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15751900000040

第40章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译文

强大者要慑服弱小者,要示警以诱导他就范。强硬手段适中则会得到响应,采取合理的策略,自然会有人顺服。“按语”

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按语译文”

统率不服从命令的军队去对敌作战,即使你调遣它,它仍然违抗命令;这时你用金钱收买它,它反而会更加狐疑。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故意制造事端,惩罚某人发生的过错,借以暗示不服命令的人。警告它,从另一个角度制服它,这就是杀一儆百,树立权威,也是调兵遣将的方法。

“计语出处”

此计语见于《红楼梦》第十六回,“凤姐道:‘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语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计语详解”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就是运用此计。他先攻下弱小的宋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见齐鲁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的损失就使鲁、宋两国臣服。

另外,作为部队的指挥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否则,指挥不灵,令出不行,士兵一盘散沙,怎能打仗!所以,历代名将都特别注意军纪严明。管理部队,刚柔相济,关心和爱护士兵,但决不能有令不从,有禁不止。所以,有时采用“杀鸡儆猴”的方法,抓住个别坏典型,从严处理,就可以震慑全军将士。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禳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禳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禳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容到达营门。禳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无所谓,只说什么亲戚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我总得应酬应酬吧?所以来得迟了。禳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负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小家,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以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禳苴的话,不以为然。禳苴当着全军将士,命令叫来军法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禳苴即命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部下连忙飞马进宫,向齐景公报告情况,请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没有赶到之前,禳苴即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敢杀违犯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还再敢不遵将令。这时,景公派来的使臣飞马闯入军营,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庄贾。禳苴沉着地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见来使骄狂,便又叫来军法官,问道:“乱在军营跑马,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来使吓得面如土色。禳苴不慌不忙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于是下令杀了他的随从和三驾车的左马,砍断马车左边的木柱。然后让倒霉的使者回去报告。禳苴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胜仗。“范例解析:原子弹的制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委托,约见了罗斯福,要求美国重视对原子弹的研究,抢在纳粹德国的前面制造出原子弹,以在未来的战争中使盟国取得主动。不料罗斯福对此毫无兴趣,因为当时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很不景气,政府无力投巨资来支持这项无法预知结果的研究项目。

尽管罗斯福很生硬地拒绝了萨克斯,但萨克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当罗斯福为自己粗暴的态度而向萨克斯致歉并邀请他共进晚餐时,萨克斯认为机会来了!罗斯福不许萨克斯在餐桌上谈物理学和原子弹,他便饶有兴趣地谈起了历史:当年拿破仑在陆战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海战却屡屡受挫。一位美国人向拿破仑建议把法国战舰的桅杆砍断,安装上蒸汽机,将船板换成钢板,说这样可保证海战胜利,顺利占领英国。可拿破仑认为无帆之船何以能行驶?钢板结构的船不沉没才是怪事。于是他把这个美国人富尔顿当作疯子赶走了。这件事令许多历史学家抱憾不已,他们认为拿破仑如若采纳了富尔顿的建议,欧洲的历史或许要重写。

萨克斯若无其事地讲完了故事,而罗斯福却越听脸色越严肃,最后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这不由使萨克斯也紧张起来,他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突然,罗斯福微笑着对萨克斯说:“你赢了,马上组织研制原子弹!”萨克斯受宠若惊,他没有想到罗斯福转变得如此之快。萨克斯双手紧握总统的手说:“您的英明决策,将使盟国赢得最后的胜利!”“智谋小结”

拿破仑的无知使他陷入了失败。萨克斯正是用这个反面例子来触动罗斯福,拒绝先进的科学技术,便有可能失去历史的契机。作为总统,罗斯福何尝不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又何尝不知道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美利坚合众国意味着什么?拿破仑把富尔顿当作疯子,事实上,他才是最愚蠢的人。罗斯福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萨克斯用最恰当的方法,在最恰当的时刻说服了罗斯福。“兵法妙用”凯瑟琳——最新鲜的食品

圆厨房里闯出来的美国面包大王凯瑟琳·克拉克,标榜她自己的面包是“最新鲜的食品”。为了取信于消费者,她在包装上特别注明了面包的烘制日期,保证绝不卖存放超过3天的面包。

起初,这规定给她带来巨大的麻烦。因为一种新产品上市,销路不可能马上好起来。存货一多,要严格执行“不超过3天”的规定就相当困难了。尤其是各经销店大都怕麻烦,虽然过期面包凯瑟琳回收,但他们不愿天天检查,换来调去,而宁愿把过期的面包留在店里卖。

许多人还抱怨凯瑟琳未免太认真,一个面包放3天也坏不了,为什么非要3天换一次不可?

然而,凯瑟琳还是一如既往,严格要求自己的职工,保证面包的新鲜度。

一年秋天,一场大洪水导致了面包的紧缺,凯瑟琳公司的外勤人员由于没有接到特别的指示,照常按循环表出外到各经销店送刚烘制出来的新鲜面包和回收超过期限的面包。

一天,运货员在几家偏僻商店加收了一批过期面包,返程途中,停在人口稠密区的一家经销店前,立刻被一群抢购面包者围住了,提出要购买车上的面包。

运货员解释面包是过期的,不能卖给大家,反而被误解为想囤积居奇。人越围越多,几个记者也加入其中。

运货员被逼得无奈,只得解释到:“各位女士、先生,请相信我,我决不是想囤货投机而不肯卖,实在是我们规定得太严了,车上面包全是过期的,如果她知道了我把过了期的面包卖给顾客,我就会被开除,因此请你们原谅。”

由于大家迫切需要面包,这车面包最后还是在双方的“默契”下,很快被“强买”一空。但这位运货员也受到凯瑟琳的严厉指责。

事实上,凯瑟琳指责运货员违反规定,卖过期面包给顾客,实际上是“骂”其他面包商的面包不新鲜。这就是巧使“指桑骂槐”妙计,树立起自己面包最新鲜的良好印象。对经常上当受骗的消费者来说,自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正因为这一点,凯瑟琳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功夫,就把一个家庭式的小面包店完全变为现代化大企业,每年的营业额从2万多美元猛增到400万美元,跻身于世界经济强人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