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15734700000007

第7章 拿破仑(4)

两个小时以后,礼炮响了,一辆由黄金装饰的华丽马车,朝圣母院飞奔而来,车队在教堂前空地停了下来。走在前头的是衣着华丽的一般朝臣,其次是佩带勋章的帝国元帅,随后是帝国的大臣和高官,最后是盛装的皇帝。拿破仑身穿深红色天鹅绒大袍,脚着高帮皮鞋,异常激动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刹那间欢呼声直冲云霄。

教皇登上祭台,开始了他的祈祷。繁琐的一系列礼节过后,加冕正式开始。教皇正准备将皇冠戴在拿破仑头上时,忽然,拿破仑伸手拿过皇冠,自己戴在了头上。接着,他又拿起一顶小皇冠戴在约瑟芬头上。这个意外之举惊得教皇目瞪口呆,一时怔住了。

瞬息之间,一切都办妥了,拿破仑终于如愿以偿了。

加冕礼的第二天,拿破仑在广场上向他的军队发表了演说。军队中欢声雷动,士兵们举着枪,向这位新皇帝欢呼着、跳跃着,愿意为他誓死效劳。

拿破仑登上皇位还不到半年,形势就发生了巨大变化。1805年4月,英国利用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反法情绪,联合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另外还纠集了奥地利、瑞典、那不勒斯等国壮大反法力量。

军事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迫使拿破仑必须立即改变战略计划:打击的重点由英国改为奥地利和俄国。他决心在俄军与奥军会师之前攻下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于是下达了法军向东挺进的命令。

拿破仑为了让普鲁士保持中立,决定把汉诺威让给普鲁士,南德意志各邦也都担心奥地利的扩张,这时它们也站在法国一方。拿破仑命令集结在布伦港的近18万大军,以急行军的速度,穿越法国本土。25天后法军进入了普鲁士的巴伐利亚,来到多瑙河边。

由于法军行动神速,深入敌人后方,奥军统帅麦克猝不及防,败退到乌尔姆。10月15日,法军抢占了乌尔姆周围的高地,从而形成了对奥军的严密包围。经过5天的激战,被围在乌尔姆的奥军主力3.3万人在麦克带领下缴械投降。法军仅以伤亡1500人的代价,换取了歼灭奥军6.1万人的巨大胜利。

拿破仑下令法军乘胜东进。11月13日,法军一举攻下了维也纳。奥国皇帝弗兰西斯在撤离维也纳前曾向拿破仑提出讲和建议,遭到拿破仑的拒绝。

在英俄积极活动下,普鲁士改变了原来的立场,参加了反法同盟。这样,使反法联军数量猛增,普鲁士军队准备越过鲁特山脉进入奥地利的情报送到拿破仑这里时,他初尝胜利的喜悦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拿破仑心急如焚,经过反复思考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在普鲁士军队与俄奥联军汇合前,击败俄奥联军。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就必须想办法,促使俄奥联军主动向法军发起进攻。

拿破仑通过间谍组织及时而准确地掌握了对方的情况。原来,俄奥联军在何时与法军进行决战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拿破仑决心好好地利用敌人的分歧。这就必须让亚历山大主张速战速胜的一方获胜,而让库图佐夫的打算无法实现。拿破仑命令法军从前沿阵地后撤,而且一定要做出被迫后撤的样子。与此同时大造法军由于兵力不足需要缩短战线的舆论。为进一步麻痹敌人,还派代表到联军司令部,建议双方立即举行谈判,并由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直接对话。

拿破仑的这些做法,很快就收到了预想的效果,主张速战的一方在激烈的争吵中占了上风,甚至原来支持库图佐夫主张的人现在也站在沙皇一边了。

沙皇亚历山大认为:拿破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点了,否则他不会请求谈判的。亚历山大拒绝了与拿破仑见面的要求,但沙皇同意派代表去见拿破仑,目的是探听法军的虚实,了解一下拿破仑究竟在耍什么花招。拿破仑同意联军派代表来,目的是将计就计让联军上当。联军代表临出发时,亚历山大还叮嘱他,要仔细观察拿破仑的一举一动。

当拿破仑知道亚历山大派自己的心腹侍卫长道戈路柯夫为特使进行回访时,他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亚历山大开始上钩了。为了使对方彻底上当,拿破仑又作了精心安排,演出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滑稽戏。

