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
15722000000024

第24章 《医林改错》

创新逐瘀活血的养生之道

医学实践家王清任

王清任,字勋臣,公元1768年生于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公元1831年去世。他是我国医学史上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实践家,非常重视人体解剖学,亲自观察尸体结构,并绘图以示;临证亦颇有卓见,创造了不少补气行气、活血化瘀的方剂。

王清任前半生因为得罪当地权贵,不得不辗转流离,在滦县稻地镇、东北奉天等地行医,并享誉当地;30多岁时,他到北京设立医馆“知一堂”,成为了京师名医。他医病不为前人所困,用药独到,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患者。据载,有一人夜寝,须用物压在胸上始能成眠;另一人仰卧就寝,只要胸间稍盖被便不能交睫,王清任则用一张药方,治愈两症。

王清任一生读了大量医书,曾说:“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在临床实践中,就感到中医解剖学知识不足,提出“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的论点。王清任认为“着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从此,他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进行了近30年的解剖学研究活动。

经过几十年的钻研,王任清在他逝世的前一年,著成了《医林改错》两卷,刊行于世。书中订正了古代解剖学中的许多讹谬,对人的大脑也有新的认识。正确地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如果脑子出了毛病,就会引起耳聋、目暗、鼻塞甚至死亡。在临床实践方面,书中对气血理论也作了新的认识,认为“气”和“血”是人体中的重要物质,并提出了“补气活血”、“逐瘀活血”两个治疗方法,这就是活血化瘀的理论,迄今仍有实用价值。书中还创立了“血府逐瘀汤”等8个方剂,疗效显著。另外还创立和修改古方33个,总结出了气虚症状60种,血瘀症状50种。书中的药方治疗范围十分广泛,“补阳还五汤”是治疗冠心病、半身不遂的有效名方。我国医学界至今仍沿用这些方剂,在治疗脑膜炎后遗症、小儿伤寒瘟疫、吐泻等症时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清任治学态度十分严谨,重视实践,实事求是。主张医学家著书立说应建立在亲治其症万无一失的基础之上。他反对因循守旧,勇于实践革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重视实践的医学家。

传说故事——王任清与解剖

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礼教国家,《孝经》曾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大众的心目中,解剖人体是大逆不道,甚至医界也以解剖人体为耻辱,致使解剖学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停滞不前。在这种背景下,王清任冲破世俗观念,亲临死人堆,获取人体解剖学知识,因而有人讥讽他是“杀人场上学医道”。但其勇于探索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他深知解剖学对诊疗的重要意义,因此十分重视人体解剖学。他发现前人关于人体解剖的记载不仅少,而且还有错误,于是决心探个究竟,为此作了许多实地观察和记录。当时医生不仅没有条件作尸体解剖,就是连实地观察也十分困难。

为了学习解剖知识,王清任想了许多办法。古代“义冢”由于缺乏管理,常有尸体外露者,王清任就以此为观察对象。野外观察,冬寒夏热,尸臭难闻,非常艰苦。嘉庆二年,王清任至滦县稻地镇行医时,适逢流行“温疹痢症”,每日死小儿百余,他冒染病之险,一连十多天,详细对照研究了三十多具尸体内脏。他与古医书所绘的“脏腑图”相比较,发现古书中的记载多不相合。为了解除对古医书中说的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的怀疑,嘉庆四年六月,在奉天行医时,他闻听有一女犯将被判处剐刑(肢体割碎),他赶赴刑场,仔细观察,发现成人与小儿的脏腑结构大致相同。

此外,王清任还作了一些动物解剖实验来验证所观察到的人体解剖结构。王氏治学严谨,求真执著,为弄清人体“膈膜”,除了观察之外,还亲自去北京、奉天等地多次观察尸体。并向当时领兵的官员求教,明确了横膈膜是人体内脏上下的分界线。

