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15707700000014

第14章 开幕式各纬度的发展变化——分析与讨论(9)

举办国在点火仪式上都是煞费苦心,务必要把文章做足。莫斯科的圣火台已经变得高大和先进,见图39,从此点火开幕式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方式。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圣火点燃仪式新颖而独特,推出了五环状的输气管道,见图40。汉城的开幕式极富民族特色,以升降平台将三位点火者——舞蹈演员孙美贞、教师郑顺万和马拉松运动员金元铎三人——分别象征着体育、科技和艺术——托上21米高的圣火台,共同将圣火点燃,见图41。1996年是奥运会百年华诞,曾夺得罗马奥运会拳击冠军的拳王阿里,

尽管身患帕金森综合症,但他的表情和眼神却是如此坚定、执着,充满了感染力,正是奥林匹克运动追求平等、努力上进的象征,见图42。

继上一阶段由谁点燃圣火反映了举办国要表达的理念后,以何种方式点燃在这一阶段更是调足了全世界观众的胃口。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残疾人运动员里贝罗用火种引燃箭头,准确地将箭射向了70米远、21米高的火炬台,这个别出心裁的点火方式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见图43。2000年,点燃圣火的是澳大利亚土著名将弗里曼,熊熊燃烧的火焰由水中徐徐上升,水火交融,达到了完美境界,见图44。2004年雅典奥运会,“针鼻”形的火炬台开始慢慢往下折,科纳马纳斯基转身向大家展示圣火后,用手中的小火炬点燃了主火炬。主火炬又缓缓升到原来的高度,象征着在天空和地面、精神与物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冬奥会的点火方式也随着冬奥会开幕式日益受到媒体关注而成为新的热点,比如2002年冬奥会由整个冰球队来点燃圣火就让人印象深刻,见图45。

这个阶段,圣火传递日益裂变成一个与圣火点燃有关但独立的事件。越来越多的官员和赞助商占据了开幕式现场席位也许是圣火传递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是公开的、免费的、开放的、地方的、运动的、面对面的、少被媒体过滤的、大规模人群参与的、观众自发决定主题的、更受当地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对既有结构不产生影响的,所以圣火传递好像已经变成了公众的奥运庆典。在这个意义上,圣火传递日益超出开幕式的领域,成为了最大众化的奥林匹克仪式。

圣火传递的目标是将奥运会带给更多的,常常是主办国偏远地区的人们。沿途人们组织了各种地方性的庆典以迎接圣火的到来,把奥运会圣火到达之时,看作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不少人等待数小时,为的就是看圣火经过的几秒钟。传递圣火的人也把这个机会看作是一生的荣誉。作为传播奥林匹克理想的和平使者,圣火传递自1936年奥运会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打破了传统的做法,将奥运火炬接力变成了带有商业性质的活动,在奥运史上写下重重一笔。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特别邀请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5名代表参加火炬接力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传递了奥林匹克圣火,这在奥运会历史上是首次。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正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百年庆典,圣火传递到美国时,有5500名当地市民和4500名运动员用时84天,跑遍了美国52个州。2000年悉尼奥组委在澳洲组织了大规模的圣火传递,其中的海底传递令人印象深刻。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第一次传遍五大洲,火炬途经每个曾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还首次到达了非洲的开罗和开普敦、南美洲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真正实现了全球传递。

(3)宣誓的变化

誓词的变化在上一阶段已经有所论述。1980年之后,宣誓发生的最主要变化,就是多年来宣誓运动员和裁判员手持的本国国旗(见图46)从1984年冬奥会开始,变成了奥林匹克会旗(见图47)。国际奥委会已经发展壮大,在国际事务和体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和平鸽的变化

一直持续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放飞和平鸽活动,后来因鸽子会发生意外,如被火焰烧伤或惊吓坠地等,出于保护动物的考虑,现代奥运会开幕式中取消了放和平鸽这一项,转向象征性的和平鸽造型来传递和平信息,见图48。

2文艺表演的变化

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不但满足了受众观赏的需求,也提高了对开幕式视觉美感的要求。在社会发展到视觉时代之后,文艺表演已经表现出了越来越浓重的娱乐味道,整个开幕式日益成为一场大型“秀”。

