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12

第12章 阴饴甥对秦伯

《左传》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①,盟于王城②。

秦伯曰:“晋国和乎?”

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③,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④。

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

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

秦伯曰:“国谓君何?”

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⑤。

【注释】①阴饴甥:晋国大夫,饴甥是名,阴是他的食邑。秦伯:指秦穆公。秦,国名,在今陕西,秦封伯爵,所以秦国之君称秦伯。②王城:秦国地名,在今陕西朝邑西南。③君:指晋惠公,他借秦穆公的力量而做国君,后与秦发生矛盾,在秦晋韩原之战中被俘。④圉(yǔ):晋惠公子太子姬圉。⑤七牢:诸侯之礼。牛、羊、猪各一为一牢。

【译文】十月,晋国的阴饴甥会见秦穆公,在王城订立盟约。

穆公问:“晋国的人意见和洽吗?”

阴饴甥回答说:“不和,小人耻于国君被秦国俘虏,同时又哀悼死去的亲人,所以他们不怕征税整军的困难,拥立圉作国君,说:‘必报秦国之仇,宁可事奉戎狄。’君子爱戴自己的国君,也了解他的错误,所以不怕征税整军的困难,以此等待秦国的命令,说:‘必报秦国的恩德,至死不怀二心!’因此晋国的人意见不一致。”

穆公问:“晋国的人认为你们国君的结果会怎么样?”

阴饴甥说:“小人忧愁,认为他不会被赦免。君子以己之心体察人心,认为他一定会被放回。小人说:‘我们得罪了秦国,秦国难道会送回我们国君?’君子说:‘我们已经知罪了,秦国一定会让国君回来。’有二心,就把他抓起来;服罪了就释放他。恩德,没有比这更宽厚的了;惩罚,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服罪的感念恩德,有二心的害怕刑罚。仅归还晋君的这一举动,秦国就可以成为诸侯的霸主了。从前秦国接纳我们的国君,却没有使他安定,这次又废掉他,不立他做晋君,把恩德变成怨恨,秦国决不会这样的。”

穆公说:“这正是我的心意呀!”于是让晋侯改住宾馆,还送给他牛、羊、猪各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