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15772200000035

第35章 运动保健(5)

桑那浴是利用高热空气将浴室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中,使浴者大量出汗,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减肥健美、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的目的,这种疗法吸引了不少人。有人曾作过调查,进行桑那浴后,绝大多数的人感到舒适、轻松,皮肤有光洁、细腻感,部分患有痤疮、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疾病的人,进行桑那浴后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减轻。

但是,桑那浴的浴室通风不好,浴者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不能排出室外,全都积聚在浴室中,使浴室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要知道,桑那浴浴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比一般居室大5倍,比影剧院观众厅高出3倍。虽然一般人短时间内在这样高的二氧化碳环境中不会受到太大危害,但也有一些人会有暂时性不适反应,如浴后恶心、头晕、心慌等。大多数人进行桑那浴后血管扩张,心跳、脉搏加快。

因此,桑那浴虽然好,但也并非每一个人都可进行。对于患有重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低血压、肾炎等疾病的人,一般来说忌进行桑那浴。老年体弱者进行桑那浴更要慎重。

清晨忌空腹跑步

清晨空腹跑步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空腹跑步时胃里没有吸收一定糖分,会因跑步而产生脂肪酸,使胃液分泌旺盛,甚至容易引起胃痛和十二指肠溃疡。所以跑步前应少量吃些点心。

雷雨天气时忌打电话

要知道在雷雨天时打电话,很有可能强大的电流层要通过电话线经耳朵进入体内,甚至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因此雷雨交加之时忌打电话。

看电视时忌关着门

电视机显像管工作时,可产生一种致癌的气体。如果是长期紧闭门户看电视,空气不能对流,毒气便不能驱散,就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忌用手试电热杯的水温

要知道使用电热杯或“热得快”,绝对不能用手指试水温,以免引起人身触电。另外,还要防止引起烫伤事故。

不宜参加长跑锻炼的人

下列一些人不宜参加长跑锻炼:

(1)传染病病人的恢复期或慢性传染病病人。

(2)靠注射胰岛素支撑的糖尿病患者。

(3)最近发生过内出血的病人。

(4)慢性或急性肾脏病病人。

(5)贫血病人(即血红蛋白在10克/分升以下者)。

(6)稍运动即感呼吸困难的肺病病人。

(7)服降压药,血压仍降不到20/12千帕的高血压病人。

(8)步行也感到疼痛的下肢血管病病人。

(9)须频繁服止痛药的背、腿、脚部关节炎病人。

健身运动后5不宜

(1)不宜立即吸烟:运动后吸烟,吸入肺内的空气中混入大量的烟雾,一方面将减少含氧量,另一方面将因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气喘、头晕、乏力等。有资料表明,身体疲乏时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得多。

(2)不宜马上洗澡:运动时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体表,一旦运动停止,增加的血流量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时如果洗澡,导致血液过多地进入肌肉和皮肤,将会使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不足。

(3)不宜贪吃冷饮:运动时失水较多,运动后往往口干舌燥,极想喝水。这时如果大量喝入冷饮,极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疾病。

(4)不宜蹲坐休息:运动后马上蹲下休息,不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不仅不利于解除困乏,反而会增加机体疲劳。

(5)不宜立即吃饭:运动时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活动,而管理内脏器官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同时,全身的血液多集中于运动器官,内脏处极少。这时进食,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夏季晨练不宜在舞厅内进行

现在,不少人夏季晨练喜欢在舞厅里跳交谊舞。这样做,是有不少弊端的。

夏季气温较高,门窗紧闭一夜的舞场内,空气本来就不清新,再加上人员密集,呼出大量的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污浊气体和人体散发的各种气味,还有被舞步荡起的地面尘埃也大量飘浮在其中,所以空气更加混浊。另外,舞厅内对人体有利的空气负离子数量极为稀少,一般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只有25~100个。这就是有些人在舞厅内感觉心情压抑的原因。因此,夏天晨练不宜在舞厅内。

练太极拳4不宜

(1)不宜几式并学:初学太极拳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拳式。国家体委编有“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练习时应先简后繁、循序渐进,不可几式并学。

(2)不宜在饭前饭后练拳:一般练拳后半小时才能吃饭,饭后1小时才能练拳。不然,易引起肠道疾病。另外,应注意不可忍着大小便练拳,否则精力分散,影响练拳效果。

(3)不宜在情绪激动时练拳:太极拳主张“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中医有“怒则气上”、“悲则气消”、“忧则气结”的说法。情绪不好时练拳,容易“憋气”或“夹气”,不但无益,反而会伤身。

(4)不宜配音乐练太极拳:太极拳是身心兼修的拳术之一,讲究练拳时意识的高度集中、呼吸的匀细深长,要求做到“心静”,以此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但是,如果经常用音乐来配合,就与太极拳的运动原则不相符合:①太极拳要求的是“静”,长期配乐,不利于发挥“打拳心为主”的自身内在意念。②太极拳要求动作缓慢,而长期配乐练习,就会使动作不由自主地控制在音乐的节拍之下,而打破了太极拳理论中所要求的“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必然会影响练拳效果。

