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53

第53章 有子之言似夫子

《礼记·檀弓上》

有子问于曾子曰①:“问丧于夫子乎?”②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③。”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④,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⑤,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⑥,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⑦,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⑧,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注释】①有子:名若,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②夫子指孔子。丧:这里指丢掉官职。③子游: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④宋:春秋时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南。桓:桓A2E(tuí),宋国大夫。司马:官名,掌管军政与军赋。椁(guǒ):套在内棺外面的大棺材。⑤南宫敬叔:即仲孙阅,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他曾被革去官职,离开鲁国,后又载着财宝,返国朝见鲁君,意在重得官位。⑥夫子制于中都:鲁定公九年,孔子50岁,定公任命孔子为中都(山东汶上县西)宰。制:制定法规、制度。⑦鲁:春秋诸侯国,始封国君为周公的儿子伯禽。都曲阜。孔子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后离开鲁国,周游卫、陈、赵、蔡、荆楚等国,求取诸侯重用。但终失望而返。⑧子夏:姓卜,名商,孔子弟子。冉有:姓冉,名求,孔子弟子。

【译文】有子向曾子问道:“你在夫子那里听说过丧失禄位的事吗?”回答道:“听说过这种事。‘丢了官职要快点穷,死了要快些朽。”’有子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呀。”曾子说:“我曾参呀,是从夫子那儿听说的。”有子又说:“这不是君子的话呀。”曾子说:“我曾参呀是与子游一道听到这句话的。”有子说:“是这样。这么说来,那就是夫子有所指而说的。”

曾子把这些话对子游说。子游说:“很像呀,有子的话很像夫子的话呢!从前,夫子在宋国居住,看到桓司马为自己制作石椁,3年还没造好。夫子说:‘像这样浪费,死了倒不如快些朽掉还更好些!’死了要快些烂,是针对桓司马的事说的呀。南宫敬叔丢官后从外面回来,总是带着珍宝去朝见鲁君。夫子说:‘他像这样行贿,丢官以后还不如快些穷更好些呢。’失官之后要快些穷,是针对敬叔的事说的呀。”曾子又把子游的话告诉有子。有子说:“原来如此。我本来就说不是夫子的话啊。”曾子说:“你怎么知道是这样的?”有子说:“夫子在中都制定礼法,规定4寸厚的棺,5寸厚的椁,从这里知道他不想死后快些朽掉啊。从前,夫子丢掉鲁国司寇的官位,打算到楚国去,让子夏先去说明,又叫冉有去重申他的意思,从这里知道他不想很快穷下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