经过四十二年的风雨寒暑,王清任终于将所了解到人体内脏解剖结构绘成了图形,并载入他所撰写的《医林改错》一书。

气虚致血瘀,血瘀产病机

王清任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不论外感内伤,对于人体的损伤,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气有虚实:实为邪实,虚为正虚;血有亏瘀,亏为失血,瘀为阻滞。他认为瘀血是由于正气虚,推动无力造成的,故血瘀证皆属虚中夹实。故而他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大法则,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说”。

对于治疗疲血,王清任强调治瘀必求于气,治瘀还须重补气,治瘀更应辨病位。辨病位是王清任对解剖学的具体应用。他的“胸中血府血瘀”说,是建立在解剖学认识基础上的,而由“胸中血瘀”进一步断定人体其他一些尚未被他直接观察到的部位亦有血瘀的结论。从这一结论可见他的临床思维:血瘀是人体气血周流全身这一生理过程出现异常时的病理状态,可以发生于人体任一部位,正如他说:“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从认识“血府”入手,认为其形如池,“血府”会发生“血瘀”,那么人身上的其他形如腔(腹腔)、窍(口、鼻、眼等)的地方均会发生血瘀。

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久治不愈之疾,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能获奇效。关于“瘀血”的学说,存在两方面的评价。一方面,在理论上,有人说他创立的瘀血学说补充了中医病机学和方药。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在尸场对多具尸体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解剖而得出结论的,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并不符合传统的中医认知法则,而且它所说的“瘀血”,实际上应该说是“死血”,失去了生命的人,身上的血液自然不会是流动的。而中医理论中所讲的“瘀血”,也并不都是肉眼可见的。但是在立法和用方上,大多数的医家对其评价却十分肯定。

王任清在瘀血证的治则治法上有了很大的创新,认识非常深刻,其间进行了更深透的分析,还留下了“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之类的优秀方剂。但在使用时必须辨证准确,才能使用这种方法,也不能仅限于气血致病的学说,为医者时时不可或忘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机变,随证加减。

传说故事——王任清与“补阳还五汤”

相传,清代嘉庆年间,清朝军机大臣卢荫溥中风后半身不遂、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小便失禁,经皇上派来的太医久治无效。这时,有人推荐在北京菜市口一带悬壶的王清任。

王清任应允前往探究,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胸有成竹地准备纸墨,铺纸下方。这时,卢荫溥结结巴巴地问:“依你之见,以前服用的药方是否恰当?”王清任边看太医的药方边说:“当归通经活络、赤芍和川芎利血活血,红花和桃仁活血祛瘀,地龙化瘀通络,的确是剂活血通络方剂。”家人又问:“服了这些药,却没有什么效果,原因又何在呢?”王清任不慌不忙地回答:“因这方剂缺君药,方无主药何谈见效,因为人体五脏功能赖气血运行。气为阳,血为阴,阴阳调和则人体正常无病。病者属中风之后遗症,多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滞血瘀所致。该方缺一味黄芪,故缺乏补阳之动力药,如果重用黄芪,气行则血行,人体方可复元。”

一番话,卢荫溥及家人听后连称高明。于是,果断遵王清任改方,加用黄芪,量重,三剂之后,症见好转。服药半个月后,便可下床移步,又通过王清任开方调理。外加功能锻炼,顽疾逐渐趋于康复。

事后,胡太医对王清任医术精深佩服服得五体投地,特地登门求教:“请问你拟的方剂名称?”王清任答:“人体阳气有十成,左右各五成。凡一侧偏废,则已丧失五成之阳。本方意在补还五成之阳,故取名‘补阳还五汤’”。胡太医无言以对,甚感学识过浅,羞愧无颜。

《医林改错》中的养生智慧

通窍活血汤

处方:赤芍3克,桃仁泥10克,红花10克,川芍7克,生葱10克,生姜10克,红枣7枚(去核),麝香0.15克(绢包),用黄酒250克将前7味煎一小碗去渣,入麝香再煎两沸,临卧服。成人一连3晚服3剂,隔一天后再3剂;七八岁小孩两晚服1剂。麝香可煎3次,再换新的。

