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15747600000003

第3章 概述

纳家户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杨和镇境内,紧靠县城。地处东经106°14′58″,北纬38°16′57″。海拔1122米。东临黄河5.3公里,北距银川市20公里,南离吴忠市45公里。纳家户村是回族群众聚居区,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48户,人口4680人,其中回族占96.45%。村内建有区内外享有盛名的纳家户清真大寺和中华回乡文化园,是宣传、推介永宁县乃至中华回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养殖大户、特色种植等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纳家户村已成为银川市清真牛羊肉的主要集散地。

纳家户村坐落在以引黄灌溉而著称于世的银川平原上,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道路纵横,西汉开辟的汉延渠从村东流过,灌溉着村中的千亩良田,自然条件优越,是著名的产粮区。

纳家户村在地理条件上得天独厚,是银川平原上一个交通四通八达的村庄,东有109国道(北京至拉萨公路,原名包头至兰州公路),西边不远就是包兰铁路,银(川)福(州)高速公路从村中经过,银川河东机场距本村只有50公里。乡道纳五公路(东起109线纳闸桥路口,西至胜利乡五渠村)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村内有纳北路(纳家户清真寺至北全的公路)。良好的交通条件给该村发展商品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纳家户村属中温带荒漠草原生物气候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为8.6℃,≥5℃的时间有210天,年积温达3556.5℃;≥10℃的时间有174天,年积温为3298℃。无霜期年平均为207.1天。日照时间较长,平均年日照达2904.4小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一般日照时间长的月份是3月~10月。这一气候特征有利于水稻、玉米、高粱、甜菜、大豆的生长。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平均为202.4毫米,集中在7月~9月3个月;年蒸发量为1785毫米,是年降水量的近9倍,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

冬季多西北风,昼夜温差大。天然屏障贺兰山抵挡了来自北方的沙尘和寒流,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灌区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为动植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纳家户村属于发达的引黄自流灌溉区域。汉延渠从村东由南而北穿过,形成沟渠纵横、四通八达的灌排系统。村内现有3条大渠:土渠、大双渠、郭子渠,1条斗渠(宋子渠),167条支干渠,排水系中干沟。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解决了干旱少雨的困扰,使全村100%的土地成为旱涝保收田。

纳家户村是一个回族聚居村,是中国较为典型的回乡。纳家户纳姓回族的先祖是跟随成吉思汗东来的中亚布哈拉圣裔,元代著名政治家、中书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长子元陕西行省平章政事赡思丁·纳速拉丁的后裔。《陕西通志》记:“元初,贵族赡思丁·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甘宁青史略》称:“纳氏是纳速拉丁的后裔,于元代迁居宁夏。”今纳家户清真寺院内的匾额记载曰:“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起建于明嘉靖年间。”这些文献古籍和清真寺见证了纳氏一脉生息繁衍的发展历史。

纳家户,原名纳家闸,因村东有汉延渠大水闸而得名,又称纳闸桥。明嘉靖三年(1524年)建纳家户清真寺。明代末期,纳家户已形成规模,筑有城池,四周有护城河、角楼等。清同治年间,清兵镇压马化龙领导的反清斗争,清兵围攻纳家闸、王瞳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城毁寨烧人亡。左宗棠秉承同治帝对回民实行大迁赶政策,此地仅剩几户人家,人称纳家户。民国年间,纳家户又兴盛起来,仍称纳家户。

1958年以前,纳家户是一个纯回民村,与它毗邻的大多是回汉杂居村。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因土地的调整,邻村有少量汉民划归该村(当时为朝阳大队),致使其人口成分中容纳了少数汉民(分布在现在的第一和第十一村民小组),其数量不超过本村人口总量的4%。

新中国成立后,全村先后出现过10多位百岁以上的寿星,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最高年龄达113岁(女性)。1996年,该村尚有两位超百岁老人健在,最大年龄106岁(男性)。2009年,70岁以上老人134人,80岁以上老人48人,90岁以上老人5人,年龄最大的96岁。

新中国成立后,纳家户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与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相联系的。

1949年9月,永宁县解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1年10月,该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于1952年3月基本结束。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成了国家的主人,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在全县互助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纳家户村相继成立了互助组。互助组分为常年互助组与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一般由10多户组成,坚持常年换工,统一出工,统一搞工副业生产;临时互助组仅在农忙季节实行简单的换工互助。

