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理想励志
15727900000005

第5章

认为做学问的人要虚心,不如先确立志向。

品卑由于无志,无志由于识低。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品行低下是由于没有志气,没有志气是由于见识浅溥。

在忧患中不损志气,反增才识,其人进步不可量。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能在忧患中不损伤志气,反而增强才识,这个人的进步是不可限量的。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人的品德、学问都是有志气才获得的;没有志气的人,一件事都做不成。

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年老了更应振奋心志,因为志向是意气的统帅,有志向意气就不衰退,所以人也不觉得老。

立志不可不早,非谓暮年可宽也。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确立志向不可不从小开始,不要说到年老时间还很长。

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所以先要立志。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求学之人如果志向不确立,一经祸患困难,就更加消沉沮丧,所以先要立志。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草木者,以其有为耳。

——清·宋《古今药石·省心诠要》

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草木的原因,是在于有所作为。

心不持足,则不能历险;气不充橐,则不能成器。

——清·唐甄《潜书·尊孟》

心志不足,就不能历经艰险;空气不充满风箱,就难以打造好的铁器。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

——清·叶燮《原诗》

志向高的人语言就简洁,志向大的人文辞就雄健,志向深远的人思维就深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人若有志向不在于年龄小,无志向的人即使活到百岁也等于白活。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武职》

大丈夫的志气,要能屈曲,也能伸展。

其志不同,不相为谋。

——清·金人瑞《水浒传序三》

志向不相同的人,不能在一起谋事。

丈夫志四方,不受儿女羁。苟怀万里志,劳何足辞。

——清·黄九河《北上于袁浦发家书》

大丈夫志在四方,不为儿女私情所困扰。胸怀万里志向,辛劳艰苦不值一提。

志为气之帅,志锐气自役。

——清·计元坊《励志诗》

志向是意气的统帅,志向高远意气自然服从。

君子图远大,小人计目前。

——清·赵尔巽等《清史稿·倭仁传》

有德行的人图谋的是长久之大利,品德低下的人计较的是眼前之小利。

恒,德之固也。

——《易经·系辞下》

具有恒心,就能永远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易经·家人》

有道德的人说话要有内容,做事能持之以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邶风·柏舟》

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以随意转动;我的心不是席子,不可以随意卷曲。喻指意志坚定不移。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人们做一件事情,开始总是很认真,但很少有人能善始善终。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读书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他们身肩重任而且前程遥远。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论语·子罕》

就好象堆山,还差一筐土就堆成,这时如果停下来,那么是自己放弃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在一年最寒冷时,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喻指只有经过严酷的考验,才能看出人的品质和意志。

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刚正、果敢、质朴、不锋芒毕露,具备这四点就差不多是仁义道德人了。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论语·子路》

人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成。

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论语·卫灵公》

国家政治清明时,为人要像箭一样刚直;国家政治昏暗时,为人同样要刚直。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上》

做事就好比挖井,挖到了七丈多深还没有挖出水,就停止挖了,这就如同是挖了一口废井。喻指做事要持之以恒,否则就是半途而废。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大略》

天不寒冷,就不知道松柏的坚贞;事情都很顺利,难以知道谁是君子。

行法志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

——《荀子·儒效》

遵守法规,意志坚定,不因私心作怪而扰乱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果能这样,就可以说是意志坚强的人了。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荀子·儒效》

习俗和安逸的生活会改变人的意志和本质。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镂刻一件东西,一直坚持不懈,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玉石也可以雕刻出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千里马一跃,不能跳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成功就在于坚持做下去。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

——《荀子·劝学》

射箭百次,只要有一次不中靶,便不能说他善于射箭;驾车千里,只要有半步不到,便不能说他善于驾车;对于天下各种事物不能深入了解,对于仁义不能始终如一,就不能够说他善于学习。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老子》

能观察细微叫做明达,能保持柔弱叫做刚强。

难易之相成也。

——《老子》

困难与容易是相辅相成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老子》

世间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攻克坚强的东西没有比它更好的了,因为任何东西不能代替它。

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

——《庄子·庚桑楚》

高贵、财富、显达、威严、名声、利禄等六种事物,是扰乱人的思想意志的东西。

欲刚,必有柔保之;欲强,必以弱保之。

——《列子·黄帝》

若想刚,必须有柔来辅助保护;若想强,必须有弱来辅助保护。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堆九仞之高的山,却因少了一筐土而未成。

思其艰以图其易。

——《尚书·君牙》

考虑它的艰难而从容易处着手。

鹿驰走无顾,六马不能望其尘;所以及者,顾也。

——战国·鲁·尸佼《尸子》

鹿奔跑而不回头看,就是六匹马也追赶不上;鹿如果被追上,是因为回头看的原因。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矣。

——《国语·晋语四》

如果认为容易,那么困难就会来了;如果认为困难,那么容易也就来了。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柴车、穿破衣,目的是为了开辟山林。喻指创业的艰难。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携。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刚直而不傲慢,委婉而不卑屈;前进而不相逼,疏远而不离心。

行百里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

行一百里路,把已走完的九十里当做走完一半来对待。

为者常成,往者常至。

——《晏子春秋·杂下》

坚持做一件事,必然获得成功;不停地朝前走,再远的目的地也能到达。

砥砺之旁多顽钝。

——汉·刘向《说苑·杂言》

磨石的旁边多是顽石。

天将与之,必先苦之。

——汉·刘向《说苑·谈丛》

要想成就大事,必须先经受苦难的磨砺。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船翻了才看出善游,马惊奔了才看出是好驾车手。喻指在危难面前才能考验一个人。

不避烦难,不违危殆。

——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面对困难不逃避,面对危险不退缩。喻指正直无畏。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经常积累柔弱便会刚强;同时认真观察可看出是祸是福。

智欲圆,而行欲方。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掌握知识力求圆满,做事则要刚正。

砺利剑者,必以柔砥。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若想磨出锋利的剑,必须用柔一点的磨刀石。

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汉·晁错《言兵事疏》

受到挫折仍不知振作,就会有来不及后悔的时候。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汉·崔瑗《座右铭》

做事情如果能坚持不懈,久而久之,美名自然能远扬。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汉·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

开创事业的人,不一定善于把这件事情做成;做事有很好的开端,不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泰山的水滴能穿透石头,汲水桶的绳索能磨断井栏。水滴不是钻石头的钻子,绳索不是锯木头的锯子,日积月累使它们变成这样。

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

不能因得失动摇意志,不能因听信谗言而与朋友断交,这样才能成功。

烈士不困,行不彰。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困誓》

志士在困境中才表现出高贵的品行。

人谁不善始,鲜能克阙终。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

善始者多,而有毅力善终者却很少。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小鸟精卫叼来小树枝,打算把东海填平。喻指顽强的意志和刚毅的品德。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