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15729300000038

第38章 附编(2)

就审美“情采”而言,《文心雕龙》的贡献在于,它创造了“情采”这一全新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审美范畴,并开辟专章对“情采”集中予以论析,还以“情采”意识为联结点,将其他许多审美观点贯穿起来,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情采”体系。诸如,《神思》是从艺术构思的角度谈“情采”,《体性》、《风骨》、《定势》是从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的角度谈“情采”,《章句》、《附会》、《总术》是从布局谋篇的角度谈“情采”,《镕裁》是从炼意炼词的角度谈“情采”,《养气》是从创作心境的角度谈“情采”,《物色》、《时序》是从主客关系的角度谈“情采”,《知音》是从欣赏、批评的角度谈“情采”,等等。全面评析刘勰的“情采”观,是一篇专论的任务,这里只简列其荦荦大端。

一是“情志为神明”、“辞采为肌肤”(《附会》)。

这是刘勰“情采”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科学地表述了以“情”为灵魂,“情”、“采”相统一的美学思想。这个基本观点,不仅一般地承认“情”、“采”的互依,而且进一步指出了“情”的主导作用。“辩丽本子性情”(《情采》)、“绘事图色,文辞尽情”(《定势》)、“意深褒赞,故义成雕饰”(《夸饰》)之类论述,都表达了这一基本思想。因此,刘勰把“文”分为“为情而造文”和“为文而造情”两类,并肯定前者,否定后者。但是,刘勰从文艺特质出发,也承认“彪炳”、“缛采”(《情采》)的独立性,认为有“情”无“采”,也“未足美”(《章表》)。

二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

这个命题,指明了“物”、“情”、“辞”三者的辩证关系,给“情”、“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显示了“情”的中介作用。“情”因其与“物”相联系,它必须真实地反映外物,故“义必明雅”;“辞”因其为“情”所激发,“情”要求“采”的外化,故“辞必巧丽”。刘勰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创作的重大影响(见《时序》、《物色》),并特别关注政治思想风气对“情”、“采”的制约。进而,他要求作家在“博观”、“博见”(《奏启》、《事类》、《练字》)基础上,加强情志的陶冶。

三是“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神思》)。

这是深入到构思角度剖“情”析“采”。较之陆机,刘勰更自觉地抓住了“情”这个关键因素。刘勰认识到,不仅在感知外物时,作者之“情”要“与风云而并驱”(《神思》),而且在构造“意象”时更有“情”的催化。现代艺术论认为,艺术形象决不是客观物象的原始形态,而是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第二自然”。这也许就是刘勰“情变所孕”朦胧意识到的真理。这样的艺术造象,通过“披文以入情”的“玩绎”,就自然能给读者以“欢然内怿”的美感(《知音》)。与此相关,创作需要一个有利于激发、升华、表现感情的心理状态,即在平日“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神思》)基础上,酿成一个既高度昂奋,又舒畅自如的“从容率情,优柔适会”(《养气》)的创作心境。

四是“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体性》)。

刘勰认为,作家“才性异区”(《体性》),文采“与情而变”(《颂赞》),那么,艺术“情采”就必然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貌。近代文论“风格即人”中的“人”,主要就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即“情性”。刘勰“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一语,确实抓住了风格论的核心。多年来,人们往往对“体性”、“风骨”、“定势”等术语的含义争论不休,其实,它们不过是从不同侧面表述艺术风格。《体性》着重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即“情性”的关系。《风骨》侧重探讨风格理想,“风清骨峻”,清峻而遒丽的美,就是刘勰理想的风格。风格也与“体”(指文体和行文法式)有关。但刘勰认为,“体”是“因情”而立,而后才能“即体成势”。须知,这里的“势”非单指文章气势,而是指与“情”、“体”自然适应的一种基本格调,仍属风格的范畴。

