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传世医书中的养生智慧
15722000000005

第5章 《伤寒杂病论》

中医之魄、医方之祖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东汉末年杰出医学家,南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约公元150年—219年前后在世。虽然张仲景只活了七十岁左右,但在古时有“人过七十古来稀”的说法,能够活到七十岁,就可以说是高寿了。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受到残酷镇压,当时民众不是战死,就是饿死、病死,尸横遍野,疫病流行。一般的百姓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就更谈不上养生了。因此,能够在纷争不断,战火连连,卫生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可以得享天年,更体现出张仲景养生的独到。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当时朝廷腐败,战乱连年,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于是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张仲景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

他善于从古人那里继承医术,博采众长,结合自己的医治经验,创造性地把外感和内伤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变化加以总结,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辨证体系,创制了诸多治疗方法,开辟了以理立法,以法统方的新途径。由于他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

传说故事——张仲景治老猿

一天,他到桐柏山上去采药,途中遇到了一个病人,这个老人倒在地上,病得非常厉害。张仲景蹲下给他把过脉后,很吃惊地说:“我摸过你的寸口脉,怎么会是兽脉!”那个老人说:“我给你说实话吧,我是峰山一只千年老猿,变成人是想让你给我看病求药。张仲景从行囊里掏出备急的药丸给他服下,半晌的功夫,老猿就好了。

老猿非常感激张仲景的救命之恩,第二天背着一棵很粗的树木送到张家。对张仲景说:“你给我治好了病,我没有什么东西用来感谢你,这是一棵万年的老梧桐,可以制出上等的琴,送给你作为报答吧。”后来,张仲景就用这老桐树做了两张琴,一张名叫古猿,一张名叫万年,都是非常名贵的古琴。

《伤寒杂病论》流芳百世

张仲景对仕途并不热衷,在他所处的年代,朝廷昏庸,民不聊生,而且传染病流行。据张仲景自述,当时其家族200多人中,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死于流行疾病的竟占三分之一,其中因患伤寒而病死的又占十分之七。于是他发奋学医,认真学习《内经》、《难经》等书,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同时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经验药方,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在晚年时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共16卷,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后人将这两部分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伤寒论》共10卷、22篇,397法、113方,论述了外感热病“伤寒”的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确立了“辨证施治”规律。《金匮要略》共6卷、25篇,139条、262方,对脏腑、经络、内科杂病、外科、妇产、儿科等疾病分类、病因病机、诊断和防治等进行了论述。此两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药治经典著作,也是最早的中医内科学著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与临床诊疗相结合的医书,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提出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在书中张仲景把包括多种传染病在内的一切外感发热病通称为“伤寒”。全书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医学人士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并成了“伤寒学派”。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赞叹道:“此真活人书也”。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历代有关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很多。特别是注释、阐发《伤寒论》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

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至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出品的中成药中,伤寒方一般也占60%以上。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在日本中医界的影响,以及在整个世界的深远影响。

传说故事——“坐堂行医”的由来

张仲景曾在长沙任太守的职位,虽然身在官场,但他仍然心系百姓,希望靠自己的医术为百姓治病,解除百姓疾病困扰的痛苦。

当时医生都是背着药箱到病人的家里进行诊治。但在封建年代,碍于官场礼俗,政府官员是不能随便进出民宅接近百姓的。但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人们医病,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医术。于是张仲景就想了一个办法,决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不理政事,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到大堂上来,他则端坐在堂上,为百姓诊治。

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

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而“坐堂行医”的治疗模式,也就是今日医院的雏形。

张仲景倡导“治未病,早养生”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观点,以此来说明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还进一步提出了病邪“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更加提出了有病早治的思想。因此,“治未病”是张仲景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上工治未病”,也就是说医生的高明在于发现并治疗潜藏在病人体内的病症,而不在于到了病人已经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才用药治疗。对于追求养生的人来说,想要健康不离身,首先要做到健康合理的生活,谨慎对待自己身体上任何的不适,将预防作为养生的基本和前提,把所有可能危害到自己健康的疾病“扼杀在摇篮里”,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患病也要注意到病势的发展变化,善于抓住险症的苗头,及早治之,使病情转危为安。

“治未病”的思想还体现在治病时及早抓住先机的截断疗法,张仲景的截汗、截疟等疗法就是截断疗法的体现。伤寒营卫不和之自汗症,用桂枝汤治疗,其用药需于病人不热无汗之时,用之取汗,则邪去,卫和正安而愈。这是典型的治未病方法的巧妙应用,即所谓“先其时发汗则愈”。

张仲景在“治未病”思想上还具体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还告诫“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他还注意到四时节令和气候应相适应,节令先至、不至、太过或不及都是异常的,都能使人发病,因此必须注意调摄以防病。

