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真正的知己,就必须互相信任。
——《童年少年青年》
我们平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童年少年青年》
过分了解或者过分不了解,同样妨碍彼此接近。
——《童年少年青年》
我们的心灵是那么和谐,随便在一个人的任何一根心弦上轻轻一触,就会引起别一个人的共鸣。正是我们在谈话中所触及的各种心弦的共鸣,使我们得到无穷的乐趣。
——《童年少年青年》
他们对朋友的友情所以终生不渝,并不是因为他觉得这些朋友始终可爱,而是因为他们一旦爱上了某一个人,那怕爱错了,他们都认为甩开他是不名誉的事情。
——《童年少年青年》
人们完全不相同的时候,就成了朋友。
——《战争与和平》
谁都会有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
人只应当忘却自己而爱别人,这样人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
——《安娜·卡列尼娜》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的他,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地希望他这样那样……
——《安娜·卡列尼娜》
只有爱,只有牺牲,才是唯一真实的、不为客观情况所左右的幸福。
——《一个地主的早晨》
过不愉快的生活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而爱所有的人和被人们所爱却是非常简单的。
——《家庭幸福》
不论外界的条件如何,而永远都可以得到满足的是什么欲望呢?是爱,是自我牺牲。
——《哥萨克》
对待人不能没有爱心,犹如对待蜜蜂不能不加小心一样。蜜蜂的本性就是如此。假使你对待它们不加小心,你就会伤害它们和你自己。对待人也是这样。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固然,人不能像强制别人为自己工作那样强制别人爱自己,然而从这一点却不能得出结论说,人对人不必有爱心,尤其是在对人有所求的时候。
——《复活》
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使人由于生活的不可胜数、永不枯竭的表现而热爱之。
——《托尔斯泰论文集》
用人类的爱来爱的时候,我们可以由爱变成恨,但是神圣的爱不能变。
——《战争与和平》
看见一头将死的动物的时候,一个人感到一种恐怖的意味:与他自己的体质相同的东西在他眼前死下去了。但是假如将死的是一个心爱的亲密的人,除了对生命的灭亡所感到的恐怖,还有一种分离的感觉,一种精神的创伤,这一种精神的创伤。正如一种身体的创伤,有时致命,有时痊愈,但是一碰到任何外界使人烦恼的触摸,总要作痛和退缩。
——《战争与和平》
假如我们承认人类生活可以用理性来支配,生活的可能性就被破坏了。
——《战争与和平》
世上是没有不通过劳动而能得到的东西的,爱何尝不然——爱,这是最美最自然的感情。
——《托尔斯泰传》
美丽是可以在一小时之内被发现、被爱上,而在同样的时间里又可以不爱上的,而爱一个灵魂却需要长时间。
——《托尔斯泰传》
我们能爱恨我们的人,但无法爱我们恨的人。
——《世界名言录》
爱是人类唯一有理性的活动,爱是最合理最光明的精神境界。它所需要的,便是什么也不掩蔽理智的光芒,因为唯有理智的光芒才能助长爱。
——《托尔斯泰传》
爱是真实的善,至高的善,能解决人生的一切矛盾,不独使死的恐怖会消失,且能鼓舞人为别人牺牲:因为除了把生命给予所爱者之外,无所谓别的爱了;只有它是自己牺牲时,爱才配称为爱。
——《托尔斯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