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15733500000081

第81章 外戚世家序

《史记》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①,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②,而桀之放也以妹喜③;殷之兴也以有娀④,纣之杀也嬖妲己⑤;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⑥,而幽王之禽也淫也褒姒⑦。故《易》基乾坤⑧,《诗》始《关睢》⑨,《书》美釐降⑩,《春秋》讥不亲迎。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

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参,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识乎性命哉?

【注释】①继体:继承帝统。守文:遵守成法。②涂山:古代国名,传说禹娶涂山氏的女儿为妻。生启,启建立夏朝。③妹喜:夏朝亡国之君夏桀的宠妃。④有(sōng):古代国名。传说帝喾娶有娀氏的女儿简狄为次妃,生契,是殷的始祖。⑤嬖:宠爱。妲(dá)己:商纣王的宠妃。⑥姜原:周始祖后稷的母亲,或作“姜”。大任:周文王的母亲。大,同“太”。⑦幽王:西周最后一个君王,荒淫昏乱,被犬戎杀于骊山之下。禽:同“擒”。褒姒:周幽王的宠妃。⑧乾坤:《易经》中的两个卦名。乾为阳,坤为阴。乾坤象征天地、日月、男女等。⑨《关睢》:《诗经》中的第一篇。⑩釐:料理。降:下嫁。亲迎:按古代婚礼,迎娶新娘,夫婿应亲自前往。鲁隐公二年,纪国国君派大夫前往鲁国迎接新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弘:弘扬,扩大。妃(pòi)匹:配偶。妃,同“配”。子姓:妇孙。要:求得。幽明:指天地间有形无形的事物。性命:指人的本性和天命。

【译文】自古以来接受天命开创基业的帝王,和继承王位遵守法度的君主,不仅仅是他们内在的德行美好,大都还有外戚的帮助。夏朝的兴起是因为有涂山氏的缘故,夏桀被放逐是因为他宠幸妹喜;商朝的兴起是因为有氏的缘故,纣王被杀死是因为他宠幸妲己;周朝的兴起是因为有姜原和太任,周幽王被擒是因为他和褒姒的荒淫昏乱。所以《易经》以乾、坤二卦作基础,《诗经》以《关睢》列于篇首,《书经》赞美尧嫁女儿,《春秋》讥讽纪侯不亲自迎亲。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道德中最大的伦常。礼仪的使用,婚姻方面最为慎重。音乐协调,就能四时和顺。阴阳变化,是万物的统领,能够不慎重吗?

人可以弘扬道,但是对天命却无可奈何。极不寻常啊,夫妇之爱!君王不能从臣下那儿得到,父亲不能从儿子那儿得到,何况更卑下的人呢?

夫妇已经欢合,有的不能繁育子孙,有子孙的,有的又不能得其善终,这难道不是天命吗?孔子很少谈到天命,大概是因为很难讲清楚吧,不能通晓天地万物的变化,又怎么能认识清楚人的本性和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