不宜忽视工间操

坚持做好工间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应适当安排工间操,而不宜忽视做工间操。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人的脑组织既要指挥协调各器官的功能,又要学习、思考、记忆,代谢率高,耗氧量大,即使在安静时,脑耗氧量也要占去全身耗氧量的20%左右,人体每分钟从心脏输出的血液,有13%要供给大脑使用。因此,脑力劳动者伏案工作2小时后,脑细胞就疲劳了,效率下降。这时,认认真真地做10分钟工间操,使指挥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兴奋起来,就可以使原来已经疲劳的脑神经细胞得到休息。做工间操使心肺功能大大加强,流经大脑的血量增多,向大脑运送的氧气及其他养料增加,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

做工间操还可预防久坐、低头、弯腰工作的人得腰肌劳损、痔疮等职业病。

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工间操亦有其积极的作用。由于各个工种、各种劳动的特点不同,身体各部位的负担轻重也不同,往往会造成局部疲劳。经过2小时劳动后,做一套工间操(广播体操),加强心肺功能,四肢协调的活动使已经疲劳的器官得到休整,不仅可减轻或消除局部器官的劳累,而且会使精力充沛。

不宜在雾天跑步锻炼

雾气缭绕的天气里,空气污染较重,不宜进行跑步锻炼。

雾是飘浮在低空的细小水珠,在其中溶解有一些地表的可溶性有害物质,如各种酸、碱、盐、胺、苯、酚等,同时还沾带着一些有害的尘埃、病原微生物及异种蛋白等。城市地表面污染严重,雾中有害物质也相对较多。早晨在雾中跑步或做其他较为剧烈的运动,就会大量吸入有害物质,引起气管炎、喉炎、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等。

因此,在雾天不宜到室外长跑或做其他剧烈的运动,可以改在室内做徒手操、杠铃、下蹲、俯卧撑等运动。

忌憋着大小便晨练

有人说,早晨起来锻炼,不能解大小便,否则,就会“泄气”,影响晨练效果。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憋屎尿是有害的。

因为粪便是人体代谢的废物,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氨、硫化氢、吲哚等,并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螺旋体和真菌等微生物。此外,还有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卵。若不将粪便及时排除,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1)粪便长时间滞留体内,一些有害物质就会转而被吸收,引起头疼、头晕、倦怠、食欲缺乏等症状。

(2)粪便不能及时排出,会变得干硬,再排时比较费力,经过直肠会损伤肛瓣,引起肛隐窝炎或肛乳头炎。

(3)由于排便不及时,所产生的干硬粪便压迫肠壁静脉,会使血流不畅,静脉扩张淤血,形成内痔。

(4)粪便干硬会造成排便困难,某些高血压病患者会因排便时过分憋气用力,而造成脑出血。

憋尿同样对人体有害。尿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含有95%~97%的水和3%~5%的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电解质,以氯、钠、钾三种离子居多;另一种是非蛋白氨化合物,以尿素居多。这些物质多是对人体有害的。

人吃进各种食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产生的终末产物汇集到血液,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便将废料滤出,由输尿管注入膀胱,蓄积在膀胱里。膀胱蓄积尿液的容量是有限的,正常人的膀脱内尿量达150~250毫升时,开始有尿意,当尿量达250~450毫升时,就引起排尿活动。生理学上称这个数字为“膀胱生理性容量”。此时排尿,不急不频,排后人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若尿液超过这个生理性容量仍不排除,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壁扩张,使腹部产生不适之感,甚至出现小腹疼痛和心烦意乱。

有尿不及时排除,时间久了,就会使主管排尿的括约肌变得松弛,膀胱壁的弹性减弱,排尿功能就会减退,不但会逐渐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即尿频)、排尿时间延长、排尿失禁等现象,还会由于尿液潴留导致肾水肿,并导致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专家们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有憋尿习惯者患膀胱瘤的比例比常人高3~5倍;常憋大便者患便秘与痔疮者的比例也大大高于常人。

胖肥人不宜长跑锻炼

由于肥胖者体重,在长跑中,膝关节和踝关节部位将承受较大的地面支撑反作用,这种“超负荷作用”使膝关节和踝关节易患各种伤疾,如膝关节肿痛、踝关节炎症性疼痛等。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减肥的最佳运动应是游泳、骑自行车远行、长距离散步,而不宜进行健身长跑。

酒后不宜运动

有些年轻人在饮酒后,感到精力充沛、兴奋不已,往往喜欢立即打球、游泳或跑步等。从运动医学的角度看,酒后立即运动对身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这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大量饮用对人体危害很大。酒下肚很快就被肠壁吸收,2小时左右即全部进入血液中,其中除少数由尿、汗等途径排泄外,绝大部分须由肝脏给予解毒处理。此时,人体为了对付酒精的影响已自顾不暇,怎么还能动用更多的力量去从事体育活动呢?

