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宝藏的发现
15730500000025

第25章 五千年前的始皇陵宝藏——超乎想象的恢弘

在中国的历史上前后共出现了200多位皇帝,每一位身后都留下一座不折不扣的“国家宝藏”。这些宝藏,有些能够耸立千年,有些已随时间而逝,有些惨遭盗掘,更有些只存在于传说中……

【始皇陵的考古探查】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西杨村几位打井村民意外发现了兵马俑,从那开始,30余年来,考古工作者们对秦始皇陵的考古探查就从未停止过。他们正在试图解开这些历史谜团,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至少现在,打开这些“国家宝藏”后,人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确保这些宝藏的安全。也许让它们继续沉睡,把破解谜团的机会留给后人会更好。

始皇陵位于临潼城东5千米处,背靠骊山,面对渭水,仿效咸阳宫而建,寝殿、便殿、内城、外城一应俱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张占民说,始皇陵从秦始皇继位之时开始修建,前后历时三十七八年。而就在即将完工之时,又发生了一次“意外”。

这其中是怎么一回事?

【皇帝身后的“国家宝藏”】

秦二世二年,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打到了距始皇陵只有数千米的戏水(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对大兵压境,秦二世只能匆忙下令让修陵民工组成军队迎击起义军,尚未竣工的始皇陵工程从此终止。

民间传说,始皇陵的地宫在骊山中,陵与山之间由一条地下通道连接,而史料中秦始皇命令当时的修筑者“再旁行三百丈”修建地宫的记载,更让人感觉地宫隐藏在遥远的地球深处。然而,这似乎只是个障眼法。考古人员曾对始皇陵进行了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发现地宫其实就在陵墓的封土台下,距地平面只有35米。探测发现,始皇陵地宫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与墓室呈矩形,墓室在地宫中央,高1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盗墓现象古来有之,与秦墓年代相近的汉墓更有“十墓九空”的说法。然而根据种种迹象,考古专家们认为,始皇陵没有被盗过。陵墓被盗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盗洞,但在始皇陵周围从来没有出现过。那么是什么令历代的盗墓贼在始皇陵宝藏面前却步了呢?

《史记》记载,始皇陵设计者在墓地内“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就是说,为了防止有人盗墓,秦始皇命令工匠在墓室门口设置了机关暗箭,一旦盗墓者走近,触动机关,箭就会射出来。“机弩矢”指的就是用机械控制自动射箭的弩机。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始皇陵地宫内的描述,目前唯一能够验证的就是关于水银的记载了。考古人员在对始皇陵及周围进行汞含量测试时,发现在封土台中心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个强汞异常区。其分布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真如《史记》所载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话,刚好与渤海、黄海位置相符。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为营造恢弘、奢华的景观,地宫中弥漫的汞还可使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另外,汞是剧毒物,更可以毒死盗墓者。

此外,《史记》中还记载,始皇陵中“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就是用蜡烛放在地宫中长时间燃烧。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防腐、防盗措施。蜡烛燃烧时需要大量氧气,当地宫封闭后,内外隔绝,空气逐渐被蜡烛燃烧耗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无氧空间,除保证尸体、随葬品不被氧化外,一旦有盗墓贼贸然进入,其下场就是窒息而死。

【后人的猜想】

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女尸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所以,很多人也会想知道沉睡地下两千年的秦始皇的遗体保存得怎样。

在一次出巡中,秦始皇在路途中突然病倒了,其后不久就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北)行宫。为了不使秦始皇的死讯传扬出去而引起混乱,丞相李斯决定秘不发丧,将其尸体载于车中,饮食奏请如常,下令车队加紧赶路。此时正值酷暑时节,秦始皇的尸体没运出多远,就发出了熏人的恶臭。为防止因臭味扩散而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等人派人取来一筐筐的鲍鱼,将鲍鱼与秦始皇的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

经过50多天的长途跋涉,秦始皇的尸体终于运回咸阳。由于秦始皇从死到下葬间隔了近两个月,并且途中尸体就已腐败,估计运回咸阳后早已面目全非了,因此,躺在恢弘始皇陵中的只是一具腐尸而已。

对于秦始皇下葬时使用的棺椁,文献中均未明确记载,而司马迁等也只留下了“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的含糊记录。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但仔细研究文献中的只言片语,就会发现秦始皇使用的未必是铜棺。“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能够“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有木质的才能做到,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在外涂漆了。

另外,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使用标准来看,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高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太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