文艺表演是这个阶段奥运会开幕式中工作量最大、准备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部分。人们对开幕式的期待日益转入展演而不是仪式。由于主题、文化背景、审美旨趣以及创作者审美修养和思路等的不同,表演也呈现出多姿多采的风格,如洛杉矶奥运会充分利用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国音乐和舞蹈,演出了精彩的歌舞剧,史诗般地展现了美国的历史;汉城奥运会以“天、地、人三元合一”的思想为线索,连接假面舞、跆拳道、草圈舞等表演,具有浓郁的朝鲜文化特色,突出反映了东方文化;巴塞罗那奥运会则以巴塞罗那城的建立为背景,展示“奥林匹克海”的意象,集中反映了西班牙发达的音乐文化特点;悉尼奥运会突出地反映了澳洲土著文化;雅典奥运会则在“爱琴海”上演出了希腊神话,无一不令世界为之倾倒。

(1)音乐

体育与音乐在本质上都是追求美与和谐的,同时两者又都具有“运动”的共同特征。音乐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它对奥运会的直接参与。其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有:奥运会会歌;奥运会主题乐曲;入场式伴奏曲等(随着各国或各地区代表团的入场,选取各具特色的音乐来伴奏,多为进行曲)。其中,最具艺术感染力,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奥运会会歌或主题音乐了。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主题曲选自前苏联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作曲的《节日序曲》中的主旋律。1984年冬奥会的开幕式很安静,圣歌是英语版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抵制,奥林匹克圣歌反而被更多的人知道了。1984年,为了确立积极、热烈、激动人心的基调,并同时展现辉煌壮观的景象和尊重举办国的文化传统,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国际氛围,组织者把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搬进了体育场。狂想曲原是为一个爵士乐队及一架钢琴谱写的,现在却要由放置在大体育场拱廊下的85架大钢琴来演奏,这表现了爵士乐和现代音乐的结合。此外,千人合唱团与60支管弦乐队演出了专为开幕式写的“迎宾曲”;800人乐队用音乐展示了美国短暂的历史。这些黑人圣歌、赞美诗和爵士乐的混合充分表达了新奥尔良文化。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代表团入场时,为不同国家演奏不同的乐曲,比如中国代表团就是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乐曲声中进入体育场的。此外,奥林匹克圣歌英语版本由厄尔·布朗(EarlBrown)进行了新的改编,S·萨马拉斯(SpirosSamaras)美妙的节奏被不同的合唱设置取代,这使得圣歌的英语版本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手拉手》由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莫里科内作曲,美国词作家惠特洛克作词,在汉城奥运会后风靡全球。在经历了莫斯科奥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的大范围抵制后,汉城重新见证了奥林匹克精神,《手拉手》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其电子曲风更符合80年代后期音乐的流行趋势。同时,在歌曲的中间,作者非常巧妙地加进了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的歌词与曲调,又使其极易与一般流行音乐区别开来。表现形式是东方的,音乐歌词却是英语,这使得《手拉手》成为民族和世界结合的典范。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曲《巴塞罗那》也出自莫里科内之手,与《手拉手》的热烈、欢快不同,极富对奥林匹克运动渴望的情感,异曲同工,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的韵味。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名为《召唤英雄》,由曾获奥斯卡最佳作曲奖的美国作曲家威廉姆斯作曲。虽然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重要原则是参与和友谊,但人们也追求极限、展现力与美的荣誉。悉尼奥运会上的一个新的创意就是,希腊和澳大利亚的学生组成了合唱组,演唱了原汁原味的古代奥林匹克会歌,这一节目自1896年首届雅典奥运会以来就没再表演过。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世界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日新月异时,人们却希望在体育运动中反璞归真,于是当2004年奥运会回到她的故乡雅典,在蓝天白云下的爱琴海畔,108年前《奥林匹克圣歌》悠扬的乐曲、悦耳的歌声久久地回荡在帕那辛尼安体育场上空,把人们带入了缅怀古奥运会的辉煌和憧憬现代奥运会未来的美好境界之中。在冰岛歌手比约克的歌声中,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体育与音乐的和谐。比约克的表演更多的是展现音乐本身,这使她的音乐更契合雅典奥运的寻根意味,追求一种石破天惊的创世天籁。和以往奥运会主题歌不同的是,比约克的歌无法模仿也难以传唱,但这种高洁的气质却更加接近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让人们在古希腊无法复制的文明中,也得到了一份对于体育的纯真的感受。

