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职业发展要规划
15709500000008

第8章 什么是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职业意识是约定俗成、师承父传的。职业意识是用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既有社会共性的,也有行业或企业相通的。

树立坚定的职业意识,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1)奉献意识。应当承认各种职业、岗位间存在一些差别,但是它们只是分工不同而无贵贱之分。要真正领悟职业这一真谛,必须增强其无尊卑、贵在奉献的意识。

(2)创业意识。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

(3)竞争意识。即便有了职业岗位,也要经受就业后面临企业优化组合的严峻考验。因此,在掌握真才实学的同时,应注意强化职业竞争意识。可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竞赛活动来增强竞争兴趣和意识。

(4)协作意识。无论是在什么岗位工作,都离不开与各方面的联系与交往,因此,必须有合作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协作意识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