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孙子兵法
15752500000015

第15章 烛之武退秦师

公元前630年,晋国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之后,已在诸 侯中赢得了霸主地位。这一年,晋文公因郑国在城濮之战中曾加盟楚国、出兵参战与他为敌,加之他在流亡时期经过郑国而没受到郑君的礼遇,于是极为恼怒,联合了秦穆公进攻郑国。

郑国是一个小国,在秦、晋两个大国军队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郑国国君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文官武将们一致认为,以郑国的实力,是不足以抵抗秦、晋两国军队的联合进攻的,最好的办法是派出使者,从秦、晋二国的关系上做文章,晓之以利弊,说服秦国退兵。这样,晋国便孤掌难鸣,极有可能会停止对郑国的进攻。

郑文公采纳了这一退兵方略,决定派富有外交经验、善于辞令的大臣烛之武前去说服秦国退兵。

当时,秦国军队驻扎在城东,晋军驻扎在城西。当夜,郑国守城官兵用绳子系在烛之武的腰上,将他送下城。烛之武出城后,直奔秦军营前,要求见秦穆公。穆公手下的人将他带到秦穆公跟前。

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便开门见山地对秦穆公说:“秦、晋二国的军队包围了郑国,郑国即将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好处的话,我就不用来见您了。”接着,烛之武从晋、秦、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灭郑对秦、晋之利弊。他说:“您知道,我们郑国在东,秦国在西,中间隔着晋国。

郑国灭亡以后,秦国能越过晋国的国土来占领郑国吗?我们的疆土将只能被晋国占领。秦晋两国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

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它的实力就会比现在更强大,而贵国的势力也将相应地减弱。您现在帮助晋国强大起来,对贵国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将来只会反受其害。

况且,晋国的言而无信您难道忘了吗?当年晋惠公逃到梁国,请求您的帮助,答应在事成之后以黄河以外的五座城作为酬谢。

于是您帮助他回国做了国君,晋惠公回国后不仅赖掉了这些许诺,而且修筑城墙准备与秦对抗。

现在晋国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根本不会有满足的时候。

他们今天灭了郑国,往东面扩大了自己的疆土,难保明天不会向西边的秦国扩张。

您如果肯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将与秦国交好。今后,贵国使者经过郑国的时候,我们一定尽主人之道,好好招待贵宾。这对你们有何危害呢?”

烛之武的一番话,讲得有理有据,利害分明,使秦穆公意识到灭郑确实是于己无利的。于是秦穆公答应立即撤兵,并且和郑国订立了盟约。

秦国军队悄悄地班师回国了,还留下了杞子等三位将军带领两千秦兵,帮助郑国守城。

晋文公见秦穆公不辞而别,非常气愤,怎奈孤掌难鸣,于是也偃旗息鼓、撤军回国了。

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孙子提出夺取胜利的两种策略,一种是不战而胜的策略,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种是靠兵刃获胜的战略,即通过交战夺取胜利。

“烛之武退秦师”即不战而胜的战例。烛之武之所以能顺利说服秦穆公退兵,关键在于抓住了灭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

烛之武通过分析,让秦国看到了灭郑于秦不仅无利,而且有害;同时,烛之武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指出晋国言而无信、谋求霸权、贪得无厌,是不可与之共事的,从而破坏了秦、晋的联盟。烛之武在论说灭郑之害时,始终从秦国立场出发,处处为秦设想,以事实为依据,把秦、晋联合灭郑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使秦穆公撤兵回国。

由于郑国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成功地实施了“伐交”策略,因而取得了使秦、晋两国不战自退的效果,解除了灭国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