1955年,在原有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月后,又成立了朝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实行一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按股分红,并开始工副业生产,收益分配由高级社按人口、劳力比例分配。合作化运动的深入进行,使广大农民由松散的一家一户生产开始向有组织的农业生产发展,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人民公社化后,在“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的思想指导下,纳家户村一度实行“大锅饭”,没收自留地,取消家庭副业,加之1960年前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一部分群众外流谋生,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62年,全村粮食总产量为99.49万公斤,亩产仅173公斤。后来贯彻执行了农业六十条,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采取按劳分配原则,恢复了群众的自留地和集市贸易,农村局面有所好转。

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种植业以外的工商副业、养殖业都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砍伐树木,毁坏菜田、果园,造成农业生产单一,集体经济薄弱,社员收人低、口粮少,1976年,人均口粮仅为145公斤,人均收入只有82.5元。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农村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以生产队或大队为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1972年,全村土地全部实现了旱涝保收,当年粮食总产达到165.47万公斤,亩产也上升到246公斤。同时,开始实行科学种田,积极推广良种、插秧、化学药剂除草、合理施肥,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以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包产到组、联产到户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快地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建立,激发了农村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的积极性,又使农民走上了求富裕求发展之路。

1979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指示,开始实行由小段包工、定额计酬逐步转向联产到组、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在“五定一奖”(定劳力、定田块、定产量、定报酬、定费用,完成任务受奖)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初步的释放。1980年,纳家户村粮食总产达到204万公斤,亩产455公斤;1978年、1979年、1980年三年平均比1977年增长17%。农业生产开始走上正轨。

在联产到组、到户的基础上,该村于1981年冬在永宁县委、县政府有关包产到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开始推广并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原则下,将耕地按人头分给农户承包,除完成农业税、公购粮和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等提留任务外,其余产品归自己。集体财产也按人头分给了各家各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克服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病,把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和发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84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52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52%,农副产品商品率也高达60%,高于全国53.%的平均水平。

1984年后,在党中央关于农村经济体制第二步改革精神的鼓舞下,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屠宰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由1978年的177人增加到了1984年的482人,增长了1.72倍。在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的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1984年113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5.26元,是1978年人均纯收入93元的5倍,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13.20元高出152.06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主导产业已成为全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1996年底,全村固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了652人,共有各类大户90户,农、工、商、运、服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又有了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60.49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415.78元高出1044.71元,比川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986.21元高出474.28元,是该村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5.26元的5.3倍。

2009年,全村有840人从事第二、三产业,共有各类大户105户,农、工、商、运、服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5835元,比宁夏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048.3元高出1786.7元,是纳家户村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49元的2.37倍。

纳家户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教育方面,1987年以后,纳家户村委会贯彻镇政府提出的“六个优先”原则(对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对教育工作优先研究,对教育资金优先考虑,对教育人才优先引进,对教育困难优先解决,对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大力扶持和发展教育事业,并安排一名村委会委员专门负责本村的教育管理工作。随着教改步伐的加快,纳家户回民小学逐步普及了电化教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被定为杨和学区中心小学,使纳家户回民小学成为全县唯一一所与县城一小、二小参加统考的村级小学。学校先后有20多名学生被团县委、少年工作委员会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学校也先后荣获国家教育学会写字教学先进单位,自治区团委“双有双学”文明单位,银川市委、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单位,永宁县人民政府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改革开放以来,是纳家户回民小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自1997年接受“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2002年又接受“两基”复查,特别是2002年学校被自治区列入永宁县唯一一所“百所回民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后,相继建立了标准化教师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实现了办学条件标准化。2003年,学校被永宁县定为“家长示范学校”和“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少先大队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与“全区红旗大队”。

纳家户村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乡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委会重视文化建设,先后营建起许多文化设施。2000年后按自治区的“五个一”文化工程要求,全村有广场、公园、图书馆、村级文化培训中心、村民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先后实行了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村民们病有所医,昔日那种因病返贫、因病无钱医治致死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纳家户清真大寺,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距今已有485年的历史。这是一座传统的翠瓦飞檐、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寺院,突现中国内地清真寺大多融入华夏风格的特色。这座清真寺坐西朝东,呈长方形,由门楼、礼拜大殿、厢房、沐浴室组成,占地30多亩。院子被两株古槐树绿荫遮盖,环境幽雅。清真寺正门两边以金光大字书写的对联是:“遵主命活泼中显真性顺圣行精微处在无言”,门额上的横匾分别是:“圣迹永存”“原颜复新”“和平处”“幽雅处”。

