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15757500000003

第3章 理论指导(1)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来龙去脉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入党时的庄严宣誓。建党80多年来,千百万优秀的共产党员履行了自己对党的承诺,然而也有人开始淡忘、甚至违背了党旗下曾经的誓言。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的80多年时间里,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坚苦卓绝的努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展现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伟大力量。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进程,其任务之艰巨,目标之伟大,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更加艰难曲折的长征。面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简称“保先教育”)。

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保先教育”活动,是基于什么重要背景?这次“保先教育”和以往的思想整风有什么不同?又将收到什么样的成效呢?这些都是党内外人士颇为关心的问题。

一、“保先教育”的台前幕后:源于30万党员大调查事实上,这次“保先教育”活动早在十六大前就已开始酝酿。早在2000年,中央组织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组织了全国30万名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在调研中发现,在部分党员和地区中存在理想信念动摇、领导干部腐败、基层组织涣散等问题。

在四川省党员调查中,共发出各类调查问卷近十万份,涉及该省14个市(州)、23个厅局、56个县和众多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务的市(州)、县(处)级或党员干部,也包括一些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并不感兴趣,却把心思花在上级领导身上。“上面说的,做错了也对;下面干的,做对了也有错”。有的干部甚至认为,现在形势变化很快,跟不跟形势不要紧,跟紧领导最重要。调查数据表明:有33.3%的人认为自己所接触的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把主要精力花在应酬上,有34.36%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天在研究上级领导近来关心什么。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党政干部忽视思想理论素养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12030份问卷调查显示,县处级和市厅级干部中分别有19%和13%的党政干部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建设小康之家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自2003年6月中央决定开展针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巡视工作以来,至2004年年底,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省、市(区)完成巡视。时任中组部巡视组组长的任克礼说:“我们在巡视中发现:有些干部看到了基层问题却极力回避,更不去涉及;实在躲不过的话就去应付,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到新闻媒体曝光了,中央领导也批示了,地方才不惜一切代价出面处理,造成很被动的局面。”

以上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表明,为了唤醒共产党员的本色,对全党进行一次“保先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十六大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在党内开展一次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建议。之所以要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决定开展“保先教育”,是考虑到,希望通过对成千上万名党员的教育,让党员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曾多次以受教育者身份或其他方式亲身经历了中共历史上的整风整党以及其他名义的集中教育工作。他说,回顾党的历史,以往的思想整顿、组织整顿,多和政治运动、工作任务结合起来进行,而这是第一次将党内教育提高到执政使命的高度。

落实执政使命,不是简单的话。这次保先教育明确提出了四大目标: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这意味着,在此项活动中,不仅要解决党员、党组织问题,还要促进群众问题的解决。

二、一次“务实、为民”的党内教育对于这次教育活动,中央除了在端正态度上提出了要求外,特别提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等部署。务求实效,是这次活动成败与否的根本指导方针;务求实效,也是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者创新能力的最好检验。

任克礼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强对干部的党性教育,特别是在全国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每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向组织反映真实情况,尽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广泛联系群众,把问题了解透彻。”

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之所以深得人心,是因为它不但务实,并且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中央也强调,“保先教育”要深入群众。一要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不了,要向群众说明。二要建立群众监督评判的制度。这次教育从一开始,每个步骤都要通过适当的、可行的方式,引进党外群众监督和评议,如选群众代表等。活动结束要验收。保先教育结束后群众监督制度将成为长效机制,不因活动的结束而取消。

三、“保先”试点率先鸣哨2003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了保先教育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以贺国强为组长,夏赞忠、李景田、雒树刚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中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中央确定的试点工作方针和原则,中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同试点地区、部门的党组织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完成了保先教育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始时分为党政机关、农村、城市基层和综合试点4种类型,在17个单位进行。

其中,党政机关试点工作在中央统战部机关、交通部机关、四川省直机关、福建省漳州市直机关、吉林省吉林市直机关及所属县(市、区)直机关开展;农村试点工作在江苏省常州市、湖南省常德市、甘肃省天水市开展;城市基层试点工作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广东省东莞市、河南省漯河市、天津市南开区、铁道部济南铁路局济南铁路分局、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综合试点在山东省泰安市开展。

试点工作开始不久,又增加了垂直管理部门这一类型,在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漯河市分行、天津市南开区新技术产业园区支行进行试点。19个试点单位涉及12个省市、7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共有5.2万个基层党组织、103.5万名党员。

据悉,此次“保先教育”活动由中央组织部牵头,中央纪委、国资委等国家机关都抽调干部,而中央级“保先教育”办公室在2004年10月1日前后已经成立,地方也相继成立机构。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保先教育”的时间为期一年半,于2006年十七大前结束。中央要求,“要覆盖到全党所有的基层组织,力争使每一个党员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这意味着党的超过300万个基层组织,6800万党员都要参加。可想而知,教育深度是空前的。本次教育活动的程序安排为先对干部进行教育,然后在全党展开。党中央提出,要“以四中全会决议的学习贯彻为契机,以县和县以上的各级领导机关(含企业、事业的总部),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着力点”。活动将分几批进行,目的是把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落到各项工作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广大党员模范行动来体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比起理论,先进人物的鲜活范例最真实,也最有说服力。通过对先进人物的学习,党员们认识到,实践离不开扎实的工作和艰苦的磨练。领导干部若想搞好工作,就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如今来看,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已经取得了显着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

加快发展是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一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先进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集中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体现在加快发展的具体工作之中。

加快发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先进性建设的目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当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发展、富民兴桂,其根本目的也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使各地实现从后发展地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省区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实现从小康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加快发展是对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体现了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必须在理想、信念、宗旨和作风等方面不断努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而加快发展,正是对广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体现了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当前,中西部许多省份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经济总量还比较小,经济质量还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推进富民兴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先进性建设的要求。

保持党员先进性须体现时代要求

党的先进性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对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适应时代变化、体现时代要求,努力增强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忧患意识,培养世界眼光。

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艰巨任务,增强创新意识是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也要求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创新。党员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也是其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要增强创新意识,就必须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自觉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应在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创新工作,成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先进性。如果不勇于创新、不善于创新,就无法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就难以保持先进性。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增强学习意识是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结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共产党员要想使自己永不落后,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用各种新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缺乏学习意识,平时不勤于和善于学习,知识贫乏,能力平庸,就容易导致思想上的落后、政治上的幼稚和行动上的盲目。因此,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广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学习型党员,自觉地多一点学习、少一点应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就必须把学习内化为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通过学习来增强党性、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在学习中砥砺品格、磨炼意志,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就必须把学习作为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面对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增强忧患意识是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动力。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着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能不能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忧患意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忧患意识是促使共产党员不断进取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看不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好作风,就会丧失先进性。广大党员增强忧患意识,应时刻牢记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时刻牢记自己对人民所承担的庄严职责,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认认真真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政治警觉,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观察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