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15773100000055

第55章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8)

拉康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术语来解释精神分析学,侧重相异于弗洛伊德的对无意识的分析,我们从此二人的核心观点就可以鉴别出异同来:1、无意识的产生。弗洛伊德:无意识先于语言;拉康:二者几乎同时出现,而且无意识是语言的产物。2、无意识的特征。弗洛伊德:无意识是混乱的、任意的、无规律可循的;拉康:无意识像语言一样有结构和规律,其规则受制于语言经验。3、无意识的过程。弗洛伊德:无意识以“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内容;拉康:无意识是语言以“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对欲望的加工,从而使得“梦具有某种文字形式的结构”。

依照拉康的无意识理论,无意识不在人们的身体“内部”,而是存在于其“外部”,是人们之间关系相互的作用的结果。也即不是我们有无意识,而是外在于我们的无意识结织成一张无形的复杂之网,把主体紧紧包裹起来。而语言是无意识与文学的中介物。

(三)文本阐释:《论(被窃信件)》。拉康分析文学艺术作品是借以阐释自己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手段。因为在拉康看来,艺术是主体的象征,而象征是被结构化、符号化的语言的“现象的秩序”,分析一部艺术作品,实质上是要分析该作品的语言结构与主体无意识结构的相似形,即从作为“能指”和“符号秩序”的本文出发,挖掘其无意识“所指”,从中发现符号秩序与主体的关系。小说中的“信”(letter)有“字母”的意思,被看作是语言的隐喻,也是无意识的隐喻,它作为“纯粹的能指”对主体起着制约作用,“信”及其“被转手”的过程,制约着这些主体的角色和出场方式。一句话,是无意识决定了爱伦坡《被窃信件》的语言结构。

三、如何理解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

答:(一)“考古学”与“系谱学”的方法。在方法上,福柯采用了被他自己称之为“考古学”和“系谱学”的方法,以区别于传统的以整体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历史学方法。他之所以用“考古学”这个术语,其目的首先是想把他的历史学方法同那种追求隐藏在话语后面的深层真理或寻求阐释主体意义图式的解释学方法区别开来。系谱学的任务就是去恢复被总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

(二)“话语实践”与“作者功能”。1、“差异性”美学与“人的消亡”。福柯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为一种强调历史差异性与社会断裂性的“生存美学”和一种以对“话语实践”的“相对性”考察为特征的文艺观。作为强调“差异性”的生存美学,福柯对现代理论有关现代性、普遍性的主体或构造性主体、永恒的人性等假设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福柯之所以要宣告“人(写作主体)的消亡”,主要是针对人文主义者认为作者是文本的根源和起因,是文本的中心的观点而言的。2、福柯分析了作为“作者功能”的话语四特征:(1)话语是适用物体和所有权的形式。(2)“作者功能”不是每一种文本的普遍的、一成不变的特征。(3)作者功能并非通过把话语的一些简单属性归于作者而自动构成。(4)文本总是产生一些指向作者的符号或创造出“作者功能”。3、“话语分布”与“言意矛盾”。以一种历史断裂的、非连续性的、有限性的立场来分析和考察话语与文学艺术作品的关系,是福柯美学理论的方法论特征。

关注确定话语的特殊性,沿着话语的外部的边缘追踪话语以便更清楚地确定它们,对话语的分布与言说方式作出差异分析,正是福柯对《这不是一只烟斗》和《讨论的艺术》这两幅艺术作品的话语实践所做的艺术分析,也是福柯的“考古学”和“系谱学”分析方法的独特魅力的体现。

四、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观点有哪些?

