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15773100000069

第69章 参考书目(3)

279[美]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280[美]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载《“新批评”文集》(赵毅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281瑞恰兹:《论述的目的和语境的种类》,见《“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8页。

282参见[美]兰色姆:《征求本体论批评家》(张廷琛),《“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2-82页。

283[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2页

284[美]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罗少丹译),《“新批评文”文集》(赵毅衡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8页

285[英]燕卜荪:《复义七型》(《含混的七种类型》)(麦曾任译),《“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页。

286[英]瑞查兹:《文学批评原理》,转引自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页。

287[美]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袁可嘉译),《“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

288[美]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赵毅衡译),《“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4页。

289[美]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赵毅衡译),《“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290[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291[比利时]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参见该书的《新版中译者前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2[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页。

293[法]茨维坦·托多洛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294[英]安纳·杰弗森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包华富等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295因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书后的传播路径是“莫斯科-布拉格-美国-法国”,其中,让法国学术界了解索绪尔的是列维-斯特劳斯,而他也是从罗兰·巴特那里了解到的,可是后者承认自己首次真正接触到索绪尔是在1956年。因而称此影响为“间接”。相关内容参见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的《编选者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296[美]R.玛格欧纳:《文艺现象学》,王岳川、兰菲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297包括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中专辟一章来批评萨特的《辨证理性批判》,阿尔都塞着有《保卫马克思》和《读(资本论)》,拉康的论文集《文集》,福柯的《古典时代癫狂的历史》、《临床医学的产生》、《词与物》以及《知识考古学》等。

298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罗兰·巴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布雷蒙。

299“功能”是结构主义尤其是叙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罗兰·巴特认为它是叙述中的最小单位。

300[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1页。

30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8页。

302[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

303[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7页。

304[捷克]穆卡洛夫斯基:《标准语言和诗歌语言》,伽文编《布拉格学派美学、文学结构主义与文体论文集》,华盛顿乔治敦大学1964年版,第44页。

305转引自[比利时]布莱克曼:《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0页。

306穆卡洛夫斯基在1934年为早期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作序时,对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批评并使用了“结构”和“结构主义”的术语。1940年,穆卡洛夫斯基发表《美学和文学研究中的结构主义》,文中对结构概念作了界定和论述,反映了布拉格学派对于文学结构的认识。

307[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企鹅丛书伦敦英译本1972年版,第210页。

308[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企鹅丛书伦敦英译本1972年版,第224页。

309[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07页。

310巴特:《文本的快乐》,转引自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页。

311参见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122页。

312[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企鹅丛书伦敦英译本1972年版,第210页。

313参见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4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14参见布斯《小说修辞学》第1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5见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316艾伯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页。

317参见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174页。

318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9-180页。

319即“1、人物的功能是故事里固定不变的成分,不受谁和如何完成的限制。它们构成了故事的基本要素。2、对神话故事来说,功能有数量上的限制。3、功能的顺序永远不变。4、就结构而论,所有的神话都属于同一类型。”(普洛普:《民间故事的形态学》,转引自罗伯特·肖尔斯《结构主义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95页。)

320托多洛夫:《叙述的结构分析》,见《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页。

321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牛津1977年版,第19页。

322参见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牛津1977年版,第42-52页。

323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1年版,第48页。

324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9页。

325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66页。

326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0页。

327见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1-162页。

328[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5页。

329[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330[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页。

331《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51页。

332《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52页。

333《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58页。

334《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67-368页。

335[德]马尔库塞《单面人——发达工业意识形态研究》,左晓斯,张宜生,肖滨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336[德]马尔塞库《单面人——发达工业意识形态研究》,左晓斯,张宜生,肖滨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337[德]马尔塞库《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338《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7页

339《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7页

340《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页

341《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0-71页

342《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1-124页

343《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152-157页

344《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123-124页

345《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0页

346《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119页

347《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版,第175-177页

348《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75-177页

349《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着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4页。

350《列宁和哲学》,英文版,第162页。

351《保卫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见《西方学者论(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7-268页。

352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22页。

353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21页。

354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认为,人的有意义的话语是有空隙的。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如失言、开玩笑、和口误等等,这时语言似乎被撕裂了,于是无意识便穿越出来,但往往表现为掩饰的不可理解的形式。因此,精神分析学家就应该细细地体察那些初级文本即有意义的话语,注意其成分之间的“空白”,这些“空白”包括文本的标点符号以及未明言的阙如之处,无意识往往就存在于这些空白处;或者说,无意识是另一套“话语系统”,它挤进意识的话语,“在其中的空隙间穿行”。在拉康看来,精神分析学实质就是一种研究话语深层结构的学问。

355[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1969年英文版,第32页。

356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357[法]马契雷:《文学生产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96页。

358[法]马契雷:《文学生产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02页。

359[法]马契雷:《文学生产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03页。

360[法]马契雷:《文学生产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13页。

361[法]马契雷:《文学生产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93页。

362[法]马契雷:《文学生产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12-613页。

363[法]马契雷:《文学分析-结构主义的坟墓》,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31页。

364[法]马契雷:《文学生产理论》,见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590-615页。

365[法]哥德曼:《隐藏的上帝》(吴岳添译),转引自《论小说的社会学》中译本“译后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66詹森主义,又译作“冉森教派教义”,指荷兰神学家詹森(1538-1585)的教义:否认人的自由意志,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帝预先注定的

367参见[法]哥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241页。

368[法]哥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369[法]哥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370[法]哥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8-209页。

371雷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ns1921-1988)战后英国着名“新左派”文学批评家,以创立“文化唯物主义”而着称于世,代表作有《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化与社会》等。

372[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审美价值》,见陆梅林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706页。

373Derrida,J“Structure,Sign,andPlayintheDiscourseoftheHumanSciences”。中译文参见《现代外国哲学》[11],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51-172页

374In:EncyclopediaofContemporaryLiterary。Toro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93,7

375Rotty,R“DeconstructionistTheory”In:TheCambridgeHistoryofLiteraryCriticism-vol,8FromFormalismtoPoststructurali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376[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9页

377[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4页

378[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6页

379Selden,R,ContemporuryLiteraryTheory,Kentucky:KentuckyUniversityPress,1985,p85

380[英]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渠东,李康,李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8年版,195-196页

381[英]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渠东,李康,李猛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8年版,202-203页

382Selden,R,ContemporaryLiteraryTheory,Kentucky:KentuckyUniversityPress,1985,p87

383《德里达访谈录:立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91页

384《德里达访谈录:立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89-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