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智慧叫低调
15748700000088

第88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甘拜下风,以致大打出手,造成很坏的后果,不好收拾。事后静下心来想想,当时若能忍让三分,自会风平浪静,相安无事,小事化无。事实上,有理的人越是表现得谦让,越能显示出他胸襟坦荡,富有修养,反而更能让他人钦佩。

我国汉朝时有一位叫刘宽的人,为人宽厚仁慈。他在南阳当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做错了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表示羞辱,此举深得人心。

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属下集体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装作不小心的样子把肉汤泼在他的官服上。要是一般的人,必定会把婢女责打一顿,即使不如此,至少也要怒斥一番。而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有没有烫着你的手?”由此足见刘宽为人宽容之度量确实超乎一般人。

还有一次,有人曾经错认了他驾车的牛,硬说为刘宽驾车的牛是他的。这事要是换了别人,不将那人拿到官府去治罪,也要狠揍他一顿不可,可刘宽什么也没说,叫车夫把牛解下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后来,那人找到自己的牛,便把那牛还给刘宽,并向他赔礼道歉,而刘宽非但没责备那人,反而好言安慰了他一番。

这就是有理让三分的做法。刘宽的度量可谓不小,他感化了人心,也赢得了人心。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在生活中,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显示出自己比他人有容人的雅量呢?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偶有过失,因此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但是,人们对待自己的过错往往不如看待他人的那样严重。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犯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而对于他人的过错造成的原因却不甚知晓,因此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而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家的过错上。即使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错误,也总觉得是可以宽恕的。可见,无论我们自己是好是坏,我们总是能够容忍自己。

然而,轮到我们评判他人的时候,情形就不一样了。我们用另外一副眼光百般挑剔地去发现他们的不对。例如:假使我们发现他人说谎,我们将会严厉地谴责对方的不诚实,可是谁又敢于保证自己从来都没说过一次谎?

有些人一旦陷入争斗的漩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不仅是为了面子,有时也是为了利益,因此一旦自己得了“理”,便不肯饶人,非逼得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也同时埋下了下次争斗的种子。因为这对“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伺机“讨”还。

在这种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刘宽那样,即使自己有理也让别人三分呢?其实,有些时候给他人留下台阶,也是为自己以后留下了一条后路。

的确,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为对事物的理解不一,个性、爱好、脾气、要求不同,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一位哲人的话:“航行中有一条规律可循,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其实,在生活中也应遵循这条规律。

因此,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相反,那些对人吹毛求疵,没完没了地又批评又说教的人,是不会拥有亲密的朋友的,也不会受到更多人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