答:(一)保罗·德·曼(l919-1983)的解构理论与批评。他是美国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解构主义“耶鲁学派”的领袖人物。其观点主要是:1、解构“文本”。德·曼的解构主义文本观,吸收了海德格尔关于文本意义的完整、总体性理解的阐释学思想。海德格尔认为对文本意义的完整的、总体性理解永远不可能达到,因而文本意义不可能是确定不变的。第一,文学文本不可能有确定不变的一套完整含义(意义);第二,文学文本及其意义不再是可以独立于读者阅读行为的纯自然客体;第三,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一个阅读文本的过程,是文本与阅读交互作用的无止境过程;第四,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是一个真理与谬误相交织的过程,永远不可能有完全“正确”的阅读;第五,文学史研究,就不应把文学文本当作用永恒不变的确定意义的客体来加以阐释。2、解构“语言-意义”之一致性。德·曼强调了文本语言符号与意义的不一致性。在德·曼看来,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不一致乃是语言本身的特性,也就是说,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不一致乃至对立,并非语言中特殊、罕见的现象,而是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独特品性。正是这种不一致,导致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充分阅读理解的不可能性。3、“解构的修辞学”。所谓“修辞”或“修辞学”(Rhetoric),简要地讲,就是“运用词汇产生效果的艺术”。而德·曼的“解构的修辞学”就是要分解出语法学模式与修辞学模式间的潜在张力,或言自我消解性。(1)语法的修辞化。德·曼在这里其实是要指明在同样的语句里,由于参照系不同,会产生相互排斥的不同含义。(2)修辞的语法化。德·曼的所谓“修辞的语法化”,同样是在强调一种发生在偶然情况下的转喻功能对既成的形而上学的先验必然性、内心需要、必要环节等要素的分解和打破上,并且不是去排斥后者或将转喻与隐喻对立,而是着眼于一种多元共生,转喻与隐喻相互转换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4、“盲视”是“洞见”的前提。他提出,批评家们只有通过确定的盲目才能获得洞见,采用一种方法或理论很难产生出洞见。批评家们之所以能获得洞见仅仅在于他们是在“这种奇特的盲视的控制之中。德·曼这种对批评的认识与德里达对文本结构的在场与不在场的分析似乎具有某种潜在的相通性。因为对“洞见”的“盲视”前提的强调,同样具有一种翻转性的颠覆作用,从而实现了对原文本批评机制的中心结构的消解。

(二)杰弗里·哈特曼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1、语义之多变与不确定性。(1)哈特曼确认并深入阐述了语言意义的复杂多变与不确定性。他认为,语言像“迷宫”一样,在不断地破坏自身的意义,解构自身。其理由有四:一切语言必定是隐喻式的、象征性的;语词含义依赖于其他词义的映照;语言与现实的关系;语言的含义越是含蓄、丰富,越是具有不确定性,越是具有一种自我解构、自我颠覆的特征。(2)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写作是一种跨越文本界限的行为,一种使文本不确定的行为,从而使文本的意义总是与别的意义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转换,最终成为一种与别的意义共存的、可作多种解释的意义类型,成为别的意义。2、批评与阅读应关注: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1)阅读与批评所要关注的,是自身作为阅读的过程。(2)由于阅读与批评中对确定意义的追寻,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阅读和批评的目标就是揭示矛盾和歧义。(3)文学阅读和批评的方式是创造性再思考。(4)批评也是一种写作。

(三)希利斯·米勒对解构方法的研究。1983年保罗·德·曼去世后,希利斯·米勒成为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领袖人物。1、早期观点:文学批评是一种次生文学。与日内瓦学派一样,希利斯·米勒也认为文学批评是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次生文学。2、70年代后:解构主义批评观点。(1)语言的修辞性使得其因隐喻和转喻的虚构效果而使语义歪曲。(2)一切文学文本都在自我建构中自我分解。在文学文本中,总是存在这种对于先前文本的模仿、借喻,也即存在这样一种的关系:文本既是“寄主”者,又是“寄生”者,希利斯·米勒甚至认为,这种“寄主”和“寄生”的关系不仅贯穿于整个文学史,而且也是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显着特征。在文学批评观念上,米勒同意德·曼“文学文本研究必然依赖于阅读行为”,而且,一切阅读都是一个破坏原有文本,产生附加文本的过程的观点。同时,米勒认为,从文学写作的层面看,虽然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包含着自己的不可测度的不确定性,作家的任何文本,都无法归纳出一种确定的意义。

(四)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其着作中影响最大的是1975年所发表的《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误读图示》,其中提出并阐述了“影响即误读”理论。1、“阅读总是误读;2、“影响即误读”。布鲁姆认为,文学史上后人所受前辈的影响,并非是后人对前辈的继承而是对其误读、误释、修正和改造。3、“压根儿不存在文本,而只存在文本之间的关系”,即互文性。总体看来,布鲁姆打破传统认为“影响”就是模仿、继承、接受和吸收的观念,强调“影响”过程中误读、批评、修正和乃至重写的一面。

五、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与狂欢化诗学应当如何来理解?

