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15771000000081

第81章 让孩子做一些家务

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感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有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因此,家长要教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劳动和自我服务。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

(1)尊重并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热爱劳动的意识

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如果经常压制孩子的独立愿望,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处世消极、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孩子只会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准备好。家长应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动力。

(2)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

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很少参加家务劳动,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早起不叠被子,床上、桌上乱七八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做菜,很少主动擦(扫)地、打水、收拾屋子……光是吃现成的,穿现成的,养成了一种懒惰习惯。不少父母往往有一种错误认识:孩子现在的任务是专心念书,上大学当专家,家务劳动那些生活琐事,干不干无关紧要。

人活着就要吃饭穿衣,有家庭存在就得有家务劳动。即使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解决了许多家务劳动的机械化问题,也还是有不少事需要自己干的。何况离那一天还早着呢!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传统是包含着家务劳动在内的。著名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开头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讲的就是家务劳动。《孔雀东南飞》里写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讲的也是家务劳动。十三、十四岁(虚岁),正相当于今天初中学生的年龄。

从孩子的成长需要讲,孩子其实是喜欢参加一点劳动的,更喜欢负一些责任,以确立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并增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求,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否则,他们长大之后会发觉,这一生有无法弥补的缺憾。

因此,父母们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作为培养优良人格的一个切入点。比如,在家务劳动中,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劳动岗位,郑重其事地交给他,使他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父母应当经常鼓励孩子,并给其具体帮助,使他感受到劳动的高尚与劳动内容的丰富多彩。

(3)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家长,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去做事,不管孩子哭闹,不“心软”“妥协”,不依顺孩子。家长若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炼、战胜痛苦,相反,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软弱。

要孩子坚持独立、不怕困难,家长应“心硬”些。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学自理都会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但要做个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励着他们,他们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直至成功,这就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幼儿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及成功的来之不易。可见,学会自理和劳动可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增强责任感,促进其独立性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