五是“结藻清英,流韻绮靡”(《时序》)。

刘勰赞扬晋代文人的这句话,也可看成是对六朝艺“采”的肯定。《文心雕龙·声律》是我国古代较早专研声律的佳作。它不仅阐明了音声的物质条件——各种发音器官的作用,指出了“高”、“下”、“飞”、“沉”、“双”、“迭”等语音现象,而且还将“标情”与“比音”联系起来,强调了“和韻”体现“滋味”、“风力”的根本意义。另一篇《丽辞》,则据我国审美传统和汉语特点,顺应当时骈俪化趋势,提出了“体植必两,辞动有配”的原则,并具体分析了“言”、“事”、“反”、“正”四种对偶的要领。刘勰反对死板和极端地讲求对偶,而倡导“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迭用奇偶,杂以节佩”的辩证法则。他还强调“丽辞”为“情”服务,要求“理圆事密”与“联璧其章”相统一。《文心雕龙》本身的语言运用,较完满地实践了这些正确原则。

六是“任情失正,文其殆哉”(《史传》)。

重视审美的伦理性和道德感,是我国美学的传统特色。但如果把这种倾向引向极端,确易抹煞艺术的特殊性,“礼乐”观就有此弊。但也应看到,“礼乐”观毕竟蕴含重视文艺理性制约和社会功能的合理因素。这种合理内核在六朝的历史积淀,便是刘勰“情采”观中的“情正”说。刘勰主张,审美的“情”应当与“义”、“理”、“德”等伦理因素相统一,而反对“任情失正”。与此相关,刘勰十分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诸子》、《程器》)和“负海内之责”(《史传》)的责任感。虽然,“情正”说具有封建伦理的深深烙印,在运用这种理论评论创作时也常常表现出保守和拘执,但是它要求“情”包含伦理的质素,将积淀着“理”的“情”与适当的“采”有机融合,确是一种合理的见解。

四“情采”观的历史意义

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六朝“情采”观,是对战国、两汉创作经验的批判继承和对“礼乐”观的辩证扬弃,是我国古代审美意识的重大转折。抓住了“情采”,也就抓住了六朝审美意识的主潮和核心。这一理论的基本点是:以积淀着理性的“情”为灵魂,“情”与“采”和谐统一。“丽辞雅义,符采相胜”,是它的审美理想。“情采”范畴本身,就已正确把握并简明表述了艺术的特殊本质。我以为,仅此而论,在现代文论术语中,还没有一个范畴能达到如此准确和明晰的程度。

六朝“情采”理论,以及与之相应的表“情”布“采”的丰富经验,不仅对当时的艺术创造和鉴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后代的艺术发展,也提供了宝贵启示。我国古代审美理论,也正是以此为转机,由前此对文艺外部关系的关注,导向对艺术形象构成规律和鉴赏规律的研讨。当然,“情采”意识中那种“嘲风月,弄花草”的柔靡倾向,对后世也有消极影响。但与“情采”观的积极作用相比,究属次要地位。就艺术创作的核心而言,我国历代一次次文艺繁荣,也可说就是一次次“情采”的闪光,所谓“丽藻凭巧肠而浚发,幽情逐彩笔以纷飞”。

众多的文学史籍,几乎无不突出唐代对六朝浮靡文风的批判,却大多忽视唐代继承六朝“情采”的一面。实际上,六朝“情采”对唐代文艺繁荣确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特别是那强烈的抒情倾向,构思、声律、俪辞等艺术规律和技巧,对唐代抒情艺术(诗、画、书、舞)的繁盛和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滋养。诗歌,谢(灵运)、谢(朓)、庾(信)、鲍(照)之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书法,钟(繇)、卫(铄)、王(羲之)、王(献之)之于孙(过庭)、张(怀瓘)、李(阳冰)、怀(素);歌舞,南朝《白紵》之于《霓裳羽衣》,其承传因革,均皎然可寻。诗杰李、杜,虽都曾对六朝文风有所批判,但同时也对六朝审美精华有所吸取。李白赞叹过建安、小谢诗歌的“逸兴”和“清发”,杜甫则有“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的自白。李白扬其壮逸、清新,杜甫取其蕴藉、工谨。唐代审美理论也惠享“情采”意识的哺育。诸如书论之“意先笔后”、“务于神采”;文论之“不得其平而鸣”和“以发其郁积”;诗论之“音情顿挫,光英朗练”,和“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乃至皎然“取境”,司空“辨味”,无不折射出“情采”的闪光。唐代的审美观念,吸取了战国、两汉对社会理性内容的重视和六朝对“情”、“采”的张扬,批判了拘泥伦理和辞采流靡两种不良倾向,完成了一个更高阶段上的螺旋飞跃。