养生治病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保养。虽然医术与药物对健康有所帮助,但是如果平时不注意自身的保养,而面对小病又置若罔闻,甚至已经感觉力不从心,仍然以各种借口延误治疗,都是自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们常说“善待生命”,其基础就是先要重视自己的生命。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时,才想依靠名贵的药材或医学技术来挽回已然远去的健康,往往是错过时机,悔之晚矣。

传说故事——张仲景与王仲宣

相传,张仲景在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时,认识了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在日常的交往中,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虽然才高八斗,壮志在胸,身体里却隐藏着可怕的“麻风病”的病源。于是他对王仲宣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否则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全部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如果你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

王仲宣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对张仲景的话就没有在意。而张仲景给他开的五石汤,王仲宣更没有当回事。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仲宣,就问他是否服过药,而王仲宣骗他说已经服过了。而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地对王仲宣说:“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劝你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晚了。”

王仲宣无言以对,但始终也没有听从张仲景的劝告,果然在他四十几岁的时候眉毛慢慢地脱落,此时再想医治为时已晚,眉毛脱落后半年就被麻风病夺去了生命。可惜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想要有效养生,就得辨证

张仲景在医治过程中,总能通过很小的病例总结出深奥的道理。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而这就是中医中所说的“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也叫“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它是说,首先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病,都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套临床方法。张仲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辨证施治”实际上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首先是“辨证”,所谓“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用中医理论包括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份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其次是“施治”,“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

张仲景将“辨证”的思想运用在养生方面。在个人的养生中,首先要理解养生的要义与自身的情况。也就是说,每一个追求养生健康的人,不仅要客观辨证地看待生命,更要客观辨证地对待自己。否则,在养生追求上便不会有深层次的把握,容易停留在表面上,看别人如何做或书上怎么说,自己就盲目地效仿,教条、机械地做一些于身体无补的事,这样不仅对健康无益,有时还会起反作用。如运动可以健身,但身体过于虚弱还要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就会严重损伤身体。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不同情况,先天条件,后天条件,身体现有条件,以至于性格特征等等都不尽相同。在这个时候,能否“辨证”地看待生命和“辨证”地对待自己显然是十分重要的。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养生,也是追求养生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常识课题。否则,即使再灵验的养生妙方,不因人而异,也不会发挥出它应有的养生作用。

传说故事——张仲景“辨证施治”医感冒

有一次,张仲景如往常一样坐堂行医,这时来了两个病人同时找张仲景看病。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然后就头痛、发烧、咳嗽、鼻塞。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用发汗解热的办法来治病。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而另一个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已经痊愈了。

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而疗效却不一样,这令张仲景非常疑惑。于是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就会使身体更为虚弱,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根据辨证,张仲景断定此人应该使用“桂枝汤”。“桂枝汤”主治“风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手腕有汗的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后世医家称“桂枝汤”为张仲景群方之冠,其原因之一就是它催生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

《伤寒杂病论》中的养生智慧

养生要顺应天,即顺应大自然

医典妙语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伤寒论序》

养生智慧——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

张仲景的养生学思想,是继承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古医学的养生学思想,并在自己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所以,他的养生学思想仍继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他认为人类生在大自然中,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和健康。这和《黄帝内经》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是相同的。

古人认为养生要“应天顺时”,这儿的“天”,就是指的大自然。古人又有“天人合一”之说,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人生哲理。由“天人合一”联想到“天人感应”,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与人体有着神秘的联系,比如人体12条经脉365个大穴全方位地感应着天体12个月365天的变化;太阳系各大行星在轨道上运转,如要完完全全恢复到原有位置时需25920年,而人类在24小时之内的平均呼吸次数也正巧为25920次;月亮的运行不仅影响潮起潮落,而且与妇女的经期正相吻合。人与自然存在着如此多的神秘吻合,而且人类只是自然界的沧海一粟,那么,“顺应自然”便自然而然成了养生保健中最最核心的问题。

“顺应自然”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说提倡合理膳食,做到吃有定时、食有定量、细嚼慢咽,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保持均衡;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多读书、多用脑,对事物保持好奇心、探求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顺应自然”就要随自然界一样不断地循环运动,经常运动的人,全身的血液流畅,心肺功能不断增强,五脏六腑通顺,自能延缓衰老、防病祛病、强身健体。

“顺应自然”还包括了根据地域环境的变化指导人们的饮食起居。一年四季,昼夜交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举个简单的例子,就人们穿衣而言,穿衣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生存的一个发明创造。它的本意是防寒保温,保护人体不受外界物理、化学、生物的侵袭,防止外伤和疾病。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使之带上了反映精神状态和物质财富的色彩,把“衣着美”看得比“健康美”更重要,这就违背了穿衣的“自然之道”。