拿破仑在特使面前装出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让人感觉到他有许多忧虑,法军的近况让他非常操心,还有许多事情的进展都不太顺利。为了进一步麻痹这位特使,拿破仑在会谈中又表现出他固有的皇帝气势,对亚历山大提出的苛刻条件,以吞吞吐吐的方式进行表达,给特使造成了一种决不放弃但又无能为力的样子。

道戈路柯夫本来就拥护亚历山大速战速决的主张,看到拿破仑这副倒霉样,更加坚定了他的看法。回去后,他添枝加叶地把看到的虚假情况,向亚历山大作了汇报。沙皇更加坚定了尽快对法军发动进攻的信念。他认为,没有普鲁士军队的参战,联军完全可以打败拿破仑。如果等普鲁士军队到达,法军可能逃过多瑙河,于是,立即下达了进军命令,这正是拿破仑所盼望的。

战斗开始了,法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了多瑙河大桥。俄奥联军的司令库图左夫率领的4.5万人,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10万法军正对库图佐夫形成包围圈。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库图佐夫断然决定:牺牲局部,保证主力突围,最后,库图佐夫以1.62万人的代价,使主力得以撤出法军的包围圈。

1805年12月2日,正逢拿破仑加冕的周年纪念日,法军同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村以西的普拉琴高地展开了一场大会战。俄奥联军拥有8.2万人,由沙皇亚历山大和奥皇弗兰西斯亲自督战;法军有6.5万人,由拿破仑直接指挥,几乎,所有的法国元帅都在场。这次会战拿破仑在总兵力上居于劣势。拿破仑估计到,俄奥联军要切断法军去维也纳的退路,便将计就计,故意调开左翼,而在普拉琴高地上集中了6万法军,对付被引入包围圈的4万俄奥联军,这样又形成了一个局部优势。

拿破仑下令用猛烈的炮火轰击被包围的联军。被包围的俄奥联军企图越过特尔尼茨和查特坎尼之间结冰的湖泊、沼泽以便逃命。但猛烈的炮火把冰击碎,大批人马被淹,陷入沼泽中,人和军马混在一起,你踩我踏伤亡惨重。只经过一个白天的战斗,就以法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这次大会战由于拿破仑部署正确,指挥有方而取胜。法军仅以伤亡8000人的代价,击毙、击伤联军1.2万人、俘虏联军1.5万人大缴获大炮133门。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在指挥作战时负了伤,后撤时险些被俘。沙皇亚历山大和奥皇弗兰西斯在逃跑时浑身发抖,甚至抱头痛哭。联军剩下的5万人,有3/4的人四散逃离各奔东西了,最后剩下的只是无战斗力的一群残兵了。

会战的惨败使奥皇弗兰西斯无心再战,他只好再次向拿破仑提出求和请求,法奥两国于12月15日签订了《布列斯堡和约》。第三次反法同盟被拿破仑击垮了。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战争史上最辉煌的一次胜利,这次胜利使拿破仑赢得了“欧洲第一名将”的美称。

最后的岁月

1811年底,拿破仑着手准备征俄战役。当时有许多将领劝说拿破仑放弃这次冒险,因为俄国天气恶劣,国内情况不明,更何况法军远离本土作战,战线太长。

1812年4月27日,拿破仑的冒险活动开始了。他集结了51万大军,向俄国边境压来。拿破仑也深知自己战线太长,所以决定采取快中求稳的方式,在短期内歼灭俄军主力,进入莫斯科,迫使俄皇投降。

6月24日,拿破仑来到了俄军主力的驻地——涅曼河。俄军这时可以动用的主力军团只有15万人,因此他们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不顾一切地后退,不给拿破仑围歼的机会,延长战线,拖挎敌人。

急速地向纵深挺进的法军,如入无人之境。在荒漠无垠的涅曼河东岸,在地平线尽头,他们连俄军的影子也没见到,而急速行军的法军却已精疲力尽了。

拿破仑一心想通过神速的挺进来迫使俄军决战,但狡猾的俄军总是在这里露一下头,等到法军赶去时,他们又在那里摆一下尾,害得法军一路追赶,却连一个敌人也抓不住。

俄军在撤退过程中,不给法军留下任何可用的东西,他们迁走了居民,带走了粮食,只留下空空的房屋,有时甚至放火烧毁一切。

在行军途中,法军不是露营就是支起帐篷过夜,由于昼夜行军,部队惨遭饥饿和凄风冷雨折磨,已有1万多匹战马死掉。各个部队严重减员,许多年轻的士兵倒在了行军途中。而且拿破仑的部队有一半是外国人,他们根本不知为什么进军俄国,法国的国歌和拿破仑的鼓励性演说,根本激不起他们的士气。拿破仑像一只被激怒了但又无处发泄的雄狮,恨不得把俄国人撕碎。