此外,我们的视野如果不拘拘于艺术的参伍因革,那么还可看到,六朝“情采”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斗争,也曾产生过积极影响。封建末世,统治者每以僵死的伦理扼杀自由的感情。而“情采”观不重“象德”、“识礼”,提倡称情使性,宜其为不拘礼法之士借重。清末阮元等人的文、笔之辩,斥韩、欧重“道”之文不得称“文”;龚自珍、谭嗣同辈,以“沉博绝丽”之文载“非圣无法”之道,无不扯起六朝的旗帜。刘师培早年也曾借评述六朝艺苑,投入反清的思想斗争,见解卓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就在此背景下撰成。由此可以窥知,六朝“情采”确实隐含着某些思想解放的质素。

俱往矣!时至今日,我国的审美发展史巳翻开了本质上不同于往古的崭新一页。但是,六朝“情采”所包含的普遍真理,却并未随同那个时代一起消逝。我国近三十年来创作思想的左右摇摆,往往与违背“情采”规律有关。或是强调以情动人,就无视合理的道德约束;或重视艺术的政治功能,就畏惧真挚的感情抒发;或片面追求奇采而不顾情志内容;或因缺乏文采而流入空洞说教。这种状况有力地证明,六朝“情采”理论并未成为历史的陈迹,“情采”的闪光,将辉映着我们探索审美规律的曲折道路。

(本文原载于《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

注释:

[1]《荀子·礼论》。

[2]《论语·阳货》。

[3]《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4]《荀子·富国》。

[5]《汉书·贾邹枚路传》。

[6]《西京杂记》。

[7]王逸:《楚辞章句序》。

[8]《毛诗序》。

[9]参看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修订本第91,99页;严北溟《论佛教的美学思想》,《复旦学报》1981年第3期。

山水有清音

——六朝自然审美管窥

人类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但是,并非人与自然的任何一种关系都能导致对自然的审美。只有当人类不是被动地顺应自然,自然对于人已不是或不完全是具有威慑性的存在,而是人们能较有效地认识、改造自然,从必然中争得一定的自由时,自然审美意识才得以产生。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实践是生产劳动,而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因此,一般说来,自然审美意识往往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相联系。当然,生产实践是审美意识产生的最深根源,由生产到审美,还要经由许多复杂的中介环节,特别受政治、文化的重大影响。

由于我国农牧业生产出现较早,在古代比欧洲同期更为发达,社会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而我国的自然审美意识产生甚早,也更为浓郁。“士”极早和大量地出现,他们在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而又微妙的地位,是自然审美意识产生的重要中间环节。在政治斗争中分化出的失意士人,或逃避现实,或消极对抗当权者,或寻求精神寄托,每每走向自然,寄情山水。生活条件和文化教养,使他们有可能集中本民族的自然审美意识,形成美的创造和理论。沉醉于“山林”、“皋壤”以“欣欣然而乐”的道家濠濮意识,成为我国古代自然审美的一条思想线索。我国多样、秀美的地理环境、山川风物,对自然审美意识的形成又提供了江山之助。我国古代的自然审美意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但就其基本精神而言,则是追求形神结合而更重神韵,物我交融而更重情意,知、悟兼顾而更重感悟的境界。在自然美艺术的创作中,则追求一种化工天成、清新淡远的美。正是上述基本精神,决定了我国自然美艺术创造的其他一系列美学特征。中国自然审美的重情意,重神韵,重领悟,重天然,与欧洲自然审美的重物象,重形肖,重认识,重铺染,形成了鲜明对照。而中国自然审美民族特色的初步形成,恰恰是在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魏晋南朝(简称“六朝”)时期。

