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55

第55章 杜篑扬觯

《礼记·檀弓下》

知悼子卒①,未葬,平公饮酒②,师旷、李调侍③,鼓钟。

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④,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⑤降,趋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⑥,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⑦!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⑧。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⑨,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⑩。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注释】①知悼子:即荀盈,晋国大夫。②平公:晋平公。③师旷:晋君的乐师,音乐家。李调:晋平公的宠臣。④历阶:一步跨上两级台阶。⑤北面:面向北。古时君主面向南而坐,杜蒉面向北而坐,正对着平公。杜蒉这三杯实际上是各罚一杯酒,所以,平公问他为何“饮旷”、“饮调”、“尔饮”,意即为什么罚酒。坐;当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上。⑥曩:过去。这里指杜蒉刚进来的时候。⑦子、卯不乐:相传夏桀被放逐而死的日子是乙卯,商纣死亡的日子是甲子。因此,甲子、乙卯两日为“疾日”,不用音乐。⑧太师:周时称乐官为太师。⑨匕:古代取食物的工具,形似匙。⑩觯(zhì):古代青铜制的一种酒器,商周时多形似小瓶,圆腹,有盖。春秋时演化成长身,形似觚。爵(jué):本为古代的青铜制的一种饮酒器,这里是泛称酒器。

【译文】知悼子死了,还未下葬,晋平公喝酒,师旷和李调陪侍,还敲钟奏乐。杜蒉从外面进来,听到钟声,说:“在哪里?”有人答道:“在内堂。”杜蒉进内堂,一步跨两个台阶地登上去,斟了一杯酒说:“师旷,喝下这杯酒!”又斟了一杯说:“李调,喝下这杯酒!”又斟上一杯,在堂上朝北面跪着喝了下去,从台阶上下来,快步走出殿堂。平公喊他进去,说:“杜蒉,刚才你有什么心思,或许能够开导我,因此我没跟你说话。你让师旷喝酒,是什么意思?”回答说:“甲子日、乙卯日是不用音乐的。知悼子的灵停在堂上,这比甲子、乙卯这样的日子还要重要啊!师旷是太师,不把这个礼节告诉你,因此罚他喝酒。”“你罚李调喝酒是为什么呢?”回答说:“李调是君主您的近臣,为了一酒一饭,竟忘了您君主应该忌讳的事,因此罚他喝酒。”“你喝酒是什么意思呢?”说:“我杜蒉只是个厨师,不去供给刀勺食具,还竟敢参与了解和防止君主违礼的事,因此罚酒啊!”晋平公说:“寡人也有过错啊,斟酒,罚我喝!”杜蒉把觯洗干净并举起来献给平公。平公对侍者说:“如果我死了,那也一定不要废弃这个酒爵啊!”直到现在,每逢献酒完毕,就举起觯,人们称这叫“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