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智慧叫低调
15748700000049

第49章 不揭人疮疤

没有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如果你拿这些不光彩的问题来做文章,则如同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无论是谁都不能忍受。俗话说得好:“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而这不揭短、不打脸就是给别人、给自己都留下了退路。

《韩非子》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鳞则几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龙在温驯的时候,你可以骑在它的背上,但若是你摸它咽喉下直径一尺左右逆生的鳞,它必定会吃掉你。人也一样,龙的逆鳞,就像是一人的短处,如果你抓住这个加以苛责,必然会遭到他人的怨恨。

生活中确实如此,如果你令对方感到无地自容,此刻,你却要小心了,因为你已经很严重地伤害了对方。因此。即使应该指责对方时,也要给别人留点面子。

贺敦是北周名将,曾立有大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公心怀不满,便出恶言攻击他人,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令自杀,临死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因舌而死,你一定要记住1接着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来,以示告诫。

贺若弼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遇事三缄其口,绝不说他人坏话。可随着他在隋朝功劳日多,权力渐大,父亲的告诫便忘在一边了。

有一次,皇太子杨广同他谈起朝中几位杰出将领,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个人都是良将,他们的品质如何?”

贺若弼毫无顾忌口出恶言:“杨素是员猛将,但没有谋略;韩擒虎是员战将,但不会带兵;史万岁是员骑将,别的本领平常。”这话后来传到这几人耳里,几员大将当然会将其看为敌人。他这番恶言不仅得罪了几员大将,就连杨广也对他起了戒心,后来杨广当了皇帝后,对他便十分疏远。

因为贺若弼对朝中同朝为官的人总是恶语相向,被降职使用。他不但不接受教育,反而更是以贬人为乐。隋文帝斥责他道:“我用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在下面散布说这两个人只配吃干饭,这是什么意思?因为你有大功,我一而再地原谅你,你的嘴里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可这话对他还是没有一点作用。

在隋文帝平定江南的战役将要开始时,他便对人说:“江南倒是不难平,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出现‘飞鸟劲良弓藏’的事呢?”

后来在隋炀帝杨广南巡时,设置了一个可坐千人的大帐招待少数民族首领。这事其实和贺若弼没有任何关系,他又在私下里说皇帝太奢侈,后被人告发,他被处以死刑,重蹈了父亲的覆辙。

在待人处世中,场面话谁都能说,但并不一定谁都会说,或许一不小心就踏进了言语的“恶声”,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痛处,犯了对方的忌,对听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说“君子之交绝不出恶声”,尽量不要说他人的坏话,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做人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做文章。这样无异于自掘坟墓,试想,谁会愿意与伤害自己的人相处呢?

在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以严密的语言抓到事情的本质说话固然很好,但要注意此中要给他人留面子,千万不要一时兴起,驳得他人体无完肤。因为只要略思考就可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很愚蠢的,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甚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破坏本来融洽的关系,而且终究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受到对方的攻击。当我们和他人发生摩擦时,首先要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在顾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下,陈述自己的意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才是做人的聪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