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下)
15726600000026

第26章 田家英忠诚守信

田家英同志,于1948年为毛主席当秘书,历时18年。他多年来在领袖身边,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忘我工作,竭心尽力,诚实守信,表现出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晚年在病中奉诏南征时留下的悲壮诗句,也是田家英同志的座右铭,更是他一生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写照。

田家英同志的一个特点是默默奉献,甘做无名英雄。做为毛主席的秘书,工作的繁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多年来凡是毛主席需要他做的,事无巨细,他都尽力而为,兢兢业业。从起草文件,下乡调查,受命某项工作,处理信访直至“掌玺”,保管存折。这些琐碎、幕后的工作不知耗费了田家英同志的多少心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毛主席从衣袋里掏出开幕词,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开幕词不过两千多字,据记录曾被34次热烈掌声所打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算开幕词中的精彩段落,曾被作为“毛择东格言”反复引用。当代表们赞许这篇开幕词时,毛主席却坦诚地说道:“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少壮派叫田家英。”

田家英同志的另一个特点是正直坦白,真诚地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全国解放伊始,群众出于对领袖的无限信赖,给毛主席的来信雪片般飞来。田家英对每封来信,都仔细收看,并择要送呈毛主席。田家英在毛主席身边,不知替他处理了多少封人民来信。他认为这是党和人民之间的重要的联系渠道。毛主席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后来田家英一人已无法处理每日成百上千封人民来信。田家英为此写了专门报告,建议各级领导机关应指定专人或成立专门机构认真处理人民来信。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许,经毛主席的批示后,全国各地都逐步建立了信访机构,其间凝聚了田家英同志忠于人民的一片真情。

田家英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还表现在他表里如一,绝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田家英同志对当时的“左倾错误”是有看法的。当彭德怀受到毛主席的激烈批判以后,田家英同志没有“见机而作”。他集了一副对联:“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庐山会议期间,他还表示过,他如果离开中南海时准备向主席提三条意见:一是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二是不要百年之后有人来议论;三是听不得批评,别人很难进言。这些切中时弊的意见险些使田家英陷于灭顶之灾,只是由于刘少奇同志的保护,才使其幸免于难。

田家英同志的再一个特点是忠于真理,刚烈不阿,虽死不渝。文革初期,在一次整理毛主席谈话纪要时,田家英同志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关切,也出于对姚文元、戚本禹文章评论的一段话,这终于被对田家英早已不满的江青、陈伯达抓住了“大把柄”,江青给田家英安了一个在当时足以置人于死地的“罪名”,“篡改毛主席著作”!田家英随即被宣布停职反省,并被勒令搬出中南海。胸无城府的田家英,不会掩饰,不会屈膝,也不会忍耐,他悲愤之下以死相抗,在中南海他的住处“喜福堂”自缢而死,年仅44岁。英年早逝,正值生命之花茂盛之时,死时留下遗言:“相信党会把问题搞清楚,相信不会冤沉海底”。并把心爱的手表从腕上取下,留给妻子。继邓拓之后,田家英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二个屈死者。

历史是公正的,1980年,即田家英含冤离世的14年,中共中央在八宝山公墓礼堂隆重举行田家英同志的追悼会。悼词热情称颂了田家英的品格和业绩:几十年的实际行动证明,田家英同志确实是一个诚实的人,正派的人,有革命骨气的人。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很少随声附和,很少讲违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