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15773100000006

第6章 中世纪的文论(1)

引语

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5世纪(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的欧洲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又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基督教神学,其他一切思想观念都是神学的奴婢。

基督教神学的主要教义就是,倡导上帝创造一切的“创世说”,主张人天生就带有其始祖亚当、夏娃的原生罪恶之“原罪说”,认为人的一生因此就具有赎清原罪过程,既然今生因前生命定而具有“赎罪”任务要完成,那么只有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来世。所以“原罪说”、“赎罪说”与“来世说”就成为其核心思想。

基督教神学的教义对于中世纪的一切意识形态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在它的影响下形成了中世纪文论的总体特征。首先是它的神秘主义色彩。它倡导文艺是上帝创造的,文艺的美也是分享了上帝的美的光芒,从而使文艺及其美笼罩在上帝的神秘之中。其次是它否定世俗文艺,要求文艺传道布教。认为世俗文艺是败坏道德的,宣传人欲,亵渎神灵。第三,中世纪早期(5-12世纪)文论盛行新柏拉图主义,晚期(13-15世纪)盛行亚里士多德主义。

(第一节)圣·奥古斯丁对虚构的重视

圣·奥古斯丁(SaintAureliusAugustrinus,350-430)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主要代表,主要崇奉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重要着作有《论美与适合》(已失传)、《神之都》和自传体的《忏悔录》等。他早年曾经推崇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关于美是事物的整一、和谐的学说,后来转向新柏拉图主义,成为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的继承者。因此,他认为,整一、和谐是上帝创造的,美的根源不在物质,而在上帝。他还推崇禁欲主义,倡导由自然转向上帝,从尘世转向天堂,由局部自事物转向普遍的理念和概念。

一、针对文艺的“激情”性,判其为神学罪恶的敌人

圣·奥古斯丁的主要文论观点就是以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础的。他推崇真理、至善、至美属于上帝。首先,他认为世俗文艺的罪恶在于亵渎神灵,引起人们的激情,使人远离上帝。在他看来,上帝是一切美的事物的美,因此是最高形式的美,世俗的美的事物是上帝创造的,也是一种低级的美的形态。荷马史诗表现了神的缺点,这不仅亵渎了上帝的独立唯一性,而且有损神之完美性,是不能容忍的。

其次,他批判文艺的罪恶在于他推崇人的情欲,这腐蚀人的灵魂。他说:我……替那为爱情而自杀的狄多落泪……我远远离开了你、我的上帝(上,P144)。这表现他所认为的文艺对情欲的激发而造成的罪恶性。他认为,戏剧会使人变得“可悲而疯狂”,因为戏剧一方面点燃人的欲火,一方面又使人产生虚假的悲悯,这种虚假的悲悯是对自己未进入深渊、遭此厄运的暗自庆幸,这便是以别人的悲痛作为自己的乐趣,显然不合基督教的慈悲救苦之教义相背离的。同时,他强调,文艺越是吸引人,其毒害性越大,因为它距离基督教教义愈加远去。这种所谓的“自由艺术家”,实际只是世俗欲望的奴隶。

对于奥古斯丁的这些攻击文艺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其与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观点相参照理解。柏拉图的“理式”是超社会、无欲望的精神实体,可以创造万物,而奥古斯丁只不过是经由普罗提诺从柏拉图那里将这个理解借用了而已,他们都意识到了现实文艺与精神信仰之间的矛盾性。

二、奥古斯丁对虚构的重视

同时,奥古斯丁又因重视虚构性而显示了其学说之矛盾性。在论述雕塑的整体美感的有机组成时,以及在论述诗歌的韵律等形式美时,突出了其对文艺虚构的重视:“因为我从这些诗歌中能汲取到真正的滋养:我虽则唱着‘密提阿飞行’12故事,但我并不说实有其事,即使我听别人在唱,也不会信以为真的。”13奥古斯丁在这里重点强调了诗歌与神话中的故事尽管是虚构的,但这些故事却给了人以“真正的滋养”,即文艺之虚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幅画中的马不是虚构的马,它又如何成为其真正的绘画呢?”