穿衣服应随着时节变化而加添更换,而且要讲究卫生,经常换衣。尤其是在夏天汗多的季节,要重视防病保健,不要等到生病后依靠服药恢复健康。衣着要随着季节的冷热添减、更换,这就讲明了穿衣养生的本质。寒添衣,热脱衣,这是着衣的根本道理,但是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对于健康的人则应衣着偏凉,“身带三分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身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还可以减少汗腺的分泌,有利于汗液的挥发,在冬季则可以提高适应寒冷刺激的抗力,预防或减少感冒的发生。

另外,“顺应自然”还要学会适可而止,别把自己逼得太紧,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让自己达观一点,待别人宽容一点,把自己的内心活动调节到轻松、旷达、舒展、平衡的状态。避免激烈的情绪波动,保持血脉流畅,使机体各器官功能协调、代谢有序,从而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总之,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人类只有顺应这些规律,在养生保健时才能少走弯路,健康才能得到保证,寿命才能得到延长。

饮食中的酸甜苦辣咸要调和

医典妙语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

养生智慧——重视饮食五味调和

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中医把食物按五味进行归纳,每一味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古代养生家认为五味分别入人的五脏,酸入肝、咸入肾、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五味入口,各归五脏,有所裨益。

酸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止泻的作用,常用于止泻敛汗固精之用;咸味药物或食物具有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如海蜇可软坚化痰,治瘿瘤;辛辣药物或食物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健胃等作用,如胃痛用胡椒,感冒取葱姜;甘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苦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常用于湿热证治。

五味调和就是在饮食的安排中对五味的配合要恰当,平日在进食时,注意五味的平衡,使之适合身体的需要。在日常膳食中,五味调配得当,能增进食欲,有益健康。反之则有弊端,带来不必要的病痛。

甜味食品有补气血,使四肢血液增加、皮肤温度升高、颅内压力降低和解毒等功能,但甜食过多易影响食欲;经常食用酸味食品,能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并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吸收率,但食酸味过多会使消化功能紊乱;苦味可除湿、利尿,对调节肝、肾功能有益,但苦味过浓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辛辣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然而辛辣过度对眼疾、口腔炎及痔疮、便秘等不利;食物如果没有下盐,就没味道,提不起人们的胃口,但是,过多摄入食盐会损坏动脉、伤害大脑,引起中风。

另外,人在不同的季节、月份里,所食用口味应有所不同,要使身体健康无病,五脏平安不受刺激,就要使所食滋味平淡中和,从而清神、固精、平和血气。在春季宜食甘味少食酸味;冬季宜食苦味少食咸味;夏季要增食辛味少食苦味;秋季宜食酸味减食辛味;每季中的最后一个月,甘味、咸味都应略有所减。

我国的中医学和传统营养理论也主张:“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意思是说,注意饮食的五味调和,就能使骨髓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毛孔固密,这样人体的健康方可得到保证,体格才能强壮,也能活得长寿。

传说故事——淡食保健康

张仲景坐堂行医,诊治的病人以劳苦大众为主。在战乱不断的年代,再赶上饥荒之年,别说是普通百姓,即使是官吏,也往往是“面有饥色”。

有一次,一位百姓模样的老者带着一个孩童前来找张仲景诊治,说孩子得了病,需要治疗。张仲景检查后,发现孩童只是得了小病,稍加调理即可。而当张仲景转眼看这位老者的时候,却令他惊讶不已。只见这位老者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在平时几乎是见不到的。于是张仲景就向老者请教其中的养生奥秘。老者也不隐瞒,直言相告。

这位老者告诉张仲景,说自己“食淡五十年矣”。听了这位老者的话,张仲景了解到了“食淡”的重要性,总结出了调食五味对养生保健的重要作用。

季节更替易患病

医典妙语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伤寒例》

养生智慧——季节更替需防病

时令反常的时候,人就易发生流行性疾病。比如春天天气该暖还寒,夏季该热而凉,秋季该凉突热,都容易导致流行性疾病的发生。这是人们受到了时令的邪气侵入而导致的,不论男女老幼,得病的症状都大致相似。

季节更替的时候,人们常常由于适应不及,或者体质虚弱而患病。特别是秋冬季节,天气转冷的速度特别快,早晚温差也特别大,人们往往因为不能及时的加减衣服而病倒。另外在春夏季节,气温比较暖和,细菌病原体生长繁殖的速度比较快,人们很容易患上许多传染性疾病。

因此,我们要防止季节更替时患病,首先要保持对外界气温的感知,另外还要提高自己机体的免疫能力,在季节更替的时候注意锻炼,多运动。在生活上首先要多喝水,促进入体新陈代谢;多吃含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黄瓜、芹菜、西红柿、白菜、橘子、西瓜、苹果、梨、香蕉等,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还要合理的安排休息,只有休息好了,人体才能够精力充沛,体质才能增强,才能应对一切可能袭击自己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