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15731400000005

第5章 贝多芬(2)

内弗先生了解到他家的情形之后,就出去替他四处奔走。在先生的努力之下,贝多芬当上了宫廷礼拜堂的风琴手,每个月的薪水是150古尔甸。

逐渐明亮的天空,万里无云。太阳如同一个大红的圆球,给大地万物投射下严酷而长长的影子。随着它的不断升高,这些影子越来越短。波恩城依然矗立在这里,如同一只杂色的贝壳,吮吸着人们的光线。

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波恩巷里的人们开始发现了一位身材短小粗壮、面孔黝黑的少年。每天他腋下总是夹着一顶折叠式礼帽,身着墨绿色燕尾服,外罩白绸马甲,下穿绿色短裤,白色长筒袜,足登带黑色活结儿的鞋,腰系银色佩带,上面挂着把稍微嫌长的佩剑,匆匆忙忙地离开广场附近那又脏又乱的小巷,满怀梦想与希翼而又略带腼腆地从工兵身边走过,踏入那座豪华的宫殿之中。

贝多芬步入这华丽的大厅。大厅里,12盏冠状吊灯照得人眼花缭乱,身着盛装的上流贵族们正在等候着音乐会的开场。

经验是最好的导师。在装饰着哥白林珍贵双面挂毯的宫廷教堂里,贝多芬是管风琴师,在闪耀着蓝绿金光的剧院里,他又变成了羽管键琴师。在这一时期,贝多芬接触到了巴黎、维也纳、曼海姆等各个流派作曲家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在这个思维活跃的少年心田里播下了一颗颗珍贵的种子,后来终于开出了一朵朵瑰丽的艺术之花。

这样,贝多芬就有了相当于他父亲月薪半数的收入。这笔收入,对于这个陷入困窘的家庭来说,有着很大的帮助。

由于贝多芬有了固定而丰厚的收入,使得这个破败、冷清的家庭又恢复了生气。每当夜晚来临之时,欢笑声、优美的琴声和优雅的歌声又能飞出小阁楼,给左邻右舍带来欢乐。

父亲约翰在酒馆里逢人就滔滔不绝地吹嘘一番,说他的儿子如何有出息,能挣150古尔甸。儿子能取得如此成功,全是出自他的谆谆教诲,所谓“虎父无犬子嘛”。

感恩节的前一天,贝多芬第一次领了自己的年薪150古尔甸。在排练完奇马罗萨的歌剧《伯爵的诡秘》之后,这位神采飞扬的少年带着自己的收入急奔回家。

望着桌上这些闪闪发光的金币,贝多芬一家兴奋不已。病中的玛丽娅从床上挣扎起来,望着心爱的儿子,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也许她自己也不清楚是喜还是悲。

感恩节过后就是圣诞节。过节这天,贝多芬一家团坐在一起,欢度一个最快乐的圣诞节日。圣诞之夜越来越深了,小阁楼上的欢乐气氛却越来越浓。望着从来没这样开心过的父母,贝多芬第一次感到了他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过完复活节的第二天,贝多芬在潘格拉的引领下去白朗宁家担任家庭教师,他的学生是白朗宁惟一的小姐爱列奥诺莱·白莉奇蒂,自从贝多芬应聘到这儿以后,每天都按时来到琴房,一坐到琴房,就立即给爱列奥诺莱上课。他讲课一丝不苟,决不因与小姐一家亲如一家人而有任何客气之意,该表扬时态度又极其真诚。在贝多芬和爱列奥诺莱的共同努力下,才1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够自如地弹奏巴赫、莫扎特的曲子了。她以惊人的速度,在贝多芬引导的音乐之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着。

