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智慧叫低调
15748700000037

第37章 做人要懂得分寸

做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道永远的难题。而做人的成熟与否,更是衡量一个人做事的尺度。成熟的人一定是懂得分寸、知道凡事要有度的人。这样的人懂得圆通,懂得衡量自己的实力,知道过哪座桥脱哪只鞋,了解什么时机该做什么事。

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人。他足智多谋、身经百战,又精通外交,善于处理各种关系,非常为越王所器重。他助越王灭掉吴国后,被尊为上将军。范蠡感到自己的名声太大,他又深知越王的为人,同患难,未必能同富贵,便决定离开越国。

范蠡来到齐国后便更名改姓,自称“邸夷子皮”,在海边一边耕种一边做生意,很快就聚集了许多财产,成了一位大富翁。

他到齐国后,马上给自己同朝为官的老朋友文种写了一封信,信里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的脖子生得很长,嘴似鸟喙一样尖。我看你不可在他身边久留,还是早早地离开为好!”

文种觉得还是老朋友说得对,于是便称病不上朝。而此刻的越王也觉得,越国霸业已成,留着文种已没什么用,还对自己构成威胁,就假装探望文种的病情,对他说:“你的七条计谋,我只用了三条就灭掉了吴国,还有四条计谋你打算在什么地方用呢?”

文种说:“我不知它们能用在哪里。”

越王勾践说:“那你就到地下去问问夫差吧,看他愿不愿用你的计谋。”说完就给了文种一把剑,命他自刎。

范蠡做人聪明,历史上都有记载。他做人当然非常成熟,绝不单纯地以为自己是功臣就可以安居天下。他料事如神,摸透了越王的脾气,熟知越王的秉性,所以能及早抽身退步。到齐国后,还能提醒自己的朋友,只可惜晚了一步。

范蠡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其做人有分寸,懂得适时收敛自己,懂得做人之道,最终保全了自己。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就该这样。千万不可单纯地看待别人。只有成熟地做人,才能认真地分析时势,能够看到危险的局势,并能根据周围局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规划,即使你是做出了成绩的大功臣,但当身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如果还沉浸其中,用自己过去的功劳做筹码,肯定是要失败的。

做人要有分寸,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自己本身具有的东西也要适当地加以调整。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懂得掌握好分寸才能让自己更好地发展。如果你不适时地变通自己、调整自己,那么终有一天你会被环境和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