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15758800000053

第53章 给孩子制造障碍

古人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群起而攻之。”自古以来,多少俊才英豪,在人生中多充满不平与坎坷。但是我们在哀叹他们的怀才不遇的境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挫折也成就了他们内在的坚韧以及无法动摇的坚定信念。在挫折中,虽然被“摧之”,被“湍之”,遭“攻之”。可他们会越摧越坚,越湍越实,越攻越勇。这使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在人生的海洋中,挫折犹如礁石,没有它们就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扬不起绚丽的彩虹。

妇孺皆知,大文豪苏轼才华横溢,出之于众。但由于政见不同,受到“攻之”——被贬到边远的地方。这难道只有弊端吗?不,这样曲折的人生经历使苏轼更加旷达,比别人更加懂得洒脱。同时也使这些洒脱、旷达之气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彰显于独属于苏轼的豪迈诗文。若没有被“摧之”,没有困顿于心,郁郁于怀,苏轼怎能领会这洒脱中伴着苦闷,苦闷中透着旷达的人生境界呢?又怎能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悲凉大气、超越洒脱的慨叹呢?挫折,夺走了苏轼的拳拳报国之心,却给予了他“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情怀,也给予后世千古流传的俊逸诗文。挫折在不断地剥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给我们机会收获、成长、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

其实,在当代,我们的教育更加重视挫折的必要性。我们更加提倡家长重视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

当挫折出现的时候,有人会说:“算了吧,下次再说!”也有人说:“来吧,困难,我一定把你搞定!”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让孩子倾向于第二种态度,那么这也算是我们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送给他一个不可多得的礼物。因为抵抗挫折的能力已经是真正有成就的人的必备品。

一家公司招聘职工,一位高才生去考试,发榜后,见没有自己的名字,便跳河自杀。后来发现他考的分数是第一名,抄分的时候抄漏了。高才生跳河被人救起,闻知自己是第一名便去报到,老板却无论如何也不肯要,理由是:“这么一点挫折便要跳河,到公司遇到更大挫折怎么办?”可见,抗挫能力是当今人才必备能力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全国闻名。在当年那些出类拔萃的“神童”里,就有今天的微软全球副总裁、IEEE最年轻的院士张亚勤。但在当时,全国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有一个叫宁铂的孩子。20年过去了,宁铂悄悄地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而当年并不知名的张亚勤却享誉海内外,这是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他们抗挫能力的差别导致了今天的差距。因为成长过程过于顺利,致使宁铂很难有勇气面对失败。大学毕业后,宁铂虽然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自己的希望。因为他太害怕失败了。而张亚勤在挫折面前勇于进取,不怕失败,从而铸就了他今日的成就。

“挫折教育”其实并不是给孩子痛苦,并不是想让孩子遇到的都是不如意。事实上,挫折教育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这样无论将来多大的风雨,孩子都会在心灵中找到自己的避风港;让孩子学会坚强,学会洒脱。那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第一,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第二,父母要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障碍。对孩子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遇到苦难、阻碍,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坦路、听惯顺耳话、做惯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从而束手无策,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失败。所以父母不妨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些障碍,或对孩子的要求说“不”,以此给孩子“加点钙”。

第三,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勇敢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第四,在孩子失败后,要温情地鼓励孩子。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更应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第五,引导孩子多读一些伟人传记。读得多了,就感觉到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和伟人比起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实在算不了什么。伟人是在大海里与大风大浪搏斗,而我们的挫折,真的像在公园里划船时遇到一点小浪。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勇于面对挫折的孩子,才能取得成功!懂得给予孩子挫折的家长才是真正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