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26

第26章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左传》

范宣子为政①,诸侯之币重②,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③,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④,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⑤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⑥!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宣子说,乃轻币。

【注释】①范宣子:即士丐,晋国大臣。②币:本为缯帛,用以祭祀或赠送的礼物。后来,其他各种贡品均可称币。这里是后一种含义。③子西:即公孙夏,他陪同郑伯去晋,所以子产托他带信。④公室:指诸侯的家族或诸侯国的政权。⑤《诗》云:两句诗见《诗经·小雅·南山有台》。⑥“上帝临女”二句:见《诗经·大雅·大明》。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掌朝政,诸侯的贡礼很重。郑国人忧虑这件事。二月,郑伯到晋国去,子产托子西捎信去,把这事告诉范宣子,说:“您治理晋国,四方的诸侯邻国没有听说过您的美德,而只听说你收很重的贡礼,我公孙侨为这事迷惑不解。侨听说君子治理国家和家族,不担心没有财货,而担心没有美好的名声。诸侯的财货聚集在公室,那么诸侯就会三心二意;若是您把它占为己有,那么晋国内部就会分裂。诸侯三心二意,那么晋国就要受到毁坏;晋国内部分裂,那么您的家族也要受到毁败。为什么这么糊涂呢?还有哪地方要用财货呢?“美好的名声,是装载美德的车子;美德,是国家和家族的根基。有根基就不毁败,不也应该专力于这个美德吗!有美德就快乐,快乐就能长久。《诗经》说:‘君子快乐啊,是国家的基石。’这就是有美德啊!‘上帝在上面监视着你,你不要有二心。’这就是有美名啊!

用宽恕之心来显扬美德,那么美名就会像装载在车子上一样迅速地传播,因此远方的诸侯也来归附,近邻的诸侯也安定。是宁可让别人说您‘您的确养活了我’,还是让人说‘您榨取我的血汗来养活自己’呢?大象有象牙而害了自己,这是因为象牙值钱啊。”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就减轻诸侯的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