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黄粉虫
15756100000009

第9章 环境与防疫

(第一节)环境要求

环境条件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具有重大的影响表,其中温度作用最大。所以,将黄粉虫控制在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温度范围内,是实现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高产、稳产的有利保证。

黄粉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宽,但最佳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为25~32℃,致死高温为36℃。黄粉虫对湿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宽,最适相对湿度成虫、卵为55%~75%,幼虫、蛹为65%~75%。黄粉虫具负趋光性,怕光而趋暗。

黄粉虫饲养车间的温度保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相应措施,房舍饲养,可以用煤炉、电炉、空调加热;大棚养殖可以利用火道、暖风加热。冬季越冬的生产饲养间,用塑料布严封四周墙壁和窗孔,应该集中、缩小养殖空间,或者在大房间中间隔成面积较小的房间便于加温并降低增温成本。

(第二节)防疫措施

黄粉虫同任何其他生物一样,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虫及其他有攻击性的动物危害,尤其在人工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更应该切实做好防疫工作。

一、软腐病及其防治

此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山东省出现于7~9月份。发病后幼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粪便稀清,最后变黑而死亡,死亡虫体初黑软,且散发恶臭气味,后变干瘪、僵硬。

【病因】主要是室内空气潮湿,饲料含水量过大,放养密度过大以及在幼虫虫粪清理及各虫态分离过程中造成虫体受伤,未及时清理病伤虫体。

【防治措施】发现软虫体要及时清除,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停放青料,清理残食,调节室内湿度。将025克氯霉素或金霉素与麦麸250克混合均匀投喂。

二、干枯病及其防治

虫体患病后,由体节部位干枯发展到全身干枯而死亡。

【病因】空气过于干燥,饲料过干。

【防治措施】在空气干燥季节,及时投喂青料,在地面上洒水,设水盆降温。

三、螨害及其防治

螨类对黄粉虫危害很大,造成虫体瘦弱,生长迟缓,孵化率低,繁殖力减弱。

【病因】饲料湿度过大,气温过高,食物带螨。一般发生于7~9月份。

【防治措施】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夏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食物带螨。饲料要密封储存,料糠、麦麸最好消毒,晾干以后再饲喂。特别在湿度过大的夏季雨天,所投青料必须干爽,不能过湿,及时清除残食,保持虫箱清洁,并使用强氯精200倍液消毒、在阳光下暴晒10分钟。药剂防治要慎重,一般使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 000倍液喷洒墙角、饲用箱和饲料,杀灭效果达80%~90%。

其他虫害主要是米象、米蛾的幼虫,同黄粉虫争食饲料,形成糠团。及时发现剔除。还要注意饲养室内严防蚂蚁、苍蝇、蟑螂、老鼠、壁虎,室内严禁放置农药,严禁在饲料中积水或于饲养盘中见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