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捕捉儿童敏感期专家教你玩游戏
15747300000003

第3章 发现“诅咒”的力量,于是经常“诅咒”人

■ 经典案例

案例1:

三岁半的儿子很调皮,妈妈之前总说他“屁儿子”。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发现,只要自己做的事情不顺儿子的意思,儿子就会噘起小嘴,大声地嚷一句:“屁妈妈!”

妈妈每每听到这里,都会一皱眉。儿子看到了,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说得更多,什么“臭妈妈”、“坏妈妈”之类的话,接连不断。而且,妈妈表现得越生气,他说得越起劲。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儿子一直都如此。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向妈妈告状,说儿子经常“诅咒”别的小朋友,妈妈一时间头疼不已。

案例2:

淙淙3岁的时候,一天,我正在给他穿袜子,他突然对我说:“坏妈妈,你弄疼我的脚了!”正好前几天,我听过一个关于儿童敏感期的讲座,我想,淙淙这就是到了语言敏感期了吧。于是,我没有理会淙淙的“坏妈妈”,很平静地对他说:“袜子穿好了,你自己穿好鞋子去刷牙洗脸吧!”

我没有理会的行为似乎让淙淙很诧异,他穿好鞋子后就一直在我身边转悠,不停地重复“坏妈妈,坏妈妈……”我不理他,到厨房准备早餐。最后,他似乎忍不住了,拉着我的衣服,很严肃地对我说:“妈妈,我说你是‘坏妈妈’呢!”

“我听见了,可是,妈妈现在要做早餐了,你自己去客厅玩吧!”我的“无动于衷”似乎让他很意外,可能是觉得这个游戏无法引起我的回应,他觉得不好玩了,于是就再没继续。

不过,淙淙偶尔还是会在其他人身上玩这个游戏,比如对爸爸说“臭爸爸”,对爷爷说“坏老头”,对奶奶说“笨老太婆”。还好,在知道淙淙到了这个敏感期的时候,我就和家人约定,无论淙淙怎样咒骂,说多么难听的话,大家都装作没听到,不要给予任何回应。果然,不到两个月,淙淙觉得这个游戏没有什么意思,就彻底放弃了。

游戏准备

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

游戏玩法

1.妈妈给宝宝讲《大巫师的毒苹果》的故事:大巫师想摧毁漂亮的小镇,他用魔法制作了一个毒苹果,吃下苹果的人会不停地说脏话。苹果被一个小男孩吃掉了,他对卖蛋糕的胖大叔说:“你长得像猪一样!”对卖花的小女孩说:“又瘦又矮,真丑!”……慢慢地,小镇上的人也像小男孩一样,开始用脏话攻击其他人,小镇再也不漂亮了。有一天,小镇上的智者发现了大巫师的秘密……

2.故事到这里,就请宝宝给小镇上的居民们想想办法吧。

游戏准备

白纸、油墨笔。

游戏玩法

1.妈妈在白纸上写下宝宝常用的粗话或脏话,例如,“肥猪”,然后对宝宝说:“我们玩词语替代的游戏吧,谁犯规,就被刮一下鼻子!”

2.妈妈讲解游戏规则:要说“肥猪”时用“糖豆”代替。

3.宝宝同意后,妈妈在“肥猪”后写上“糖豆”,再将写好字的白纸贴在显眼的地方。

4.从现在开始,妈妈和宝宝说话就要注意喽,如果说错了,是要被刮鼻子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