象征与虚构有关。他认为圣经中有一种“使唯一的真理,通过肉体的行动,在我们思想中构成形形色色的想象而表达于外。”15进而从《创世纪》中的“滋生繁殖”一词来探讨其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他认为,“滋生繁殖”的字面意义只是指那些从种子中滋生繁衍的植物的生态现象,而“滋生繁殖”的象征意义则概括了许多的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都可以归于“滋生繁殖”。进而,他也谈到了象征的能给读者带来乐趣,他说:“知识用语象表达,常能产生较大的乐趣。另一事实,凡属艰苦追寻的东西,一旦到手则乐趣也更大。”16“语象”是指象征语言中的形象。它的乐趣之源有二:一是象征语言具有形象性,因而产生乐趣;二是象征语言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去推断,去猜想,把握象征语言需要付出代价,因而才能享受“艰苦追寻”的乐趣。

奥古斯丁对象征问题的论述,应被看作是对文论的一个大贡献,它影响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和现代象征主义文论。

(第二节)托马斯·阿奎那对《圣经》象征意义的关注

圣·托马斯·阿奎那(SaintThomasAquinas,1225-1274)是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和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他所创始的托马斯主义是以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为基础,综合了新柏拉图主义而形成的。他主张唯实论,认为共相(相当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理念”)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并且是最真实的存在,他同时还主张神学目的论,认为上帝创造万事万物都有其目的(这是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中的目的因和形式因之中衍化出来的)。其观点主要见于《神学大全》。

一、文论八观点

(一)他认为,上帝是一切美、自然事物的源泉,也是艺术的源泉。他指出,狄俄尼索斯说,上帝是美的,因为他就是一切事物均衡和纯洁的原因。(上,P150)一切自然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上帝的艺术作品。(上,P151)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后者又为上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而上帝的心灵则是自然万物的源泉。(上,P153-154)

(二)他揭示了构成美的三个条件——完整性或全备性,适当的匀称与调和,光辉和色彩。他指出,美的条件有三:第一,完整性或全备性,因为破碎残缺的东西就是丑的;第二,适当的匀称与调和;第三,光辉和色彩。(上,P149)他一方面继承亚里士多德关于美的有机整一性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把这些归于上帝。

(三)他论述了善与美的关系和区别。他认为,善与美本质上是同一的,因为二者建立在同一个真实的形式上面,也就是说,二者都来源于上帝。但是,他也看到了善与美的不同。他指出,善和美的意义却不相同,因为善与欲望相对应,……而美则与知识相对应(上,Pl49)。善是能使欲望要求得到满足的东西,而美的事物一被察觉即能予人以快感。(上,P150)这里,托马斯·阿奎那点明了善的功利性,美的非功利性、直觉性,并把一般的快感与美感的快感给区别开来了,把美当作知识的形式,它能引起直觉的、非功利性的快感。

(四)他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视觉和听觉是审美器官。他指出,美的本质就在于只需知道它和看到它,便可满足这种要求。最接近于心灵的感觉,即视觉和听觉,也最能为美所吸引。(上,P150)从而强调了美的认识性、直觉性、不关欲念性。

(五)他还强调了美的多样性。他指出,美即存在于万物的多种多样之中。(上,P151)

(六)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了艺术摹仿自然的实质。他说,学生进行学习,必须细心观察老师怎样做成某种事物,自己才能以同样的技巧来工作。与此相同,……也领受到神的心灵的启发……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如果艺术能够造成自然事物,它就一定要像自然那样来活动,反过来讲,如果自然能够造成艺术的东西,它就必得像艺术那样来活动。(上,P154)即艺术摹仿自然的实质乃在于艺术摹仿上帝的心灵。不过,他强调了艺术的创造性。

(七)他揭示了艺术的创造过程。托马斯·阿奎那说:一个艺术家可以通过他的艺术,知道他还没有创造出来的东西。艺术的形式从他的知识流出,注入到外在的材料之中,从而构成艺术作品。在他那里,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上帝把知识中流出的艺术形式加在外在材料之-的创造过程,即上帝——知识——艺术形式——外在材料——艺术作品。即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为基础,强调了艺术形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