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15772200000004

第4章 饮食营养(1)

饮食宜淡、少、生、杂

1饮食宜淡:吃淡食可延长血管的“青春期”,推迟其硬化。从生理角度讲,每餐吃1克食盐就够了,每天三餐吃盐量限止在6克以下,无数事实证明少吃食盐能长寿。

2饮食宜少:节制进食量,每餐只吃七分饱,是一个很有效的延年措施,每餐少吃一口,正是为了保持自身的“进出口平衡”。

有关专家认为,吃得越多,就需要越多的能量去消耗过多食物,并且排泄掉,越容易造成细胞老化,使人老得快,同时因为堆积过多脂肪而影响健康。我国历来有“冬补”和节日“大吃大喝”的习惯,这对身体极为不利,更谈不上益寿。国内外的调查资料表明,凡是活到9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77%以上都有着长期节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少食的原则主要是减少主食的摄入,至于蔬菜和水果,不仅不能少吃,还应多吃一点,以满足人体对养分及水分的需求。

3饮食宜生:研究表明,生食既保留了大量的维生素,还有未被高温破坏的干扰诱生素,这是一种有效的抗癌物质。当然,生食也要讲究卫生和科学,就其食物品种而言,限于无农药污染的蔬菜瓜果,至于绿叶蔬菜,洗净后再放入温热的开水中浸泡2小时为好。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每天早晨空腹服1小碗生菜汁,可清除体内污染,起到“大扫除”的作用。

4饮食宜杂:人体对养分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单靠某一类或某几种食物来提供人体全部的营养是行不通的,即使是人体内的含量不到体重的1/10000的微量元素,也明显地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利用这些元素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的作用,调节体内免疫功能和激素效应,是饮食养生的一大妙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对饮食越来越要求高、精、细,而忽视了对“粗”食的摄入,这不能不说是饮食中的一个误区。“粗”食里面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食物纤维素,它们被营养学家誉为神奇的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防胆结石、健美减肥等生理功能,它们大量存在于五谷杂粮、麦麸、豆类、淀粉、瓜果,蔬菜的叶、茎、根以及薯类之中。日常膳食应粗细搭配、荤素结合,品种应多样化,越杂越好,并注意科学调配,这样才能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带来的副作用。

早餐一定要吃好

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品。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学习的需要。

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研究者对高寿老人的追踪调查表明:坚持正常早餐的老人,高寿的可能性要比不进早餐的老人高20%。

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或早餐应付了事,血液黏度增高、流动缓慢,天长日久,就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一天的工作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

美国健康学家调查证实,吃早餐有助于一整天的记忆。调查显示,平时不吃早餐或早餐单一的孩子与吃丰盛早餐的孩子相比,在记忆新知识、背诵课文、口语表达等方面明显落后;对60岁以上记忆力已衰退的老人,坚持吃早餐者能更准、更完整、更轻松地复述一个小故事。据此,专家呼吁那些“懒得”吃早餐或应付吃早餐的人,要养成吃好早餐的习惯,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健康,而且有利于工作和学习。

早餐不宜只吃鸡蛋

由于早晨时间比较紧迫,有的人不能坐下来好好吃早餐,往往只吃1~2个鸡蛋了事,便匆匆赶着上班。这样做,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这是因为,一方面,2个鸡蛋所提供的热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据专家研究,早餐应提供全天身体所需热量的25%~30%,而2个鸡蛋所提供的热量只占应摄入量的184%~22%(如只吃1个鸡蛋提供的热量就更少了);另一方面,早晨起床后,身体迫切需要补充水分,你却不补充水分而只吃鸡蛋,这会使身体更加缺水,随之而来的是使尿液浓度更高,不利于废物及有毒物质及时排出体外,长此下去,无疑对身体是有害的。

午餐不宜吃得过饱

随着健康知识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正确的饮食习惯应该是:“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饭吃少。”注意中午吃饱是对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可吃得过饱,如果午饭吃得过饱,对身体和工作都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如果吃得过饱,会使脑部的血液和氧大部分转移到消化道去,给人带来疲劳,使其昏头昏脑、昏昏欲睡。特别是如果吃脂肪过多,脂肪转化为能量所需时间往往较长;而若吃精制糖较多,会使胰岛素忽而激增、血糖含量忽而剧降。这都会使人较长时间头痛、头昏、疲劳欲睡。这不但有损身体健康,对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必然会造成不良影响。

晚餐宜淡而少

营养学家和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晚餐过饱、暴饮暴食、多油荤、进食太晚均对健康有害。晚餐过饱,血中的糖、氨基酸、脂肪酸浓度就会增高,加之晚上人们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脂肪,逐渐使人发胖。另外,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这些物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一种有毒物质,再加之睡眠时肠壁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促使大肠癌的发生。

