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在五星红旗下成长
15728300000024

第24章 詹天佑,中国人的骄傲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南海县。7岁时入乡村私塾就读,他对“四书”、“五经”、八股文都没有兴趣,却对当时很少见的机器十分好奇,常常用泥土捏成各种机器模型玩耍。1871年,詹天佑作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赴美留学,1881年秋天返回祖国。

詹天佑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他的主持下,成功地修筑了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这段铁路。1905年清政府从自身的政治统治和经济需要出发,决定修筑京张铁路,并同意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修筑,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够自己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说什么“能够修建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上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满怀为国争光的激情,面对压力,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他不辞劳苦地带领工程人员跋山涉水,勘测线路。并常常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在施工过程中,詹天佑以非凡的毅力和决心,全力以赴地进行工作。他把总工程师办事处搬到工地,日夜战斗在施工第一线。他不顾塞外凛冽的寒风和漫天尘沙,奔波于崇山峻岭之间,亲自指导施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他创造性地运用“折反射”原理,顺着山势,设计了“人”

字型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西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南前进。

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并且使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减少了一半。开凿八达岭隧道,最初只从两头开凿,每天只能掘进2尺多,效率很低。詹天佑见这样很浪费时间,就采用直井凿开法,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这样一来,使原来的两个工作面变成六个工作面,加快了工程进度。

这条铁路自1905年9月动工,只用了4年时间就大功告成,比原计划提前了2年,节省了35万两白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用不长的时间,建成难度大、成本低的京张铁路,的确是一个奇迹。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京张铁路的建成,使詹天佑誉满中外。从此,他的名字就与祖国的铁路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今天,如果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站,看到詹天佑的铜像,我们一定会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詹天佑,我们的骄傲;詹天佑,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