大脑皮质对酒精极为敏感。酒后,大脑皮质出现短时间的兴奋,很快转入较长时间的抑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勉强运动,大脑皮质强作努力,就会有损大脑功能。

酒精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使每次心跳时心脏输出的血液量减少,这时如再进行运动,等于是“火上加油”,负担将格外沉重,对心脏的损害更大。

酒后,肝脏需要处理酒精,肝脏的供血量相对增加,酒精本身还会刺激胃肠道引起充血,要积聚一部分血液。假如再去运动,身体就需要动员大量血液到四肢肌肉里去,这样就会减少对肝脏、胃肠道的血液供应,既有害于肝脏对酒精的解毒功能,也有损于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对健康不利。

因此,酒后立即运动,对身体不但无益,而且是有害的。

冬泳前后不宜饮酒

有些人在冬泳下水前或从水里出来之后都要喝上几口酒,想以此来抵御水寒。其实,这是一种不当的做法,是一种误解。

饮酒会使体温散失相应加快。同时,冷水锻炼时所引起的寒冷与温暖阶段的生理反应也会遭到破坏。另外,酒精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能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下水前饮酒,有时会出现头晕、呕吐,严重时发冷或出现痉挛、休克等。出水后饮酒,往往会使恶寒加剧。因此,冬泳前后是不宜饮酒的。

青少年不宜过多练潜泳

潜泳前,一般人喜欢先做多次连续的深呼吸,然后再屏气入水。潜水前的多次深呼吸,极易引起“过度换气综合征”,表现为血液中二氧化碳较正常时含量减少。二氧化碳虽是人体呼出的废气,但血液中二氧化碳过少,同样会引起大脑和心肌血流量减少,使人头昏脑涨,甚至昏厥。深呼吸的次数越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越少。例如在30秒内做10次深呼吸,其结果是过多地排出了二氧化碳,就会出现乏力、出汗、头晕等不良感觉。

潜泳中的屏息阶段,胸腔的压力会暂时升高,而阻碍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同时,也增加心脏向肺腑及全身输出血液的阻力,潜泳时间越长,其阻力越大。因而会造成血液循环的暂时障碍,使头部形成暂时贫血和缺氧。潜泳时,由于呼吸的暂时停顿,肺内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如果时间过长,可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造成身体各组织器官和头部的缺氧。因此,青少年在游泳时,不宜过多地练习潜泳,以免掌握不好呼吸方法而造成意外事故。

外伤后不宜盲目按摩

外伤发生后,应持慎重态度,不可草率地进行推拿按摩,在没有搞清伤情情况下,更不可盲目按摩。外伤是外力作用于皮肤、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血管及骨骼等引起的破坏性损伤。对此,只要处理好局部的损伤及适当加以固定,过一定时间便可痊愈。

然而,推拿按摩(如推、拉、揉、捏、旋转、牵引等手法)却是用外力作用于损伤部位,尤其是那种粗暴的操作,不但对外伤没任何好处,还会使软组织断裂,使骨裂变成骨折,甚至造成错位性骨折。因此,外伤后不宜盲目地进行推拿按摩。

外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方法是:借助一切诊断方法搞清伤情,使受伤局部制动。针对不同伤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属于皮肤破裂伤及肌肉、肌腱、神经、血管损伤者,应用一块干净布轻轻敷盖略加包扎,到医院清创、缝合,待其恢复;若有骨骼损伤,应通过摄X线片,对骨裂、骨折或错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外伤后一定要仔细检查清楚伤情后再治疗,切不可盲目地予以按摩。

治疗创伤不宜换药过勤

有人认为,创伤勤换药才能恢复得快。其实不然,换药过勤,反而会影响伤口愈合。

皮肤有了伤口后,血液中的纤维素和白细胞会形成一层纤维素膜,以保护伤口。换药时需要擦洗伤口,若换药过勤就会损坏保护肉芽组织的纤维素膜,损伤肉芽,引起出血,影响伤口愈合。因此,治疗创伤不宜换药过勤。

流鼻血时不宜用纸团堵鼻孔

鼻孔流血的原因很多,全身许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鼻出血。不少人错误地认为,鼻出血没关系,只要用纸团、树叶等东西堵塞一会儿就会好了。这种做法不但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会刺伤鼻黏膜血管,造成更严重的鼻出血。有的人鼻孔一出血,因怕血流到衣服上,就采取身体前倾、低头的姿势,这样做也是不当的,因为头部过低,会使出血更多。

一般鼻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区,因为这个地方血管特别丰富,黏膜较薄,位置又偏前下,最容易受外界的刺激。因此,一旦发生鼻出血,正确的做法是,使头微仰,用两手指捏住紧靠鼻骨下方两侧鼻翼的位置,这样正好压住中隔前下方的出血区;再用冷水蘸湿毛巾冷敷前额和鼻部。经过这样处理以后,一般不太严重的鼻出血都会马上止住。需要注意的是,用手捏住鼻翼两侧的时间不可过短,一般应在10分钟以上,也不可捏捏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