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01

第1章 序

纳家户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纳家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杨和镇一个回族聚居村,是中国最典型的回乡。早在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子孙纳速拉丁四姓中的纳氏从陕西迁到此地,以姓氏取名为纳家户。此后,历700年仍然屹立于银川平原。

纳家户村古代属中原农耕区与草原游牧区过渡地带,是历朝屯兵戍边要地,贺兰山屏障西北,黄河纵贯南北。文化瑰丽深厚,文物遗存久享盛名。纳家户清真寺响誉西北,中华回乡文化园国内仅有。中央领导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周永康、司马义艾买提,以及科威特、利比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大使及其他官员和一些学者参观纳家户清真寺和中华回乡文化园。

纳家户村民风淳厚,商贾文人、忠烈志士、各界英才世代辈出,不绝于书,为纳家户的历史画卷增添了色彩。纳氏祖先赛典赤赡思丁是中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在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期间,他为昆明乃至云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纳速拉丁接父职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继而转任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清同治年间,马化龙在金积堡举旗起义反对清廷,纳家户的回民揭竿而起,举旗响应。中华民国时期,纳长麒是全村第一位大学生,当代,纳家户村大学生层出不穷,企业家、养殖专业户、种粮大户、运输专业户、建筑工程队等等各种能人在纳家户村比比皆是。众多人物,为纳家户增辉,使人们励志奋进。

勤劳智慧的纳家户人民奋力拼搏,自强不息,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纳家户儿女英姿焕发,矢志进取,发奋图强,在困难中崛起,在曲折中前进,写下了无数壮丽诗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中华民族迎来了空前繁荣的盛世。纳家户和全国一样,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30年的发展,全村政通人和,百业竞荣,物阜民康,山河巨变。《纳家户村志》本着“鉴前世之盛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宗旨,如实地记载了纳家户人民战天斗地、改变山河的奋斗历程,激励人们为推进纳家户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奋斗。

编修地方志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地方志以其具有的了解国情、存史资政、维护教化、信今传后的特殊功能,被历代为政者所推崇。编修村志在宁夏来说是首次尝试。此次修志,编修人员本着“为事业存史、为家乡立言”的精神,访迹寻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精益求精,数易其稿,终而成书。《纳家户村志》体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对纳家户人的源流有了一个清晰的溯本求源,从元代起已有人在这里生活。二是纳家户人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起初的打渔度日,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走向小康村的新农村。三是纳家户人有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搞活经营,农工商贸齐发展。四是纳家户人有着高风亮节、顾全大局的精神,服从国家统一安排,使中华回乡文化园、纳家户回民一条街、生态园等项目的建设,成为纳家户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部志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详今略古,古为今用”的原则,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全志50余万言,时经事纬,上至事物发端,重点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0年至2008年纳家户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上下越千年,集古今之大成,汇百科之精华,呈时代之特点,显地方之特色,是一部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村志,是我县文化建设的又一大硕果,可喜可贺!值此志书付梓之际,谨向为志书成功告竣付出艰辛劳动的编修人员及关心、支持编修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永宁县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全县人民能从这部志书中得到启迪,在中共永宁县委、永宁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务实苦干,开拓进取,为把永宁县建设成为宜居创业的和谐之县而不懈奋斗。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