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15771000000001

第1章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

在研究生考试的南京大学考点,有位女生进入考场后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本来这很简单,只要向监考人员询问,马上就可以解决。然而她“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是跑回家里请爸爸妈妈帮忙!

等她父母赶到时,时间已经11点钟,考试已经结束。

这样的事例虽然属于极个别,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样的事实:虽然贵为“准研究生”,可是其自身素质实在不能令人恭维。

重视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升入一流的学校,拿到更高的文凭,进入“上流”社会,给家庭带来荣誉,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共同的追求与目标,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

通过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①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多数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

②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

③重视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指导,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④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儿,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⑤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⑥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世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家庭实施素质教育有多方面。我们建议父母不妨努力地让孩子多掌握一项技能。

琴棋书画对于孩子的成才,提高孩子的素质是很有益的,可是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孩子长大以后都只是普通的劳动者。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除了要学习好以外,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学习一项技能,培养他们的特长兴趣,他们可以当木匠,也可以到餐厅里学着当个大师傅,既可以当个电工技师,也可以建个塑料大棚当个农艺师。生活的道路宽而又广,只要我们长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就能创造美好的生活。给父母的建议:

(1)注重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父母要把综合素质的观念在孩子心灵中渗透。在这种渗透中,要注意全面发展孩子的能力,不能只是一个“分数”的高手、生活的低能人。

(2)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素质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家庭也是素质教育的课堂。

培养孩子不仅仅具备优秀的学业知识,还要具备对各种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我们不希望下一代一方面是优秀的学者,而另一方面却是不会削土豆皮、也不会钉纽扣、更不会煮面条的精神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