研究》[7]和斯文·托菲尔特(Sven Thofelt)的《为什么是体育运动?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思考》[8]则主要是从结构和功能方面对开幕式进行了概述性研究,而并非历史研究,也并未提出对后来开幕式的建议。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以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为2679篇,实为1000篇。按照时间顺序,倒序从2003年到1883年排列,显示搜索结果为2679篇,但倒序逐篇参考时,到1000篇显示结果即到达1883年。先从题目进行筛选,选出79篇。
首先,数量最多的就是论述媒体与奥林匹克运动关系的文章,这也是引起人们最多关注的部分。主要有论及奥林匹克理想和媒体博弈的肖恩·P沙利文(SeanP Sullivan)和罗伯特·A麦基考夫(RobertA Mechikoff)合作的文章《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理想与媒体》[9]、论述奥运会如何与媒体结为伙伴关系的约翰·斯莱特(JohnSlater)的《变化中的搭档:大众传媒与奥运会》[10]、论述在媒体作用下奥运会走向的雅勒·霍萨特(Jarle Hysaeter)的《奥运会必须继续!但以哪种电视新闻报道呢?》[11]。泰勒·唐宁(Taylor Downing)的《屏幕上的奥林匹克主义》[12]则认为我们看到的开幕式是经过了媒体过滤的开幕式,提示人们要注意过分媒体化对奥林匹克主义可能产生的危害,而让-卢·查普利特(Jean LoupChappelet)的《奥运会的多媒体报道》[13]则开始关注更为立体化的媒体包括网络等的在场。此外,关于顾拜旦和平思想及其表达的科拉多·杜安兹(Conrado Durántez)的《论顾拜旦男爵思想体系中的和平理念》[14]、关于女性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角色认可及其转变的伊恩·乔布林(Ian Jobling)的《女孩和端茶小姐:澳大利亚女性运动员的参与和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管理者》[15]、关于人权问题,尤其是运动员地位等研究的TA布万恩德拉(TAB huvanendra)的《体育领域中的人权》[16]等都提供了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同视角,对本文如何看待开幕式提供了有益的背景知识。
其次,搜索结果的很大一部分是论述某届奥运会的详细情况或者其某一方面的文章,比如弗里茨·K马西斯(Fritz KMathys)的《备受争议的1906年届间运动会》[17]和卡尔·伦纳茨(Karl Lennartz)的《1906年雅典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概述》[18]介绍的就是常常被人们遗忘或者忽略的1906年届间运动会的情况,指出其实正是这届运动会上出现了作为开幕式重要组成部分的代表团入场式。这些史实的分析和概述对本文论述一战之前的开幕式构形情况颇具参考价值。杰里米·怀特(Jeremy White)的《洛杉矶方式:1932年奥运会中的运动员村和精神鼓励主义的实践》[19]和马克·戴尔森(Mark Dyreson)的《国家身份认同的市场营销:1932年奥运会和美国文化》[20]等文章对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其现实意义;克里斯托弗·杨(Christopher Young)的《当希特勒遇到了顾拜旦?技术革命时代的奥运会》[21]主要论及二战之前奥运会所处的科技背景;詹姆斯·M佩索拉(JamesM Pitsula)的《对纳粹奥运会的再次解读》[22]则详细记述了1936年纳粹德国是如何举全国之力举办柏林奥运会的。这些研究除了为开幕式研究提供了相关背景之外,也促使作者在行文中日益重视某些国家对开幕式发展的特殊作用,并初步打算将某些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在开幕式发展史上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此外,诺曼·贝克(Norman Baker)的《差点流产的奥运会:1948年伦敦》[23]和艾米·巴斯(Amy Bass)的《自由的力量:1968年奥运会的故事》[24]分别介绍了战后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以及在南美洲举办的唯一一届奥运——墨西哥城奥运会的情况,论述了奥运会如何给战后的世界和墨西哥这个尚不发达的国家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