一、六朝自然审美的自觉

在我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的”往古之世,人类对自然并无审美可言。我国原始神话所表现的日、月、山、海等自然物,只是初民在幻想中力图加以征服的人类对立物,它们还不是审美的对象。但“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界的统治,在每一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不知道的属性”[1]。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开始逐步由纯物质功利的关系延生出审美的关系。早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晚期,动植物花纹就开始在陶器上出现。但当时主要还是直接表现劳动成果,仍然带有极大的实用性。到殷周春秋战国期间,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视野扩大了。除动植花纹外,天地、山川的花纹和图案纷纷出现。“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的“类分”意识,使自然美与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类型性的对应。这突出表现为“君子比德”和运用比兴手法烘托、象征人物。但以自然风物的外在特征比附人的抽象品德如“智”、“勇”等,毕竟审美因素甚微。《诗经》和屈赋中对自然的大量描写,更多地与人物命运和思想感情相联系,审美因素显著增强。但这些自然风景也还多是作为人物背景或象征情操的借用物而出现,仍不是直接和独立地对自然的审美。时至两汉,对自然的审美有了进一步发展。张衡《归田赋》“於焉逍遥,聊以娱情”的叙述,证明当时对自然美的“娱情”功能已有所认识。的确,《归田赋》自身对景物的描绘就颇具美感,而且对山川草木之美的赞叹还融有作者的高洁志趣。此外,象刘邦《大风歌》、汉武帝《秋风辞》,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对自然的描绘,也多能达到“婉转附物,怊怅切情”[2]。以上极为粗略的巡礼,无非是想说明,从远古到两汉的自然审美意识的变迁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自然审美虽然或多或少地受到直接功利的羁绊,迄未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和时代潮流,但自然审美的幼芽又确在滋长、壮大。正是这长期的量变积累,才带来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六朝自然审美意识的自觉。

那么,自然审美“自觉”的标志是什么呢?我以为,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人们必须较普遍地观赏自然形式美,获得娱心寄情的心理体验;第二、出现直接和独立地描写自然美的艺术创作;第三、产生对自然审美的理论概括。如果此言不谬,那么社会和文艺发展的史实将会向我们证明,六朝是自然审美当之无愧的“自觉”时代。

历史翻到六朝一页,人们便看到了士大夫文人纷纷投入自然山林的图景。“丘壑每淹留,风云多赏会”[3]。成为士人的风流韵事。有人宣称“为贪只山水,所竞惟逍遥”[4];有人把“山水之美”引为“知己”[5];有的把自然美景作为人生四大理想之一[6];甚至有人将自然美“向人铺说,无异于好美色”[7]。《世说新语》中就多有此类高谈阔论。人们熟知的成语“如行山阴道上,使人应接不暇”,就源于晋人王子敬对山阴风光的描绘。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山水的密切接触,已不仅是物质利用和感官享乐,而已达到外物与心灵契合交应的得趣、“畅神”。谢灵运就认为,“衣食”是“人生之所资”,“山、水”才是“性分之所适”,因而主张“滞所资之累,拥其所适之性”[8]、“遣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9]。由此可见,他对自然风物已舍弃直接功利目的,而取欣赏态度。也许正因为对山水的审美与人的性情陶冶密切相关,所以时人才常常把山水赏会视为文人的必备修养,对那些“神情都不关山水”的人嗤之以鼻。我们还可发现,当时的劳动群众也普遍产生了自然审美意识。南朝民歌就多有对自然美的描摹。《子夜四时歌》所谓“山林多奇采,阳鸟多清音”、“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歌吟,证实了劳动群众对自然的色彩、音声之美已能充分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