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战争故事
15754300000024

第24章 弓箭大战与贞德抗英

在中世纪的历史上,英、法两国关系非常密切,但也时常发生冲突。自11世纪下半期诺曼底公爵威廉趁英吉利王国内讧渡海进攻打败英国,完成诺曼底征服后,历代英王通过婚姻和继承关系在法国拥有大量领地。到12世纪中期,威廉的后裔不仅占领了英吉利海峡,而且以法王封臣的身份,在法国占有了比法兰西王室多六倍的领土。法王为了取得法兰西的统一,时常同英国发生武装冲突。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继位,称腓力六世。这时,英吉利的国王爱德华三世说自己是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开始与腓力六世争夺法国国王的继承权。

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于5月24日宣布把英属领地基恩收归法国,引起战争爆发。这场战争除了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法境内富饶的佛兰德和阿基坦地区。

战争开始阶段,双方主要争夺佛兰德和基恩,军事进程都很缓慢,到1340年,英国海军在斯勒伊斯海战中重创法海军,获得了海上优势。六年后,英国陆军又出现在法兰西土地上,法王腓力六世发誓要一雪前耻,打败英国!

1346年8月26日,爱德华三世率军北渡塞纳河和索姆河后在阿布维尔以北的克雷西村附近与腓力六世率领的大军相遇了。

当天傍晚,腓力六世得到前哨部队已发现英军的报告,立即传令各部队马上停止行军,原地待命,但不知什么原因,最前面的部队停下了,后面的部队还在继续前进,这样,前面的部队也不知道是自己听错了命令,还是又有了新的命令,只得又向前进。于是,队伍完全乱了,国王和将军们尽管很着急,一个劲地组织协调,但还是没能控制住。结果,法军完全暴露在英军面前。

指挥英军的英王太子见法军接近,从容不迫地排好了阵势:约1万人分三个作战集团成两线配置:一线2个集团,二线1个集团。弓箭手排成方阵,重骑兵列在战线底层;第二线的兵力整齐地展开翼形,随时准备应战。

腓力六世求战心切,不顾自己队伍混乱,对他的将军们说:

“命令弓箭手们向上冲,立即开始战斗!”

法王统率的部队有3万多人,其中有弓箭手1万多名,这些弓箭手都是从热那亚招募来的雇佣兵,每人每分钟能发射4支飞箭。这些弓箭手经过长途行军,已经非常劳累,但在腓力六世的严令威逼下,他们集中起来开始进攻了!

一开始,法军弓箭手们又跳又叫,肆意辱骂英军,企图挑逗英军出战,但英军丝毫不为所动,继续保持原有阵势。法军以为英军怯战,在大声叫喊的同时向英军缓步前进。当接近英军时,法军弓箭手拉起弓猛烈地发射,但是,由于阳光正对着法军,所以大都未能命中目标。

就在这时,英王太子一声号令,英军的弓箭手们前进几步,开始射箭。

这些箭连珠似的射到法军弓箭手的头上和胸部,吓得法军狼狈后退。原来,英军的弓箭手虽然也是雇佣兵,但都是从本国招募来的,他们能用很重的弓,把箭准确射中350步远的目标,而且发射速度远比热那亚人的快,每分钟能射出15支,加上英军所处位置好,阳光正好从英军的背后照到法军身上,因而在这场弓箭大战中占了上风。

法王见状,立即命令重骑兵向英军发起冲击,但均被英军长弓箭兵击退。英军见法军阵势大乱,继续不停地把利箭发射到法军的重骑兵中去。接着,英军的骑兵和步兵又冲进法军队伍,大肆砍杀法军。

腓力六世见势不妙,带领残兵仓皇逃走。

在这场战斗中,法王盟友波希米亚国王和10余名公爵、伯爵及1500余名骑士被杀,士兵死伤近万人,而英军伤亡轻微。这就是英法百年战争初期著名的战役——克雷西之战。

1347年8月,英军占领战略重镇加来。不久,黑死病(流行性鼠疫)横扫欧洲,双方休战了近10年。

1355年爱德华三世复入法国,击败法军。对英战争的失败引起法国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了巴黎市民起义和扎克起义。1360年10月24日,英法签订《布勒丁尼条约》,法国承认英国对加来和西南地区大片领土的占领,并同意交纳300万金克郎以赎回在普瓦捷之战中被英军俘获的法王,爱德华三世则放弃对法国王位和诺曼底的要求。

但是,法国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法王查理五世继位后,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改编军队,重建海军,加强陆军,招募大量步兵,训练弓箭手和炮手,加强城防设施。然后法国采取突袭和游击战术,在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8—1396年),差不多收复了全部失地。可是好景不长,法王查理五世死后,继承王位的查理六世患有精神病,不能治理国家。于是,以奥尔良公爵和勃艮第公爵为首的两个封建主集团争夺政权,相互混战,失败的勃民第派竟公开与英国勾结。英王亨利五世乘机于1415年8月,率领6万大军进攻法国。