尽管贝多芬是音乐天才。可是,在其他艺术方面,没有丝毫素养的贝多芬,在与白朗宁谈天说地的闲聊中,才开始注意起文学来。

尽管贝多芬把每月赚到的薪水都如数交给母亲,可是仍不够用。母亲的病,经过一再治疗,仍不见好转。父亲的酒瘾越来越大,每天晚上通宵达旦地泡在酒吧里。他不好意思向儿子张口要钱换酒喝,却开始变卖家里的东西,以至于无法再找到东西变卖时,失去了理智的父亲竟把那架心爱的钢琴也换作了买酒钱。当贝多芬发现钢琴已经不见了的时候,他抱着母亲痛哭不已。

当他遭受这种打击的时候,白朗宁夫人和爱列奥诺莱给了他无限的温情和力量。

也是在贝多芬面临着严峻的生活考验的时候,他最尊敬的内弗先生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内弗先生不遗余力地帮助贝多芬。他获知这个青年为金钱问题所困扰,马上从自己的账上给他划去津贴。除了这种无私的慷慨资助之外,他还不放过任何机会夸奖贝多芬早熟的才华,并暗示说,如果把这个17岁的音乐神童送到维也纳,在多名大师指导下进修深造,那么王爷的唱诗班将会得到全部好处。选帝侯王爷被他说动了,答应考虑考虑。

出国留学的前景激励贝多芬攀上音乐的最高峰——维也纳!音乐人的首都!

终于传来了正式消息:王爷准许贝多芬秋季前往奥地利京城求学,并负担他的旅费。小伙子高兴得坐不住了,跑去把这个喜讯告诉他的恩人白朗宁太太。

这以后,贝多芬就只想着动身的事了。虽然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是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拖住他。秋季很快到了,他一头钻进了驿车。

18世纪末,维也纳是由一系列蔓延在多瑙河畔上的行政区、乡村和郊区组成的,这些地带群集在有城墙和有城门的城堡四周,它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被人视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之一。各种文化各流派的影响在这里交汇,有利于艺术的发展。音乐在这里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普通百姓乐于参加节庆欢乐活动和大众音乐会。而有钱人家则以包下一支完整的乐队,至少也以雇几个乐师为荣。当圣艾蒂安纳大教堂的高塔出现在遥远的天际时,贝多芬的心便狂跳起来。

那纵横交错的街道两旁,耸立着一幢幢豪华的建筑物。街道上车水马龙,又是一番多么热闹的景象啊,五颜六色的人群,在欢乐的拥挤中摩肩接踵,波兰绅士穿着挂满饰物的制服,匈牙利人穿着挂满奖章的制服,说起话来像连珠炮似的意大利人……一个个优雅的女子,在街上闲逛,她们面容姣美,脸颊上都搽了粉。一家家店铺陈列着大量的珠宝珍玩、衣服、地毯,一些穿着皮长袍,扎着缠头的摩尔人正在展示东方丝绸。

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贝多芬的两眼都看不过来了。他找了一处房子,并且听从白朗宁太太的忠告,买了一些衣服,以充实衣柜,然后动身去拜访莫扎特。

他没有听从旅店老板雇一辆马车的劝告,问清了莫扎特住所的地址之后,迈开两条腿便朝着维也纳近郊走去。

维也纳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发着芳香的气息,杜鹃在花枝头飞来飞去,用它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叫来唤醒人们的希望。

中午时分,几经周折,贝多芬才找到了莫扎特的住所。仆人把贝多芬领进了莫扎特的客厅。

贝多芬默默地坐在客厅角落里的沙发上,心跳得厉害。片刻,隔壁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门打开了,一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出现在客厅里。他就是莫扎特。

两个人聊了几句话之后,莫扎特让贝多芬随便弹一支曲子给他听。

机会终于到来了,贝多芬苦练半年,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听了莫扎特的建议,他信心十足地坐到了琴凳上,开始弹奏起《F大调钢琴奏鸣曲》。不曾想,刚刚弹了10几个小节,就被莫扎特摆手打断了。莫扎特让他弹一首即兴曲,这就是他最拿手的。

当他弹完即兴曲的时候,热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奔放出来。所以,他所作的即兴曲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使每一个听到的人都非常感动。

