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泥鳅
15756400000001

第1章 泥鳅养殖概述

泥鳅,俗称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的美味佳肴。泥鳅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又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医用、保健食品。泥鳅在我国分布较广,自然产量较大;最近几年,人工养殖的产量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是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历史上每年我国都有相当数量的泥鳅出口。

泥鳅养殖在国外的历史较长,尤以日本较早,已有近 70 多年的历史。早在 1944 年,日本川村智次郎先生即采用脑下垂体制荷尔蒙激素注射液,应用在泥鳅的人工采卵,为养殖生产提供大批苗种开辟了新途径。而后,泥鳅的全人工养殖、规模养殖以及泥鳅优良品种的选育等逐步发展,迄今泥鳅养殖已成为日本很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业。在朝鲜、俄罗斯和印度等地亦有泥鳅养殖。

在我国,泥鳅以往多产于天然水域中,仅靠其自繁自育自长,产量增长率很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量增加,泥鳅的自然产量逐步下降,既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更不能满足国外市场需要。所以,近年来,我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的外贸及水产部门,在捕捞野生鳅蓄养出口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人工饲养。人们利用天然的或人工修建的坑、塘、沟、池等小水体,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开展了泥鳅人工繁殖和养殖的生产试验,大都获得成功;另外,全国许多科研院校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泥鳅的大规模人工繁殖培育苗种的试验研究和其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在泥鳅的优良品种选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及经验。这些研究成果再与养殖者的经验相结合投入生产,使泥鳅获得较高的养殖产量。近几年,其产量不断上升,初步形成供销两旺的大好局面。

在我国台湾省农村养鳅很多,主要是因近年来鸡养殖的兴盛。那儿的人们普遍认为泥鳅是鸡最佳饲料之一。尤其在夏天,在鸡饲料中加泥鳅作配方,可防止鸡消瘦现象。同时,鸡粪又是泥鳅的好饲料。所以,养殖者利用鸡粪作肥料,在稻田中养殖泥鳅育了稻,养了鳅。大泥鳅上市,较小的泥鳅还可肥鸡,经济效益较高。

泥鳅生命力很强,对环境适应性高,其食料荤素粗杂易得,养殖占地面积少,用水量不大,易于饲养,便于运输,而且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每公顷水面产量可高达 15 万千克左右;加上泥鳅市场需求看好,近几年,仅武汉、广州两地,每年市场需求量就在 1 400 吨以上,售价为每千克 16~24 元; 泥鳅,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日本、港澳等地,并享有较高的声誉。因为泥鳅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均较高,国内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多。每年销往日本等国的泥鳅达 4 000 吨以上。在水产养殖业中以泥鳅作为养殖对象是较安全而又有利可图的。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淡水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所以,可利用各种浅水水体,如稻田、洼地、坑塘等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发展泥鳅养殖业,当然有条件可发展规模养殖。可以预料,泥鳅养殖业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中,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副业中能得到有力的发展,有很好的前景。

泥鳅生命力极强,除鳃呼吸外,肠管也能辅助呼吸,水中缺氧时,可立即跃出水面呼吸。泥鳅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地各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泥鳅食性较杂、繁殖快、投资少、收入大、见效快、风险小。我国淡水资源遍布各地,利用一切水域人工养殖泥鳅是一项颇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水产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