就在拿破仑为此事而烦恼时,俄国统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官兵和权贵对主帅“诱敌深入”的政策不满,说他是叛徒,想把拿破仑带到莫斯科,俄皇只好起用了67岁的老将库图佐夫。他经过周密考虑,把战场定在了莫斯科附近的博罗迪诺。当拿破仑看到俄军换了主帅后,立刻意识到决战就要开始了,他命令部队加强战备。

9月5日,博罗迪诺战役的前哨战打响了。当时,俄军在这里驻守着一万多人,而法军投入兵力约有四万人。俄军的防御战打得很顽强,战斗持续到深夜,法军进行白刃拼杀,终于夺取了前哨阵地,守军被迫退到主阵地。

第三天,天刚破晓,拿破仑就向全军发起了进攻的命令。

战场上炮火轰鸣,枪声大作,战斗的激烈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俄军以劣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连续打退法军几次进攻,法军一个师团几乎全部被敌人的炮火消灭。

中午12时,拿破仑重新调整部署,他集中了4万多人和400门大炮猛攻敌人阵地,俄国也不甘示弱,调来了600门大炮对轰。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地动山摇。双方炮击连续几个小时,法军对该阵地得而复失达7次之多。就在法军冒着弹雨进行第8次冲锋时,俄军前线指挥官中炮身亡。群龙无首,俄军开始向莫斯科撤退。

法军于9月14日抵达莫斯科城下,拿破仑看着这个像宝石一样五彩缤纷的城市,高声地说:“莫斯科呀,莫斯科,我终于来了!”站在那里,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莫斯科居民驯服的样子,他们毕恭毕敬地把莫斯科钥匙交给他。

拿破化万万没有想到,莫斯科居然是一座空城。莫斯科的居民都撤走了,贵族们也逃之夭夭。整个城市连一个人也找不到。房屋被烧毁,没有了食物,没有了住所,而俄国的寒冷天气马上就要来临了。

拿破仑现在才明白,进攻俄国是怎样的一个大错误。10月19日,当第一场大雪来临时,拿破仑大军开始从莫斯科城撤退。

在艰苦的撤退行军中,拿破仑像以往一样,以身作则,同士兵一起步行。每到一处,他的士兵都分立两旁,让拿破仑走过去,他们中所有的人都用颤抖的声音向他欢呼。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年轻骑兵,用尚存的一条腿站着,举起一根拐杖向拿破仑致敬。

拿破仑流泪了,他慢慢地举起一只手来,向这位骑兵还礼。多好的士兵啊!他们只是诅咒恶劣的天气,却没有一个人责备他们的统帅。

天降大雪,亚历山大喜出望外,他决心把拿破仑的残兵败将消灭在俄国土地上,使他不再兴风作浪。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极端的困难,拿破仑并未沮丧和屈服,他的性格如同钢铁一样,越炼越硬。他下令他的队伍加快撤退速度,赶在俄主力追来之前渡过别列津纳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1月24日,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河上那座至关重要的大桥被游击队占领。获悉这一消息的人尽皆大惊失色,法军撤退的惟一通道被切断,而后面还有大量追兵,法军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许多人开始绝望了。

拿破仑可没被危险吓倒,他不但没有沮丧,反而比以前更加充满活力,他表现了一个英雄在危难时刻的超凡勇气。他开始向军队下达一连串的命令:一部分法军在下游佯渡,吸引俄军,一部分军队挡住追兵,掩护工兵在上游架浮桥。

一切都像拿破仑所计划的那样,25日下午,两座大桥完全架好。步骑兵开始有秩序地撤退。疲惫不堪的法军终于要虎口逃生了。

12月6日夜里,拿破仑留下一些元帅据守阵地,自己坐上雪橇,秘密回国了。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要征召新兵再次开战。

在法国军队的侵略面前,欧洲各国再一次联合起来,组成反法联盟。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在今德国东部)之战中失利,联军乘胜追击,攻入法国本土。好战的拿破仑决心决一死战,在议会上说:

“我要求人民作出牺牲,当兵来充实我的军队,增加税收使我有足够的经费。我将给法兰西带来胜利的果实!”

法国人再次支持了拿破仑,很快组成了国民自卫军,跟着拿破仑上了前线。拿破仑在出发前对大臣们说:

“我要上前线去了。我把我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你们,托付给巴黎这座忠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