一曲奏完,贝多芬不安地垂下双手,一面观察莫扎特的脸色,一面等待着得到这位大师的评价。莫扎特睁开双眼,打了个长长的呵欠,从扶手椅上欠起身子,皱了皱眉头。

他说贝多芬的演奏很熟练,节奏也把握得不错。但是,琴声大,咄咄逼人,里面缺少柔和的美感,更缺乏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魅力。作为一位钢琴演奏家,无论演奏谁的作品,光凭着一股坚强的信心和热烈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使这曲子悠扬动听,富于感情,这必须依靠头脑里的灵感。

贝多芬认真地听着大师的这番话,感到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第二天下午3点,贝多芬应邀来到莫扎特的住宅。

此时的贝多芬早已把个人的成败置于脑后了。

莫扎特想考一考贝多芬的听力和记忆力,他先弹一段旋律,然后让贝多芬再弹一遍。莫扎特演奏完了。

贝多芬坐到了琴凳上。刚开始,他紧张得心里好像有几个吊桶一般,七上八下的。可是当他的手一触到琴键,就把紧张抛到九霄云外了。

一曲终了,贝多芬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那儿。而莫扎特则非常欣喜,就这样,贝多芬成了莫扎特的学生。

3.重返维也纳

贝多芬终于找到了艺术上得以深造的天赋和学识受到了享誉欧洲的音乐大师的器重。回到小旅店,已经是午夜时分了。贝多芬丝毫没有困意,他点燃油灯,展开信纸,把这令人振奋的消息尽快地告诉了爱列奥诺莱。

为了能在维也纳继续深造,更好地跟莫扎特学习下去,贝多芬在求学的间隙,便去一位贵族家中担任专门为舞会伴奏的乐师。由于贝多芬出色的演奏技巧,很快就成了这家人的座上客,并获得了一份足以使他生活下去的报酬。

贝多芬天才的作曲才能,得到了莫扎特的嘉奖。此后,他便常常与大师合作谱写乐曲,成了大师身边的一个得力助手。

在这动人的夏季中,幸运女神又一次悄然地降临到了贝多芬身上。由于莫扎特病情刚刚有所好转,而又无法推辞盛情之约,他决定让贝多芬来代替自己。

贝多芬一点儿也没有辜负老师的信任,以自己技惊四座的艺技征服了在场所有的观众。从此,贝多芬在这座艺术之都赢得了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各个音乐晚会的邀请也纷至沓来。在鲜花、名誉和掌声面前,贝多芬是清醒的。他告诉自己:如果沉溺于这些无尽无休的应酬之中,自己的艺术旅程就会中途衰亡,提早结束。

正当贝多芬的事业之路刚刚在他面前展开坦途之际,命运的阴影又开始向这位苦难的少年袭来。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过之后,仆人递过来一封信。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父亲的来信。他在信中告知贝多芬,母亲玛丽娅已经病入膏肓,正日夜思念着儿子,盼望儿子早日回家好最后见上一面。信的最后,约翰还以责备的语气告诫儿子不要把艺术作为名利的台阶,而忘记自己还有亲人。

读罢父亲的家书,贝多芬的心简直都要碎了。母亲,这个世界上他最亲的人,最爱的人,生命已经快要走到了尽头,而他的父亲,竟然误解了他。在这座繁华的都市里,他省吃俭用,节省下自己挣下的每一文钱,一共有200杜卡,正准备寄给家里。

万分难过的贝多芬下定决心,明天就回波恩,回到母亲身边去。

第二天天还未亮,贝多芬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贝多芬乘坐的驿车驶进波恩城的时候,太阳已经没入树林后面,给桦树的树梢涂上了一片金色。随着光线一条一条地消失,万物也失去了自己的形状,所有的景物最后都融成了漆黑一片。

