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群众工作
15757700000003

第3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3)

在实践一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是创造性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一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展过程,涉及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对国家的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生态环境、民主法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各个领域,先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研究,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这种分门别类的调查与综合研究,一方面,需要我们从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县内外、乡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据此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体制、机制等,把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第三方面,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实践和调查研究三者结合而不断深化认识,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善于发掘、总结和运用第一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也是创造性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方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五个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将是一场深入持久地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体实践行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实践者。奋斗在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几千万共产党员和近十亿人民群众,每年每月都会创造出数以万计的色彩斑斓的实践“火花”。作为组织这一伟大实践活动的领导者,各级党组织必须时时刻刻关注第一线的新举动、新经验、新创造,给予总结、提高和推广。这样,通过及时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一方面实施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抓住典型,推动一般,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日益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滚滚洪流。另一方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操作规则,循环往复,使之不断升华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制度法规建设的新内容,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第三方面,通过发掘、总结第一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创造的绚丽新“火花”,使之结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内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掌握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而不是与此相反。党的各级组织要十分注意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不要让他脱离群众。毛泽东同志指出:“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我们党的基层干部尤其是县乡村三级干部,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的市场知识,广大群众也和自己一样都了解。群众是否已经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动起来,要到群众中去考察才会知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命令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只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进程,但我国各族人民在这一历史阶段的进步,却超过了过去的几千年,1亿多农民在全国各城市、城镇创业,几千万中国人在世界各地创业或经商,城市、城镇居民、职工在多种所有制单位就业。城市、城镇、农村在交通、通讯、电力、电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开放带来的新生活、新事物、新变化,都使我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基层干部,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还不了解的“市场发展”,群众也一概不了解。在今天,许多时候,广大群众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已经跑到我们干部的前面了,迫切地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大踏步地向前迈进一步。而我们党的有些干部,面对新发展新变化,“不能做广大群众的领导者,却反映了一部分落后分子的意见,并且将这种落后分子的意见误认为广大群众的意见,做了落后分子的尾巴”。

反映在工作上,顽固保守,进取心不强,开拓创新精神缺乏,迎合一部分落后分子的思想,对改革开放乱加指责,对社会上的收入差距、对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看不惯,而自己又致富无道,对于如何引导群众全面发展,更茫无头绪。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不但要反对“命令主义”,而且还必须坚决反对“尾巴主义”。“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的共同之处都是缺乏深入群众、缺乏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和深入群众,努力掌握和学会创造性地运用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之道。

三、高举开拓创新的时代思想旗帜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举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对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要求,把“开拓创新”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总体目标。从而,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伟大事业中,高高地举起了“开拓创新”的时代新旗帜。

第一,高举“开拓创新”的旗帜,努力推进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要推进理论创新,这是决定群众工作开展得“好与差”的根本性问题。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发展规律,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应着力解决四个基本问题:其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际,探索群众工作规律,探索党群关系发展规律、探索人民群众的自身发展规律,用理论创新的新成果,科学地回答群众工作和党群关系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不断地凝聚到新的理论基点上。其二,理论创新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民,就是要善于对人民群众实践创造的新经验给予升华,结晶为理论创新的成果;用之于民,就是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在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政事业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享受理论创新带来的实际物质成果。其三,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只有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各方面的开拓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的能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其四,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反对因循守旧、呆板僵化和经验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努力培养全民族的开拓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和开拓创新精神。进而把这种开拓创新的思维与意识应用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高举“开拓创新”的旗帜,深入开展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陈出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为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生产力在开拓创新的社会环境中充分进发活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社会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要,关键是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对路”,要适合群众的需要。

同时,我们党还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原创性”,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四要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五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六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特别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能力。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

第三,高举“开拓创新”的旗帜,深入开展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要积极推进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