10月25日,英军在阿让库尔与法军交战。法军在狭小的战场上不能发挥兵力优势,又遭英军弓箭大量杀伤。1420年,英军征服诺曼底,进逼巴黎。5月21日,法国被迫接受《特鲁瓦条约》,失去北部半壁河山,承认亨利五世为法国王位继承人。法国王子查理率领一部分军队退守南方,从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1422年,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先后猝死,英王室宣布未满周岁的亨利六世兼领法国国王。争夺王位斗争的加剧,英占区居民被迫忍受着沉重的赋税,处境十分困难,于是,以农民和城市贫民为主的游击队在英占区不断打击英军。从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1428年,英军向法国南部进军,围攻通往南方的要地奥尔良城。这里一旦失守,法国南方就有全部沦陷的危险。法国人民纷纷行动起来,用各种方式打击英国侵略者,连妇女也参加了抗英斗争的行列。

此时,法国年轻的王子查理听到奥尔良被围,惊慌失措,带领一批大臣逃到了一个偏僻的乡村。1429年4月的一天,卫士向查理王子报告说,有一位姑娘求见,说是为解救奥尔良之围献计献策。

查理心情烦躁,根本不相信一位柔弱女子能有何良策。他冷笑说:“这真是笑话!不过,让她进来,看看她有什么馊主意!”

不一会儿,一身农妇打扮的妇女进来了。查理漫不经心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贞德。”

“听说你能解救奥尔良,说说看,有什么高招?”

“是的,我们完全能够解奥尔良之围。”

查理问:“那凭什么呢?”

“凭我们的游击队和广大人民。只要王子授权予我,让我统领大军,与游击队和广大人民一道,就一定能解奥尔良之围。”

这位毛遂自荐、主动请战的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在她的童年时代,法国半壁河山已沦于英军铁蹄之下,她亲眼看见了英国侵略者蹂躏自己家乡的暴行。

15岁那年,她参加了游击队,在战斗中逐步锻炼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她听说奥尔良被围,出于一种强烈的爱国心,连夜赶来求见王子,要求让她带兵解围。

查理王子听她一席话,才想到人民的爱国力量可以利用,便同意了贞德的作战计划,并交给她一支部队。就这样,不满20岁的贞德当上了解救奥尔良的前锋军队指挥官。

为了作战方便,贞德扮成男装,身披盔甲,腰悬宝剑,跨上战马,率领6000人的军队,向奥尔良进军。一路上,许多农民和城市贫民拿着大刀、长矛,参加了她们的队伍。不久,部队接近了奥尔良城。

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起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引导下冲进奥尔良城。在贞德的带领下,法军浴血奋战,终于打败英军,夺回了奥尔良。当贞德带领部队雄纠纠地开进城内时,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奥尔良城都沸腾起来了。

从此,贞德的名字传遍法国各地,大家都称赞她为“奥尔良女儿”。奥尔良战役,扭转了法国在整个英法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

这次战役后,贞德积极支持查理王子正式继承法国王位,以便进一步团结抗英力量。查理王子7月继位(称查理七世)后,贞德建议他立即向巴黎进军,迅速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

此时,查理一方面希望收复国土,另一方面又害怕以贞德为代表的人民斗争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因而试图收买贞德。

贞德态度坚决,执意要向巴黎进军。在这种情况下,查理七世表面上同意贞德的建议,实际上却不予支持。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贞德于当年8月向巴黎进军。几天后,相继收复失地,进抵巴黎城下,但由于孤军作战,久攻不克,贞德又在战斗中负伤,因而不得不退居离巴黎不远的康边城。

1430年春,贞德的军队在康边城附近与英军展开激战,当她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早就不满意这位“农民丫头”影响扩大的封建主们把她关在城外。贞德和护卫她的士兵奋力抗击,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英军的帮凶——法国封建主集团勃艮第派的军队俘虏。

6个月后,英国以4万法郎的高价,将贞德从勃艮第手中买来,贞德被俘后,始终坚贞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

1431年5月30日,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法国卢昂城的广场上被活活烧死。年轻的女英雄贞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贞德大义凛然的英雄行为,激励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各地人民纷纷自动武装起来,投入抗英斗争。1436年,法军收复巴黎,接着不断收复失地。

1453年,除了加来一个城市外,英军被全部逐出法兰西,英法百年战争终于以法国胜利而告终。从此,法国开始出现统一和稳定的局面。

英法百年战争,从1337年至1453年,持续了116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同时也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此后民族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战争中,英国使用的雇佣军是以自耕农为主体的新型步兵,作战能力强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表明新型步兵的崛起和骑士重骑兵的进一步衰落,这促使法国第一次建立了常备雇佣军。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一同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得到了提高。战争后期,法军常备军代表着军队训练和装备的进步,其火器的发展和运用预示着作战方法的重大变化。火器在当时虽还抵不上弓和驽,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作战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