主治:头发脱落,眼痛眼红,酒糟鼻,耳聋,白癜风,紫癜风,紫印面,牙疳等头面疾病;此外,还治妇人干痞、男子痨病、小儿疳积等。

头发脱落: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名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用药三副,发不脱,十副必长新发。

眼疼白珠红:眼疼白珠红,俗名暴发火眼。血为火烧,凝于目珠,故白珠红色。无论有云翳,无云翳,先将此药吃一副,后吃加味止痛没药散,一日两副,三两日必痊愈。

糟鼻子:色红是瘀血,无论三二十年,此方服三副可见效,二三十副可痊愈。舍此之外,并无验方。

耳聋年久: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一日两副,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白癜风:血瘀于皮里,服三五副可不散漫,再服三十副可痊。

紫癜风:血瘀于肤里,治法照白癜风,无不应手取效。

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如三五年,十副可愈;若十余年,三二十副必愈。

青记脸如墨:血瘀症,长于天庭者多,三十副可愈。白癜、紫癜、紫印、青记,自古无良方者,不知病源也。

牙疳:牙者,骨之余;养牙者,血也。伤寒、瘟疫、痘疹、痞块,皆能烧血,血瘀牙床紫,血死牙床黑,血死牙脱,人岂能活?再用凉药凝血,是促其死也。遇此症,将此药晚服一副,早服血府逐瘀汤一副,白日煎黄八钱,徐徐服之,一日服完。一日三副,三日可见效,十日大见效,一月可痊愈。纵然牙脱五七个,不穿腮者,皆可活。

出气臭:血府血瘀,血管血必瘀,气管与血管相连,出气安得不臭?即风从花里过来香之义。晚服此方,早服血府逐瘀汤,三五日必效。无论何病,闻出臭气,照此法治。

妇女干劳:经血三四月不见,或五六月不见,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至晚尤甚,将此方吃五副,或六副,至重者九副,未有不痊愈者。

男子劳病:初病四肢酸软无力,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面色黄白,咳嗽吐沫,心烦躁急,午后潮热,天亮汗多,延医调治,始而滋阴,继而补阳,补之不效,则云虚不受补,无可如何。可笑著书者,不分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果系伤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所见之症,皆是血瘀之症。常治此症,轻者九副可愈,重者十八副可愈。吃三副后,如果气弱,每日煎黄八钱,徐徐服之,一日服完,此攻补兼施之法。若气不甚弱,黄不必用,以待病去,元气自复。

交节病作:无论何病,交节病作,乃是瘀血。何以知其是瘀血?每见因血结吐血者,交节亦发,故知之。服三副不发。

小儿疳证:疳病初起,尿如米泔,午后潮热,日久青筋暴露,肚大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眼睛发艇。古人以此症,在大人为劳病,在小儿为疳疾。遇此症,细心审查,午后潮热,至晚尤甚,乃瘀血也。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至肚大坚硬成块,皆血瘀凝结而成。用通窍活血汤,以通血管;用血府逐瘀汤,去午后潮热;用膈下逐瘀汤,消化积块。三方轮服,未有不愈者。

血府逐瘀汤

处方: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3克,红花10克,枳壳7克,赤芍7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芍5克,牛膝10克。水煎服。

本方对胸部瘀热的证候多属有效。主治头痛(无表证、里热证,无气虚痰饮等证),胸疼,天亮汗出,心里热,瞥闷,急躁,夜睡梦多,不安,小儿夜啼,呢逆,干呕,心悸,易怒等。

头痛: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口渴,用承气可愈;有气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胸疼:胸疼在前面,用木金散可愈;后通背亦疼,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可愈;在伤寒,用栝蒌、陷胸、柴胡等,皆可愈。有忽然胸疼,前方皆不应,用此方一副,疼立止。

胸不能压物:江西巡抚阿霖公,年七十四,夜卧露胸可睡,盖一层布压则不能睡,已经七年,召余诊之,此方五副痊愈。

胸压重物:一女二十二岁,夜卧令仆妇坐于胸方睡,已经二年,余亦用此方,三副而愈。

天亮出汗: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此是千古不易之定论。竟有用瘀汤,一两副而汗止。

