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15772200000038

第38章 运动保健(8)

国外医学界在克罗恩病(克隆病)的组织标本中,发现了大量结晶粒。所有研究都说明,摄入牙膏,有可能导致克罗恩病。儿童刷牙时往往会吞咽一些牙膏,有些成人也如此,这是很不科学的。因此,刷牙后一定要多漱口,尽量除去牙膏成分,避免将残留牙膏吞咽入肚内。

不宜经常挤压手指关节

有的人有挤压手指关节的习惯,坐下无事时,常常挤压手指,让它发出“咯咯”的响声。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活动手指关节,使其更灵活。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是有害无益的。

这是因为,经常这样做,会使手指关节松动,更容易被挫伤。手指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关节有适当的松动。在挤压手指时,关节上的软骨即发生磨擦或轻微的碰撞,因而发出“咯咯”的响声。这种磨擦或碰撞,刺激到关节周围的神经,所以使人感到有一种轻松感。关节越有毛病的人,响声会越大。这说明关节过于松动,就会相对地降低坚固性,也就增加了手指挫伤的可能性。因此,挤压手指是一种不良习惯,是应该加以抛弃的。

不宜让阳光长时间暴晒

科学而适当的日光浴,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但是,有的人在游泳时或不游泳时,擅自进行长时间的阳光暴晒,这却是有损人体健康的。

这是因为,过多的太阳紫外线会给人的皮肤带来不利,皮肤晒得过久,尤其是大面积皮肤长时间地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引起恶性色素瘤。即使引不起长瘤,火辣辣的太阳长时间晒在皮肤上,也会产生有害反应,造成皮肤急性损伤。因此,不宜盲目地进行日光浴。想参加日光浴者,应在医务人员的科学指导下进行。需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时,应注意做好防护,以免发生皮肤晒伤。

灰沙入眼不宜吹

有的人眼睛进了沙子后,常请人用口对着眼睛猛吹,试图把沙子吹出来,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为人的眼睛是呈球形的,上下均为弯曲的穹窿,而且有眼睑遮盖。进入眼睛的沙子经口吹,很容易吹入上下穹窿的角落,反而使沙子更不易找到和取出。同时,眼球表面有一层泪膜,沙子嵌在泪膜中,吹气并不能将沙子吹出来。

若不慎使沙子进入眼睛,正确的做法是:患者应立即闭眼片刻,再用手轻轻将眼皮向前拉,让泪液将沙子冲出来,一次不行,可多做几次。如果沙子仍然出不来,可用棉花棒蘸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将异物轻轻揩去。沙子或其他异物除去后,再用消炎眼药滴眼,每天2~3次,以防发生眼部感染。如果异物嵌入角膜层,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不宜自行盲目处理。

“落枕”不宜强扭颈

有时由于睡觉姿势不当,或者使用枕头较高,第二天起床后会出现颈部异常疼痛的“落枕”现象。有的人想尽快解除痛苦,恢复正常,便让人用强力狠扭颈部。这种做法是有违科学的。

这是因为,“落枕”并不简单地是某一处肌肉或筋腱扭转所造成的,而是复杂的生理和神经的因素所致。因此,要治好“落枕”,不能靠简单的强力硬扭来解决,而是要通过采取针灸、按摩、用药等综合措施才能奏效。强力硬扭,不但不能很快把“落枕”治好,反而会造成不良后果,轻者会引起脊髓震荡,并波及延髓,重者则会使病人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甚至导致高位截瘫。由此可见,发生了“落枕”,是不可强扭的。

不宜使用电热毯的人

临床实践证实,电热毯对多种疾病(如关节炎、风湿病、慢性气管炎、劳损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老年人、体弱者、新陈代谢减低及属虚寒型的慢性病人,使用电热毯取暖也是有益的。但是,对阴虚火旺者,使用电热毯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下面几种人就不宜使用电热毯:

(1)肺结核、肺扩张病患者:使用电热毯,病情可能会加重。

(2)青年人:新陈代谢旺盛,长期使用电热毯,会使自身的抗寒抗病能力下降。

(3)孕妇: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若长时间作用于孕妇,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易导致婴儿智力低下。

不宜使用手机的人

(1)心脏病患者:心脏功能的正常是与钾、钙、镁离子产生的电位平衡分不开的,外来的电磁波严重干扰心肌电生理过程。实验证明,手机的电磁波可使心电图发生异常。特别是装有心脏监视器者,会影响监测结果,造成误诊。

(2)癫痫病患者:手机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6倍,少数劣质手机则超过百倍,使脑电图发生异常,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

(3)白内障患者: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可使眼球晶体温度上升、水肿,加重白内障患者的病情。

(4)严重神经衰弱者:经常使用手机的人可能会引起失眠、健忘、多梦、头晕、烦躁、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神经衰弱者经常使用手机必然加重其病情。

不宜忽视家电噪声

近年来,家庭中各种家用电器迅速增加,给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其噪声也给家庭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这是不能忽视的。

