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智慧叫低调
15748700000032

第32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面对人生道路的坎坎坷坷。艰难险阻,仰天长啸、奋然前行固然是一种人生壮烈的潇洒,但这种潇洒的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潇洒定后常是灰头土脸,让人感到虽有些洒脱却缺乏做人的深沉,远不如郑板桥笔下的“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宽”这种潇洒韵味浓烈。

三国时,曹操曾率80万大军南征,如果诸葛亮以三千疲惫之师愤然应敌,而不是让一步退守江夏,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当然,也不会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了。

汉朝贾谊,才冠古今,深受国君赏识,但他的治国方略,却受到众多旧臣的反对,很难付诸实现。他当时没有让一步,更不要说宽一分,而是不等条件成熟,更不顾客观条件和其他人的反应,结果被贬出京,终日郁郁寡欢。这时的他仍不醒悟,总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却不懂得退一步,最后使自己憔悴不堪。三十几岁便去世了,留下了报国无门身先死的千古遗恨。

在这两个故事里,诸葛亮和贾谊无疑都是有才华之人,都是当时屈指可数的能人之一,为什么这两个人却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呢?而且,当时的诸葛亮所处的环境比贾谊还要复杂得多,刘备一方当时处于劣势,诸葛亮却能辅佐他成就三足鼎立之势:而贾谊身处和平时期,却郁郁不得志,这是由于他们做人的方式有很大区别。

在生活中,做人懂得退一步,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但至少能避免害处。人做事最终是要讲效果的,在做事的时候,碰到一些意外的麻烦,甚至是有意的攻击,可以说是正常的。刻意追究这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往往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给自己带来伤害;而暂时的退步,问题却可能迎刃而解。美国总统林肯就有这样的体会。

林肯上学时不大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道理,甚至早年因出言尖刻不懂退让,差点儿与人决斗。而随着他的阅历逐渐丰富,他也日趋成熟,在非原则问题上总是避免和人发生冲突,他曾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其实,做人确实需要另外一种策略:有效地退让,随它在路上狂吠,你走路可能更快些。生活就是这样,该退则退,该让则让。

有人说“退一步的结果是牺牲小利益,获取大利益”,其实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宋代苏轼如是说:“刘邦之所以胜,项羽之所以败。在让与不让之间。项羽不能让,不懂得退一步,是以百战百胜而轻其锋;高祖让之,足以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想当初,项羽如果懂得退让之道,也不可能有其一败涂地的下常

俗话说:“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这里的饶人也就是退让的意思。很显然,这种退让并不是被迫的,而是有意识地退一步,让一分,以让自己获得机会,争取更大的发展。如若不懂退让,我们就会因为意外的摩擦而付出更多。两者比较一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应该说明的是,提倡退一步,让一步,并不是说什么事情都退让,什么时候都退让。“宰相肚里能撑船”,并不是说宰相脸上能撑船。退让的结果是牺牲小利益,获取大利益,才值得退让。退让也要有度,超过度是迁就,就变成了懦弱,那也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