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易造成胰岛素细胞功能提前衰竭,产生糖尿病或加重病情。晚餐过饱容易引起急性消化不良,加之躺卧压迫肝胆消化器官,易造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晚餐过饱,必然造成胃肠负担加重,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晚餐暴饮暴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往往会危及生命;如果胆道有蛔虫梗阻、慢性感染等,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猝死。如晚餐经常进食太油腻的荤食,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常吃荤菜,无异于火上加油。

晚餐饱食高脂肪食物后,全身的血液大多集中在肠胃,这样便易造成大脑局部供血不足。晚上吃高脂肪食物会导致夜间血液变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缓慢,加之有人又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脑血栓易导致中风。

晚餐不宜吃得太晚,这是因为食物中的钙经过机体代谢后,未被人体吸收的部分最后也要通过尿道排出体外,而人体排钙的高峰期一般在晚餐后4~5小时,如果晚餐吃得过晚,排钙高峰期正值生命活动减慢的睡眠期,钙就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尿液长时间蓄积于尿道和膀胱内,钙质便会结成尿路结石和膀胱结石。如果食物来不及消化,积留在胃内,还会导致胃炎和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晚餐进食要科学,也不能食后就睡,因此,每天吃晚餐的时间最好在下午6时左右为宜。

忌饭后剔牙

人们习惯于饭后剔牙,这种做法容易剔伤牙床,从而引起牙龈出血、肿胀、疼痛等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可使牙缝增大,牙龈萎缩、牙根裸露和牙齿过早脱落。因此,忌饭后剔牙。

忌吃苹果后不漱口

要知道苹果中含有10%的发酵糖类,这是一种非常容易使牙齿受严重损害的腐蚀剂,如果经常吃苹果而又不及时漱口,极易导致龋齿的发生。所以,忌吃苹果不漱口。

吃饭忌一边偏嚼

长期偏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医学上叫做“偏嚼”。偏嚼主要见于儿童,其原因是一侧乳牙过早脱落。成人一侧龋齿或磨牙脱落,不便咀嚼,因此也会养成偏嚼习惯。长期偏嚼是有害的。

因为长期一侧偏嚼,会使该侧牙列、颌骨和面部咀嚼肌发育丰满,而对侧发育较差,甚至消瘦塌陷,使面部一侧大一侧小,从而形成“歪脸”。另外,因下颌牙列向咀嚼方向移位,还可引起偏脸和牙齿错位,从而改变面容和影响牙齿功能。因此,进食忌偏嚼。

不宜吃的“异形”食物

食品研究人员发现,有些“异形”食品不宜吃,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

1无根豆芽:在生产无根豆芽的过程中,多需施用除草剂。而除草剂中含有使人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有害物质,因此,施用除草剂的无根豆芽不能吃。

2发芽马铃薯:马铃薯的嫩芽和变绿的皮中,龙葵碱含量很高,食用后易发生中毒。中毒症状常见有恶心、呕吐,重者可引起发热、气促、抽搐、昏迷等。因此,发芽和皮发绿的马铃薯不能吃。如要食用,应先用冷水浸泡,并将芽胚和发绿部分彻底削掉,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并充分加热。

3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霉素,人吃了这种物质,极易引起肝细胞中毒、变性,甚至引起肝功能下降。

4鲜黄花菜: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有较强的毒性,可引起嗓子发干、胃部灼烧感、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血便、血尿或尿闭等症状。若先将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再用凉水浸泡2小时(中间需换一次水),即可放心食用。

5未煮熟的四季豆:生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和凝集素,这些物质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凝血作用,如烹调不当,毒素未被破坏时,人吃了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冷汗等。因四季豆中所含的皂素和凝集素遇到高温和水时易被破坏,故烹调时应加水焖炒至熟透。

6烂白菜:白菜腐烂后,其中所含的硝酸盐就会变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使血液里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缺氧,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心率加快,严重时还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

7未腌透的腌菜:白萝、萝卜等腌菜均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腌菜时,如果放盐量不足,或腌制时间短(一般最少需8天左右),还原性细菌大量繁殖,使无毒的硝酸盐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出现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腌菜时要适当多放些盐,而且要腌透了再吃。

8变质的银耳:银耳保存不当,可发生变质,变质是因黄杆菌污染所致。吃了这种银耳可引起头晕、腹痛和腹泻等,严重时可发生尿血、吐血、抽搐,甚至昏迷。有的商贩为使银耳色泽纯白而卖出好价钱,在塑料大棚内对培育的银耳使用硫磺燃烧来熏蒸,人吃了这种纯白的银耳对健康也是有害的。