研究证实,家庭中经常使用的电视机、电唱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动缝纫机、电风扇、电冰箱、儿童玩具及电子琴等发出的声音,构成了不同频率的家庭噪声,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轻者,听觉衰退、头痛、头晕、耳鸣、心悸、记忆力减退、失眠、全身无力等;严重者,会出现神经错乱甚至耳聋。

家庭噪声对婴幼儿和儿童影响更大。当家庭噪声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新生儿和母腹中的胎儿睡眠和休息,而且还能改变其呼吸频率,导致惊慌、哭闹。当新生儿的听觉受到过量声响的刺激,容易造成听力丧失或聋哑。另外,还会导致儿童智商低下,学习时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效率低,差错多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排除家庭噪声干扰,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要排除家庭噪声干扰,首先要控制噪声或缩小声源,尽量选择性能好、噪声小的电器设备。其次,要采取一些减噪措施,如配置噪声吸收器,使用吸收噪声的电机罩,在墙壁和家具上安装吸音材料等。

不宜追求过度安静的环境

美丽的大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必需的物质,还以它的鸟语泉鸣为人类奏出一曲曲大自然的交响乐,使人心旷神怡,得到精神放松和体力休养,而且能给人的神经系统良性刺激,从而改善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节能力。

许多人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里,但并不是说环境越安静越好。环境过度安静,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听不到社会上的人欢马叫,听不到自然界的蛙叫虫鸣,天长日久,会使人变得性格孤僻,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漠不关心,失去生活的乐趣,长此下去还会诱发疾病。因此,不宜生活在过度安静的环境里。

不宜在室内养植的花卉

家庭养花好处很多。但是,如果对所养花卉不加以选择,盲目滥养,有时不但无益,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不宜摆放在室内的花卉主要有以下3类:

(1)能产生异味的花卉:松柏类植物、玉丁香等。松柏类植物会分泌一种脂类物质,放出较浓的松香油味,会引起人们食欲下降、恶心等。玉丁香散发出的异味,则会引起气喘、烦闷。

(2)耗氧性花卉:丁香、夜来香等。这些花卉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大量消耗氧气,使室内氧含量下降。夜来香在夜间停止光合作用时,会大量排放废气,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忧闷难受。

(3)引起过敏的花卉:五色梅、洋绣球等。这类花草,人们如果碰触、抚摸,会引起皮肤过敏,重者出现奇痒、红疹。

还有一些含有毒素物质的花草:如含羞草、一品红、夹竹桃、黄杜鹃等,其毒素会自行释放到空气中,人们不去触摸、攀折,一般无损于人体健康。但为了防止受其毒害,还是以不在室内养植为好。

不宜在住室内养鸟

冬季室外寒冷,有养鸟爱好的人喜欢将鸟笼挂在住人的房间里。但是,如果长时间人鸟同室,人就会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等,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引起皮肤瘙痒、起风疹块、胸闷或憋气。这是因为鸟身上脱落下来的羽毛是一种强烈的致敏源所致。

除此之外,鸟类每次排泄的粪便内的真菌如毛霉菌、黄曲霉菌、烟色曲霉菌等,若侵入人体,会引起感染。

由于鸟在笼内喜欢飞来飞去,更加速了致敏源和细菌的传播,对人体有害无益。如果家中有人患有慢性鼻炎、慢性咳喘、哮喘病,就更不宜养鸟了。

性爱保健13不宜

性生活是夫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健康和谐的性生活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而违背性科学的恣情纵欲,则有损男女健康。为了保持性健康,特提醒已婚男女注意以下不宜:

(1)情绪不佳时不宜过性生活:夫妻过性生活,需要双方有良好的心情和乐趣,从而激起做爱的炽热感情,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性生活的欢乐。但是,如果其中一方情绪不佳,比如忧愁、烦恼或气怒等,则不宜勉强过性生活。尤其是当女方拒绝做爱,而男方大发雷霆,甚至用暴力强迫妻子过性生活,不但谈不上什么乐趣,而且容易造成妻子的性冷淡或性欲压抑症的发生。

(2)环境不良时不宜过性生活:夫妻同房应在幽静、整洁的环境中进行。如果在不良环境中过性生活,会使人因缺乏安全感而提心吊胆;在嘈杂、污浊的环境中过性生活,会影响双方的精神状态,甚至可造成男子阳痿、早泄或女子无性快感;在肮脏、杂乱不堪的环境中过性生活,还易使男女阴部感染细菌而致病。

(3)没有性欲时不宜过性生活:和谐的性生活应在双方都有性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因种种原因一方没有性欲,另一方不可为其难,以免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使这一次性生活失败,而且会给以后的性生活留下遗患。因此,夫妻双方应相互体谅,及时观察对方的“性信号”以便很好地进入性角色,做到默契配合、互相尊重。

(4)疲劳时不宜过性生活:在疲劳状态下进行性生活,往往会失去性生活的欢乐。因为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或远途旅行归来,由于精力和体力消耗大,十分疲劳,这就必然会使性功能受到影响,不易达到性高潮,无法使双方获得快感。