食自胸右下: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此方可效,痊愈难。

心里热:(名曰灯笼病)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血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三两副血活热退。

憋闷:即小事不能开展,即是血瘀,三副可好。

急躁:平素和平,有病躁急,是血瘀,一二副必好。

夜睡梦多:夜睡梦多,是血瘀,此方一两副痊愈。外无良方。

呃逆:(俗名打咯忒)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气汤、都气汤、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生姜泻心汤、代赭旋覆汤、大小陷胸等汤治之,无一效者。相传咯忒伤寒,咯忒瘟病,必死。医家因古无良法,见此症则弃而不治。无论伤寒、瘟疫、杂症,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副即效。此余之心法也。

饮水即呛:饮水即呛,乃会厌有血滞,用此方极效。古人评论全错,余详于痘症条。

不眠: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小儿夜啼:何得白日不啼,夜啼者,血瘀也。此方一两副痊愈。

心跳心忙: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夜不安: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是血府血瘀,不可以气治。此方应手效。

干呕:无他症,惟干呕,血瘀之症。用此方化血,而呕立止。

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副可愈,重者两副。

《医林改错》中的“血府“是指胸心部位,胸心为上焦,是心肺之所居客处,是人体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大本营,是贯注全身血脉之源,血脉的运行依赖心之所主,肺气之动,气血在脉道中的循行靠心肺二脏所主气血功能来完成。

血府逐瘀汤所治病证可归纳为5大类:一是瘀症病变:如头痛、胸痛、腰痛等;二是情志病变:胸胁病症、干呕、呃逆、焦躁、心烦易怒等;三是睡眠改变:夜眠梦多、失眠、心悸等;四是发热汗出:如午后低热、发有定时,心中烦热、汗出等;五是组织或器官肿块:如乳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皮下血肿等。以上5个方面病证分析其病理变化均为气滞血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府逐瘀汤可医治全身各个部位之血脉瘀滞病证,只要有瘀可据,就可用本方治疗,因而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疑难病证、久治不愈之症,但临床时需要随症灵活加减,切中病机,标本兼治,虽非原方主证,却往往收到显著效果。

补阳还五汤

此方治半身不遂,口鼻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水煎服。初得半身不遂,根据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如患者先有入耳之言,畏惧黄,只日,每日仍服一剂。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四五钱。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四五钱。若未服,则不必加。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太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曲而搬不直,脚孤拐骨向外倒,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虽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副,或七八日吃一副,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方内黄,不论何处所产,药力总是一样,皆可用。

“补阳还五汤”是用于中风瘫痪症的方剂,载于王氏著《医林改错》,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沿用迄今已170多年。

王清任认为此病是由于元气亏虚,不能达于血管,使血管无气、血瘀停留,而产生诸多中风后遗症,因此其病机为气虚血滞、瘀阻脑络。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本方重用生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胃中气以资化源,固摄经络真气,以节散流,使气旺血行,祛瘀不伤正气。当归尾活血养血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为佐药,以助当归尾活血祛瘀之力,地龙通络,性善走窜,可增强全方补气通络功效,使药力周行全身。诸药合用,则气旺血行,瘀消脉通,筋脉濡养,痿废缓缓康复。

现代临床常将此方用于脑血管病所致偏瘫以及各种原因所致偏瘫、截瘫、单瘫、面神经麻痹等属于气虚血瘀之患者。也可用于脑动脉硬化、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性疼痛、神经衰弱、癫痫等;还可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以及慢性肾炎、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等患者。

“补阳还五汤”立法宗旨是以补气为主,化瘀为辅,使用时必须以气虚者为对象。中风患者应神志已清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苔白、脉缓者为宜。如脉实而有力,应用大剂性温而升补之黄芪,则可能加重病情,必须慎重。本方需久服,疗效逐渐明显,病愈后仍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功能广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或溶血栓;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性并有强心作用;对急性脑损伤有预防作用;对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可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耐缺氧和抗疲劳、抗炎并可提高免疫功能。毒理研究表明本方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