波恩巷20号的小阁楼也是一片漆黑。约翰又出去喝酒了,弟弟卡尔和约翰东倒西歪地躺在床上,贝多芬扑到母亲的床前,只见他挚爱的母亲面色苍白。

虽然才分别5个多月,可是母亲已经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自从送贝多芬到维也纳之后,生活的艰辛、精神的寂寞,使得她原有的肺病恶化,她已经等不及贝多芬接她到维也纳共享天伦之乐了。

贝多芬虽然已经竭尽了全副心力来服侍他母亲,可是,仍然没有将母亲挽留住。在1787年的7月7日那天,她停止了呼吸。

贝多芬立刻觉得自己像掉入了一个漆黑的世界里,所有曾经拥有的希望和幸福都离他远去了,贝多芬整日里眉头紧锁,唉声叹气,连他最喜欢的音乐也无法吸引住他,因为他失去了世界上那个最疼爱他的人,那个惟一了解他、体恤他的亲人。

贝多芬母亲的去世,使这一家的命运再次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父亲痛失妻子,这更让他沉溺于酒精之中而无法自拔,13岁和11岁的弟弟当然谈不上有任何生活的能力。现在,负担家庭的重任就完全落到了贝多芬还是还显稚嫩的肩头。尽管如此,年轻的贝多芬勇敢而认真地尽到了家长、抚养者、教师和乐师的职责,这是多么今人钦佩呀!

在贝多芬万分沮丧之际,白朗宁一家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正是友爱的支持,抚慰了他那颗充满沧桑的心灵,精神也逐渐振奋起来。他也热心地教爱列奥诺莱钢琴。

在贝多芬生日那天,爱列奥诺莱满面娇羞地捧着礼物送给他。这礼物是条非常精致的领带。

在那条手织的领带上,写有这么一首诗:

幸福与生命都是短暂的,

今天我为你祈祷,

同时,也为自己祝福。

千万别改变自己感情的方向!

我希望:

明天与你重逢!

与你共度良辰!

你的朋友学生

爱列奥诺莱·荷思·白朗宁

贝多芬一生都保存着这份礼物,他把它当作最珍贵的拥有,因为在他情绪低落的时候,在他遭遇打击、不幸之时,这首诗给了他莫大的安慰。每当看到这首诗的那一瞬间,他就重新拥有了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因为这是一个爱情的纪念。

1788年前后,波恩这座莱茵河畔的古城,迎来了社交和文化生活最后的繁盛时期。学者们在宫廷图书馆和阅览室收集和研讨歌德、康德的最新著作和资料,而不少外地艺术工作者的访问和演出更为波恩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与此同时,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弗兰茨创立了波恩大学。为了表明自己追求上进,贝多芬决定完善自己的教育,便立即去报了名,并顺利地通过了入学考试。这个在不满10岁就辍学,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年轻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这座高等学府里,贝多芬先后选修了哲学、艺术、文学等课程。这使得他的艺术修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此时,法国革命如火如荼,在民众的思想上引起强烈振荡。贝多芬也不甘落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22岁的年纪上,他就已经属于把这场暴动看成人民自由新纪元的人之一了。他是在贫困中长大的,经常受到贵族社会的轻蔑,不这样看,又该怎样看呢?他仇恨王公贵族、仇恨特权,热切希望推翻贵族、取消特权。

不过这种观点并不妨碍他继续去选帝侯王爷宫殿尽职,以及去这里那里授课,晚上做家庭教师,贝多芬白天还要学习。孤独、寂寞和无穷无尽的操劳压得贝多芬喘不过气来,但他不仅以顽强的毅力学完了波恩大学的课程,并且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他的作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各种歌曲和钢琴曲之外,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写了一首至今仍在被人们常常演奏的钢琴、长笛和巴松三重奏,两首没有完整保存下来的钢琴协奏曲,甚至还有一首交响曲的草稿。

时光匆匆,又一场大雪迎来了1790年的圣诞节。满身是雪的内弗先生突然敲开了贝多芬的房门,他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要到波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