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38

第38章 单子知陈必亡

《国语·周语中》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瘐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膳宰不致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①。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弗见。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②。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农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③。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各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④。至于王使,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⑤,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⑥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茂帅其德也,犹恐陨越⑦;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注释】①夏氏:夏徵舒,为陈国大夫。他的母亲夏姬与陈灵公私通。夏姬是陈灵公的从祖母。②鄙:郊野。守路:守护道路。亦说接待过路客人。③罢(pí):同“疲”。④班:等级,序列。上文“班事”:按序列安排事情。⑤彝:法度。慆慆(táo):怠惰纵乐。休:吉祥。⑥大姬:周武王的长女,陈国始祖虞胡公的妻子,因此她是陈的祖妣。⑦陨(yǔn)越:坠落。

【译文】周定王派单襄公访问宋国后,就向陈国借道,以便再访问楚国。尽管这时已是早晨能看到火星的初冬时节。可陈国的道路上却长满了草,不好通行;迎送宾客的官员不在边境上迎接宾客;掌管道路工程的管员也不察看道路;湖泽边不筑圩堤,河上不架桥梁;田野里露天堆积着谷物,场院的农活没有做完;路旁没有种树;耕过的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像茅草芽;掌管宾客饮食的膳夫不供应食物;管理房屋的官员不提供宾馆,国都里没有寄宿的寓所,县城也无旅舍;百姓都到大夫夏徵舒家里去为陈灵公修筑楼台。到了陈国,陈灵公和他的臣子孔宁、仪行父戴着楚冠到夏姬家去了,留下宾客不见。单襄公回来报告定王说。“陈侯自己即使不遭大灾祸,他的国家也必定灭亡。”定王问:“什么缘故?”回答说:“凡是角星在寒露节早晨出现时,就没有雨下了;天根星在寒露节后5天的早晨出现时,河里的水就枯竭了;本星在早晨出现时,草木便凋落了;驷星在早晨出现时,便要下霜了;心星在早晨出现时,凉风便预告寒冷快要到来。所以先王教导说:‘雨水没有时,就要整修道路;河水干枯时,就要修造桥梁;草木凋落时,就要储备收藏好谷物;下了霜,就要置办好过冬的皮衣;凉风起,就要修整城郭房屋。’所以夏代的月令说:‘9月整修道路。10月修造桥梁。’它及时警告人们说:‘收拾好你们场院里的农活,备办好畚箕箩筐。室星出现在天空正中时,就要开始建筑房屋;心星刚在早晨出现时,大家就到司里那里会合。’这是先王之所以没花费财物,就能广泛地把恩德施给天下百姓的原因。现在的陈国已到了早晨能见到心星的初冬时节,道路还好像被堵塞着一样,田野的场院像是被废弃了,湖泽没有修圩堤,河上没有船只和桥梁。这是废弃先王的教导呵!“《周制》上有这样的话:‘种起一排排的树,以标明道路;在郊外设立供应食物的房屋,用来守护道路;都城的近郊要有牧场;边境上有客舍和迎送宾客的人;洼地里长有茂盛的草;苑囿中有树林和池塘;这些都是用来防备灾害的。其余的田地没有不种五谷的,百姓家里没有悬挂起来不用的农具,田野里没有深草;没有人耽误农时、浪费百姓的劳力;百姓富裕而无贫乏的,生活安逸而不感到疲劳;都城里的事安排得有条有理,郊县的百姓有秩序地服役。’今天的陈国道路不知在哪里,田地淹没在乱草中,成熟了的谷物不去收获,百姓疲于为陈侯做寻欢作乐的事。这是废弃先王制定的法制呵!“周代的《秩官》有这样的话:‘地位力量相等的国家的宾客来访,守关的官员要报告国君,管朝觐聘问的官员拿着符节去迎接他,管迎送宾客的官员做向导,卿士到郊外迎接慰劳他,管门的人打扫门庭,管祭祀、祈祷的官员陪同宾客到宗庙执行祭祀礼仪,管宅里客馆的官员为他安排住宿,管土地、人口的官员为他调派仆役,管土木、水利工程的官员视察道路,管刑狱、纠察的官员盘查奸盗,管山泽的官员送上山泽出产的物品,管柴草的官员积聚柴火,管烧火的人监察门庭的火烛,管洗涤的官员监察盥洗的事,管宾客饮食的人送上熟食,管官府粮米的人进献粮食,管养马的官员摆出喂马的草料,工匠检修宾客的车辆,百官送来各自的物品,宾客来后好像回到自己的家里。因此,宾客不论地位高低,无不感到高兴、怀念。如果大国的宾客来访,就按序列加一等级接待,表示更加敬重。至于天子的使臣来到,都是由主管部门的长官亲临接待,使上卿监察他们。如果天子来巡守,那么国君就亲自监督接待事宜。’现在虽然我单朝没有才能,但同周王室有亲族关系。我秉承天子的命令,作为过路的宾客经过陈国,陈国主管迎宾的官员没有谁来接待我,这是蔑视先王的官员呵!“先王的命令中有这样的话:‘天道奖赏善良,惩罚淫恶。所以凡是我们分封的诸侯国,不能做非法的事,也不能纵情怠惰、淫乱,各人都要遵守法律制度,承受吉祥福佑。’现在的陈侯已不再考虑继嗣的伦理常规,居然抛弃他的配偶后妃,带领他的大臣到夏氏那里淫乱,这不是亵渎我们姬姓的宗室吗?陈国是我们大姬的后代,陈侯却丢弃了周朝的礼服礼冠,戴着楚国的帽子外出,这不是废弃礼法吗?这又是违犯先王的命令呵!“从前的人对先王的教训,总是努力遵循他的意旨去做,尚且怕坠落出错,若是废弃了他的教训和由他制定的礼制,轻视他的官制,违犯他的命令,将来凭什么来保住国家?处在大国之间的陈国,没有这四种东西,它能长久吗?”周定王六年,单襄公去楚国。周定王八年,陈侯被夏夏征舒杀死。周定王九年,楚庄王攻进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