(5)性生活时间不宜拖延得太长:有些年轻夫妻为了延长性快感,往往用意志抑制和拖延性欲高潮的到来。有的丈夫为让妻子多次获得性快感,直到精疲力尽为止。这样做对双方健康都是不利的。如果性交时间拖得太长,男女的生殖器长时间处于充血状态,很可能影响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诱发如前列腺炎或月经紊乱等疾病。

(6)性生活不宜在性交中途停止:有些夫妻在过性生活时,因受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干扰、影响,性交活动往往突然停止,男方没有射精、女方没有获得性满足,这样做是违背性生理,是有损男女双方健康的。长期如此,男性容易发生前列腺疾病和阳痿,女性则容易发生头痛、阴冷等病症。

(7)女子经期不宜过性生活:女性在月经期,子宫颈口相应开大,加上阴道的酸度被经血冲淡,防御细菌感染的能力相应减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性生活不仅会加重阴道充血,使经血增多、经期延长,而且可使细菌乘虚而入,会引发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盆腔炎及泌尿系感染等。

(8)产褥期不宜过性生活:从胎盘娩出至生殖器恢复原状,须6~8周时间,这一段时间为产褥期。产褥期由于生殖器官未恢复到产前状态,尤其是阴道和子宫内膜局部抵抗力低下,如果急于过性生活,容易招致细菌感染而发生妇科病,严重的产褥期感染可危及产妇生命。一般应在产后2个月经检查恶露干净、子宫恢复正常后,方可过性生活,且应坚持避孕。

(9)饮酒后不宜过性生活:有人错误地认为,饮酒后有欢快感,趁着酒兴性交更是情趣无穷。其实,这是错误的。以酒助性,最终可导致性无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酗酒可以使男性发生阳痿。同时,酒精可对精子、卵子造成损害,引起畸形胎或使胎儿出生后智力迟钝、精神失常等,不利优生优育。因此,饮酒后(特别是醉酒后)不宜过性生活。

(10)饱食或饥饿时不宜过性生活:饱食后胃肠充血、饱胀,大脑及全身其他器官供血相对不足,此时进行性生活,会影响胃肠功能,不利食物的消化。性交是人体生理和心理高度兴奋的活动,要消耗一定的体力和精力,而在饥饿时,人的体力下降,精力不充沛,此时过性生活,不仅不易达到性满足,还易使人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

(11)生殖器不洁不宜过性生活:性交活动时,男女双方生殖器官直接紧密接触,如一方的生殖器不洁,就会引起双方生殖器和泌尿系的细菌感染,导致相应的疾病发生。尤其是男方的包皮垢可通过性生活带入女方阴道,成为女性宫颈癌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性生活前男女双方都应洗净生殖器。

(12)患病时不宜过性生活:病人在治疗或康复过程中,应安心养病,避免体力、精力过度消耗,以利早日康复。因此,在患病期间不宜过性生活。一般说来,夫妻中一方患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滴虫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时,都不宜过性生活,以防传染给对方,损害双方健康。

(13)房事前后不宜洗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夫妻房事前后都要洗洗澡,以求“干干净净”地同房和睡觉。但是,医学家提出警告:性生活前后是不宜洗澡的。认为房事前后洗澡的做法,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性兴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反射活动,除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外,还需要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密切、协调的配合,同时,还得消耗一定的能量。洗澡之后,全身皮肤的血管都会充分扩张,于是就有较多的血液暂时积存在皮肤扩张的血管里。如果性交,使性器官急剧充血,这样机体就必须紧急动员分布在皮肤等处扩张血管里的血液迅速去补充,全身血液的布局要来一个大变动。体内血液循环就会发生平衡失调,使得其他器官的供血量减少,这就容易发生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有的人甚至还可能会发生血糖偏低,产生低血糖症,这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暂时失调,抑制了肝脏中糖原的分解和异生作用所造成的。假如原先就有冠心病,事情就更糟了,在“争血大战”中就更容易发生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性生活后同样是不宜洗澡的。这是因为,性生活是一项较为剧烈的体力消耗性运动。性交时,流向肌肉和性器官的血液明显增多,心率加快,当性交结束后,这时血的流动和加快的心率虽然有所缓慢,但仍将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房事后立即去洗澡,必然会向皮肤和肌肉内增加供血,从而会引起其他重要器官的供血减少。假如减少了心脏和大脑的供血,就会影响到它们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过低血压和脑贫血症状,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贫血等心血管病者,性生活后更应忌讳立即去洗热水澡。否则,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此外,热水浸浴还可导致不孕。有资料报道,热水浸浴1小时,可损伤男性生育能力达6星期之久。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男性坐在水温为38℃的浴盆内1小时,36小时后取出他们的精液进行检查,发现精子数及穿透力均降低,但最大影响要到4周后才出现。这个实验还证明,未成熟的精子会被高温所伤害,新生产出来的精子需7周才能成熟并转移至精囊,其恢复也需要7周时间。由此可见,性交前后是不宜洗热水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