9长斑的红薯:红薯长黑斑是感染黑斑菌所致。这种斑菌可产生毒素,吃后易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重者可出现高烧、抽搐及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10畸形瓜果:畸形瓜果往往是受有毒物质污染所致,人吃了以后易引起中毒。

11变质的甘蔗:变质甘蔗呈黑色或棕褐色,吃起来有一股酒精味,这是甘蔗受串珠镰刀菌感染后产生毒素所致。人吃了这种甘蔗,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还会出现四肢活动受限、抽搐、昏迷、流涎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2发霉的茶叶:保管不善的茶叶被青霉菌、曲霉菌和镰刀霉菌污染后容易发霉,这些霉菌能产生菌青霉酸、环氯酸等霉菌毒素。倘若喝了发霉的茶叶泡的茶,可引起头晕、眼花、腹痛、腹泻等。

13青番茄: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含有生物素,可被酸水解生成番茄次碱,人吃后口腔会感到苦涩,严重的可导致中毒。

不宜空腹吃的食物

有的食物空腹吃下去,也许会被很快消化吸收掉,但是有些食物空腹吃下去会刺激肠胃引起身体不适。下列食品就不宜空腹吃:

(1)柿子:空腹吃柿子易和胃酸结合凝成难于溶解的硬块,引起心口痛、呕吐、胃扩张、胃溃疡,甚至胃穿孔、胃出血等。

(2)香蕉:香蕉中富含镁,空腹吃香蕉,会使血液中含镁量骤然升高,血液中镁与钙的比例失调,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健康。

(3)番茄:番茄中含有大量的果胶、柿胶酚、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容易与胃酸产生化学反应,凝结成不易溶解的块状物。这些硬块,可将胃的幽门堵塞,易造成急性胃扩张而感到胃胀疼痛。

(4)橘子:橘子汁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吃橘子,会刺激胃黏膜,使脾胃满闷、嗝酸。

(5)山楂:山楂味酸,能行气消食,若空腹食用,不仅耗气,而且会增加饥饿感并加重胃痛。

(6)白薯:白薯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造成胃酸过多而烧心。

(7)大蒜:大蒜含有大蒜素,大蒜素的辣味会刺激肠壁,使肠壁血管充血、水肿和组织液分泌过多,引起急性胃炎。

(8)牛奶、豆浆:牛奶和豆浆富含蛋白质,只有在摄入一定量淀粉食品后饮用,才能被吸收起到滋补作用。

(9)糖:空腹吃糖易引起蛋白质聚糖作用,有损于各种蛋白质的吸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影响肾与血液循环的正常机能。再者空腹吃糖可使血液中血糖暂时过高,引起眼病。

(10)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黏膜,久之,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病变。

(11)饮茶: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且容易引起“茶醉”,导致头晕、心慌、四肢无力、心神恍惚等。

不宜同时吃的食物

有些食物同食,或丧失营养,或发生疾病,或引起中毒。下列食物不宜同时食用:

红萝卜和白萝卜二者同煮,红萝卜抗坏血酸酵酶会破坏白萝卜的维生素C。

黄瓜和西红柿西红柿和黄瓜配在一起很好看,但从营养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因为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瓜却含有一种能分解维生素C的酶,如果将这二种蔬菜放在一起食用,等于什么营养也没有得到。另外,青椒及油菜里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尽量不要把它们与黄瓜凑在一起吃。

鸡和天麻人们习惯用天麻与鸡同炖服食,以治疗头晕、头痛,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天麻性平,是治疗头晕的常用药,而阴虚火盛者,不宜食用鸡,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本应用天麻配加一些平肝潜阳、清风熄火之类的药物才对,如果用天麻和鸡同食,则会影响天麻本身的功效。

豆浆和鸡蛋豆浆冲鸡蛋,鸡蛋中黏液性蛋白与豆浆中胰蛋白酶结合,就会失去原来的二种营养。

牛奶和糖煮牛奶时放糖,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产生有毒果糖基赖氨酸,该物质对人体有害。

牛奶和巧克力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会导致缺钙,并会腹泻。

猪肝和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烯醇结构物质,易被氧化破坏。如同时进食猪肝,由于二者相互作用,会使前者的作用降低或无效,猪肝的营养也消失,故在使用维生素C治疗时,不要食用猪肝。

菠菜和香蕉二者均有润肠作用,同时食用可导致腹泻。

甘薯和柿子二者相聚会形成难溶性的硬块即胃柿石,引起腹胀、腹痛、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