1983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黑伯理题写了“纳家户清真寺”几个大字,制成匾额悬挂在礼拜大殿正门上方。大殿门廊自左至右挂有4块匾牌,其内容和题记人分别为:“清真无二”,宁夏护军使马福祥,民国二年秋月;“道本古初”,武卫后军统领董福祥,光绪二十三年春;“古教正宗”,陕甘总督杨遇春,道光五年夏;“清净光明”,下方小字为:“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建于大明嘉靖三年,圣迹永存。初建寺时开学阿訇阿比部,学董纳尤苏夫在焉。同治末年吾寺被清军所损。再修时开学阿訇白达乌德,学董纳牙三。此次修葺,国助巨资,越时四载乃成。仅此志言,开学阿訇耿长久,学董纳栋臣。全坊敬上,1985年7月。”除黑伯理题写的匾额外,其他四幅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现为复制品。

1988年1月,清真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景点,每年来此参观的达万人之多。

中华回乡文化园位于纳家户清真寺北侧,建筑宏伟,开阔气派,主体大门高38米,廊长206米。高大、伟岸、恢宏,给人以视觉冲击,即便是站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洁白的身躯,饱满的穹顶,绚丽的浮雕,缤纷的彩绘,精巧的结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使人心灵震撼。游客到了这里,会被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所吸引、所感染、所陶醉。主体大门占地3000余平方米,大团结广场占地1.7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余人。圣洁广场占地6400平方米,广场中央的醉心池,清澈明亮,醉人心扉,池中的喷泉可变幻出不同造型。整个园区展示伊斯兰建筑文化、礼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农耕与商贸文化主题,是极具吸引力的回乡特色王牌旅游景点。分为人口服务区、典型景观区、文化展示区、风情体验区、特色饮食区、民俗商贸区。2006年10月,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博物馆建成对游人开放,2008年11月,整个园区全部建成完工。有《参观回族博物馆》诗曰:走进回族博物馆,精神振奋细心观。珍奇展品堪瑰宝,精彩图书属罕篇。经典文明已百年,辉煌艺术愈千年。风俗习惯清真好,举世闻名万代传。

纳家户村民风淳厚,商贾文人、忠烈志士、各界英才世代辈出,不绝于书,为纳家户村的历史画卷增添了色彩。中华民国时期,纳长麒是全村第一位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举为银川市副市长、银川市市长、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代,纳家户村大学生层出不穷,纳金顶历任永宁县政协副主席,企业家纳洪福、闫晓平创建的紫荆花纸业、伊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享誉区内外。闫翠梅栽植果树、发展果园和奶牛养殖业,成为纳家户的创业女强人,荣获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和全国劳动模范,当选自治区七届人大代表。养鸡专业户马玉兰曾获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纳翠兰是永宁县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为集体开过18年拖拉机,1979年获永宁县“三八红旗手”称号。类似这样的养殖专业户、种粮大户、运输专业户、建筑工程队等等各种能人在纳家户村比比皆是。众多人物,为纳家户增辉添彩,使纳家户人励志奋进。

纳家户村具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纳家户村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开发了家乡的一方热土,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纳家户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负重拼搏、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取得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当前,纳家户村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教育勃兴、文艺繁荣、民族和睦、社会和谐,正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走在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上。纵观纳家户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五条基本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前30年,纳家户村人民搞土改、互助合作、从初级社走向高级社,进而转向人民公社,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阔步向前。后30年,纳家户村经济社会较之以前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由不温饱向温饱继而向小康水平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大胆创新,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来,纳家户村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排除一切干扰,抢抓机遇,创优环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促进了村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营造团结奋斗促发展的良好环境。纳家户村在30年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统筹处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通过发展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为改革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利益关系,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是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心一意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加强民族团结,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持续推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60年来,历届村党支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建设一支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

回首往昔催人奋进,展望未来前程光明。当前,纳家户村干部群众正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奋力突破、推进跨越式发展,愿纳家户的明天百业兴旺,人民富裕,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