回顾奥运会主题歌,我们看到历届奥运会的音乐表演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又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共同点在于,其音乐创作和取材既要歌颂友谊、和平、正义等共同的人类理想,又要反映举办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表现形式上,由于二战前历届奥运会主办国以欧洲国家居多,也由于70年代之前的文艺表演主要为仪式服务,所以音乐表现形式多侧重于西方古典音乐甚至宗教音乐等。二战后,随着更多亚洲、美洲国家举办奥运会,奥运会的音乐融入了更多的民族气息,同时采用了更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流行音乐等,借助于广播、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使得70年代以后奥运会会歌更易传播。音乐日益成为将奥林匹克运动推向大众的手段,使得奥林匹克理想更易为大众认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的演绎也与时俱进,与以往的大合唱不同,近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曲都变成以独唱或对唱为主,但圣歌是一个例外,大多以合唱的形式表演。这是因为圣歌从第一届奥运会到现在,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仪式的一部分,并在很多场合下代替了国歌,如1992年的独联体。同时在艺术风格上,除了经典和流行之外,随着意大利之夏中三大男高音的成功使得歌剧表演倍受称赞,西班牙决定依靠巴塞罗那丰富的文化积淀来效仿它,卡雷拉斯、多明哥等多位著名歌剧家的表演使得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的艺术气息十分浓郁。

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国际化趋势一致的是,近几届奥运会主题曲的创作已不仅仅是本国的演员,比如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著名的日本作曲家版本龙一为本届奥运会专门做的《地中海》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由加拿大歌手席琳·迪翁演唱《召唤英雄》;雅典奥运会的会歌则是由冰岛传奇女歌手比约克演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马勒第三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也被巧妙地穿插在主题音乐之中,充分显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结和温馨。

在风格方面,雅典奥运会空灵唯美而不追求易于传唱的风格给奥运歌曲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意识到展演在从仪式中分离开之后,会再回头从仪式的肃穆中找寻开幕式所应有的特质。

(2)舞蹈和造型

开幕式变成了舞台。文艺表演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大型的整齐划一的团体操表演逐步让位于多媒体的、富于民族、文化和艺术特色的造型表演。

1980年,开幕式的组织理念是具体表达奥林匹克运动的连贯性和时代精神,反映苏联人民的多元文化和生活。文艺表演中,通过大量运动员和体操选手的表演,组成有序的几何图形,营造表演风格和氛围,表达社会主义体育运动的审美观。大型造型艺术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会旗是由22名举着和平鸽、身着希腊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护卫着进入体育场,见图49,寓意现代奥运会与古希腊奥林匹克传统的完美结合。吉祥物也成为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见图50,数百名化装成奥运吉祥物小熊米莎的少年儿童,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莫斯科举办了一场壮观的奥运会。这些强烈的视觉冲击,既提升了现场的气氛,同时也使得电视转播的效果更好,见图51。

1984年,展演意味加强,仪式退居次席。“火箭人”从天而降,引起轰动,成百气球在体育场上空飘扬;牛仔和移动房表现了遥远的西部风情等等,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人造的尘雾中,开发西部的先驱者建造又拆毁了四轮马车,教堂和沙龙也出现在体育场上。此时的文艺表演已经逐渐开始脱离整齐划一的风格,并开始讲述寓意深刻的故事,见图52。

汉城奥运会一开始就意图明确:向全世界展示25年来韩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汉城奥运会的组委会首先决定由学者、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来负责开幕式的设计和制作,避免使开幕式成为一个瞬息即逝的场景,而是要与数十亿的电视观众进行有意义的文化交流。从这一主线出发,韩国人打破了西方戏剧时间、地点与行为统一的概念,试图创造“在奥林匹克普通性与韩国特殊性之间辩证的相互关系和特有的和谐”,在体育场内进行“迎接朝阳”的表演,连接天和地。舞蹈者向上天祈祷,降落伞从天而降,组成了五环图案。接下来是表现天地和谐的宫廷舞蹈“花冠”,“正规、严格”,具有“庄严、神圣”的意味,任何的争斗都被“礼”覆盖。为了体现本届奥运会“进步与和谐”的总主题,开幕式的主题被定为“跨越所有的障碍”。在表演顺序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与主题相反的概念——“障碍”,比如种族与文化障碍、意识形态障碍、经济障碍,而整个世界要团聚在汉城需要克服许多诸如前两届奥运会因为抵制所形成的障碍。开幕式的最后是代表阴阳的两条稻草龙之间令人生畏的争斗,对抗的结果是二者之间产生了友谊,这是对奥运会比赛最好不过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