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15757800000005

第5章 历史观及唯物史观

历史观

亦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自然观和历史观一起构成世界观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贯彻和表现。基于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亦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和历史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它给各门社会科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它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依据。

历史辩证法

①泛指历史唯物主义,即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而形成的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列宁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②指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本身所固有的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客观规律性。历史辩证法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生产力

又称“社会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因为只有劳动者才能制造和改进生产工具、掌握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它只能渗透到实体性因素中去才能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但它在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生产关系

亦称“社会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分配的性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着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反过来又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生产关系是人们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建立起来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统一体中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迟早要引起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但是,上层建筑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经济基础的发展、变革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当新的、先进的上层建筑为新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起着促进新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作用;而当旧的、落后的或反动的上层建筑为旧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起着延缓或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新的经济基础形成和发展、延缓或阻碍社会前进的作用。当维护旧的经济基础的腐朽的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摧毁这种上层建筑就具有主要的和决定的意义。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具有对抗的性质。不可能由旧社会制度本身来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二者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而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过程的本质,贯彻人类社会历史的始终,并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同被剥削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激烈的对抗和冲突,这种矛盾不可能由该社会制度本身来解决,只有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都具有特定的形态。社会形态是按照客观的历史规律而变化和发展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该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每个社会形态的特征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规定的。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而经济基础则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人类历史有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低级阶段)。它们依次交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但这五种社会形态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实际存在的社会形态和实际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多样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在受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影响的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其独自的发展规律,并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特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又有它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预见到社会存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出现不平衡,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内却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而一些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在社会意识方面却日益趋向没落和反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虽然它主要的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要对先前的思想成果进行批判地继承,从而保持社会意识及其诸形式的发展持续不断;各种意识形态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给意识形态的发展以推动,因而单纯用社会经济条件来说明社会意识的发展,就不能正确地了解各种社会意识的特点。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它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变为物质的力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意识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唯物史观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化的历史唯心主义。

英雄史观

一种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之分。前者认为,历史是由英雄的愿望、意志、品格和才能决定的;后者认为,历史是由神、天命、客观精神安排的,英雄是它的体现或受托人,把英雄看作“救世主”“神”的代表。说法虽然不同,但本质都是一个: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群众是历史的“废料”“群氓”,只有帝王将相少数英雄或天才是历史的主人,历史是他们随心所欲创造出来的。统治阶级的需要是英雄史观产生的社会根源,片面夸大人的思想动机、英雄的作用,承认超自然的力量的存在,是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英雄史观在资产阶级中间广为流行,尼采公开宣扬历史是由具有“权力意志”的“超人”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没有意志的“残缺不全的、鸡毛蒜皮的人”,只能听从别人的摆布。俄国的民粹派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串零,只有跟在英雄人物的后面才有效。英雄史观无限夸大个人、否认群众的历史作用,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