答:(一)巴赫金的地位:重建话语体系。在当今的西方,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被认为是当今时代“富于开拓性的事件”。巴赫金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在对旧话语体系的颠覆中重构新的话语体系。根据巴赫金的构想,这个新的话语体系的构建工作,应从两方面体现出新旧话语体系的不同来,应克服旧的话语体系的两大弊病:1、空洞、抽象的“唯理论性”。2、封闭自足的“系统性”。经过巴赫金终生积极不懈的努力,一个开放的话语体系在伦理学、哲学、美学、文艺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交界处建立起来。它的结构成放射状,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可以包容一切的相关理论,诸如对话、狂欢、时空体等与文学和文化研究相关的理论。在这个话语体系里,各种理论平等共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阐明。他们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

(二)巴赫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1、西方思维惯势:“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强调中心和权威,崇尚等级和规则的世界观雄踞西方数千年。对西方认识论和文艺批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反映在语言观上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崇尚中心和权威的认识论,严格区分对立的二元,并用自认为高级的一元去压制或消灭另一元,它实际上遵循的就是巴赫金所说的“意识形态的独白性原则”,即“一元论的原则”。它压制乃至淹没异己声音,而巴赫金却在正统世界观的“专横话语”中聆听到了“狂欢节的回响”。狂欢思维承认处于边缘的声音(文化、观念、文类、文体等)有其独特价值。2、巴赫金聆听“专横”中的“狂欢”:方法创新——内外综合。(1)20世纪前半期的“内部研究”——文本细读。20世纪前半叶是文学研究“向内转”崛起并成为主流的时期,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派明确和扞卫文学的特殊属性;(2)20世纪后半期的“外部研究”——关系连缀。从20世纪50年代起萌生出以原型批评为先兆的“向外转”倾向。尤其是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映批评和接受美学理论、新历史主义等都强调文学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等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3)内外综合研究——整合与协调。第三种声音日渐强大,显示出他旺盛的生命力并代表着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巴赫金的探索及其影响。(4)“语言学转向”的铺垫作用。20世纪初具有哥白尼式的革命性质的语言学“语言学转向”,可以说,20世纪所有的社会科学思潮都与这一“转向”有关,它开启了20世纪新的思维。

(三)复调小说理论。巴赫金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1、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发现复调型。2、关于文本与话语。(1)关于作者-(文本)主人公-读者关系。复调小说的作者具有深刻的积极性,但这个积极性带有特殊的对话性质。这是一种新的主体性思想。(2)关于复调小说和独白小说。巴赫金借用“复调”与独白对应,实质上是对“全知全能叙述者”创作主体的解构。但是每一个载体都拥有自己的主要生存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它是无可替代的。(3)关于对话性的问题。在巴赫金看来,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理解的多元世界里,一切都是同时共存,相互作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关注的不是自己的声音,而是注意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关系。

(四)狂欢化诗学。1、小说性与狂欢化相通。狂欢化的主要精神是: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的对话精神,坚持开放性,强调未完成性、变异性,反对孤立自足的封闭性。而小说在根本上是反规范的。小说不允许独白,它坚持在现存体系所认可的文本与它所拒绝的文本之间进行对话。2、体裁诗学:语言表达世界观。巴赫金着重以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小说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为基础,来考察和研究体裁诗学问题。小说体裁具有讽刺模拟性,它能讽刺模拟一切高级的语言、体裁和风格,具有体裁的百科全书性。另一方面,巴赫金注重社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开掘,极力推崇民间文化源泉在小说发展中的作用。3、狂欢化:沟通交流之桥。狂欢化诗学理论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能改变人们的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