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乡族的传说中,哈木则是个非凡的受人尊敬的人物,他不但精通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而且还能讲中亚几个国家的语言。他定居东乡后,就在当地娶妻成家。他的五个儿子被分为五个房头:今东乡县的那楞光(光,东乡语,意为“沟”)的为第一房头;高山乡洒勒、石拉提为第二、第三房头;哈木则岭坪庄寺为第四个房头;今临洮县红旗乡的马家湾、富业土、楚布拉沟一带为第五房头(清同治年间,由于清朝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同化政策,这部分人被迫放弃伊斯兰教信仰,变成汉族。另一部分人迁到广河县的排子坪和临夏县的尹集新庄禾居住)。另据调查,传说中当时来到中国传教的四十位“卧里”中,就有十四位埋葬在今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其中胡康士葬在东乡峡口,哈散葬在东乡盘子沟,比俩力葬在东乡葡萄山,原勒葬在东乡七个湾,阿哈麦德葬在东乡郭泥沟,昂巴斯葬在东乡沙沟门,哈木则葬在东乡哈木则岭,以斯俩给葬在东乡科妥山,哲麻来依力葬在东乡西眉山,阿里阿塔葬在东乡宝碌碡山,哲里葬在东乡双拱北,穆乎引地尼葬在东乡凤凰山,依麻目葬在东乡尕达山,达吾德葬在东乡赤干坪,格板得葬在东乡红山根,并在这些“卧里”的墓地修建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拱北。1958年被拆除,但留有遗址。80年代初期,其中部分拱北已重修,如哈木则岭拱北、郭尼沟阿哈麦德拱北等,至今仍有人凭吊、瞻仰。
哈木则等伊斯兰教长者把东乡选为向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落脚点,我们认为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早在元代,大批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随蒙古军队西征的结束遍布中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被编入蒙古军中,曾在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驻扎,后来就在该地屯田戍边,渐而定居下来。其中定居在东乡的一部分人,在当地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其他民族的成员,形成了东乡民族。当哈木则等到中国传教之时,可能因为东乡地区的居民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中亚人通用的语言、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定居东乡的这些中亚人到中国前就信仰伊斯兰教,有一定的信仰基础。所以,哈木则等就以东乡为传播伊斯兰教的起点,而哈木则也成为东乡族公认的传播伊斯兰教的先驱人物。
由以上论述可以初步认为:(1)东乡族在形成人们共同体前,更确切地说,东乡族先民在进入东乡地区以前就信仰了伊斯兰教。(2)明代以前的东乡族伊斯兰教情况,因为无文献资料和鲜有传说,故至今仍不甚清楚,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讨。(3)明代的东乡族伊斯兰教有了初步的发展,这有赖于哈木则等人在东乡族中的传教活动。
随着伊斯兰教在东乡地区的传播和发展,东乡族穆斯林在各地普遍建立了从事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麦池0)。并且,随着穆斯林人数的增长和清真寺的增多,在东乡族中出现了一种同回族伊斯兰教相同的宗教组织制度——“哲玛尔提”制度,它是以清真寺为中心,以某个居住点为基本单位进行宗教和社会活动的伊斯兰教组织制度。大的哲玛尔提包括几个村庄集镇,有数百户,小的只包括一个村庄的几十户、十几户甚至几户人家。各哲玛尔提相互独立、互不隶属。
哲玛尔提产生后,管理哲玛尔提内部宗教事务的伊玛目制也随之产生。伊玛目制是中国伊斯兰教内部管理宗教事务的一种较早的组织形式,东乡族中的伊玛目组织的形式如下:
嘎最,或称老师傅,是执掌宗教法规、监督执行宗教仪式、处理宗教事务并兼理行政事务的宗教法官,其地位仅次于阿訇。大都由有行政实权、有一定资产并在穆斯林群众中有威望的人担任。
伊玛目是哲玛尔提的宗教首领,领导教众在清真寺礼拜、主持公共性的宗教活动、解释经典、宣讲宗教教义。在一般的清真寺内,伊玛目既是领拜人,又招收“满拉”,开学讲经,所以又称“开学布瓦”或直称“开学”。要求由经文程度高、品德好、群众信赖的人担任。
小学布瓦,又称二阿訇或二布瓦,是设在清真寺经堂内的阿文小学的教师,辅导初学者学习阿文字母及拼写方法,也讲授伊斯兰教基本常识和一些道理浅显的宗教经典。
海提,即海推布,其职责是执掌教法并在聚礼时念“虎图白”和讲经布道。
麻经,又称玛真或穆安津,俗称念“帮克”的人。专司礼拜的时辰,召唤教众上寺礼拜。
哲玛尔提还有学董和乡老,一般由信仰虔诚且德高望重者担任,学董管理一个“哲玛尔提”内清真寺的财产、决定伊玛目的选聘及其他事务。乡老协助学董具体管理事务。学董和乡老皆由本“哲玛尔提”的人担任。
自东乡族伊斯兰教中教派和门宦产生后,哲玛尔提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内部开始发生分裂。因为一个哲玛尔提中开始出现了属于不同门宦和教派的教民,他们从原来的哲玛尔提中分离出来,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清真寺,组成新的哲玛尔提。如解放初期,今东乡达板乡红柳滩村有五百多个教民,分成四个门宦,建立了四个清真寺,形成了四个哲玛尔提。这是教派分化的结果;又如那勒寺乡的那勒寺村,教民约五百多户,原有一个清真寺,全属一个哲玛尔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属白庄门宦的教民从原哲玛尔提中分离出来,另建清真寺,另立新的哲玛尔提。当然,这与原哲玛尔提的人口增长也有一定关系。教派、门宦产生后,各哲玛尔提互不隶属、各自独立的特点也有了某些变化。在门宦中,开始出现了由教主委派有关宗教人士管理一个区域内的数十个哲玛尔提,对所属哲玛尔提实行宗教管理。在伊赫瓦尼中实行“海乙寺”制,一个海乙寺管辖十几个或几十个小寺。这一变化,在回族、撒拉族、保安族伊斯兰教中也有反映。
自清初开始,伊斯兰教苏非派思想传入西北,在我国伊斯兰教中形成了哲赫林耶、虎夫耶、嘎地林耶、库布忍耶等四大门宦及四十余个支派。伊赫瓦尼和西道堂两个教派相继形成,格底目也相对的自成一派。这是我国回、东乡、撒拉、保安族伊斯兰教内部的一次大规模的教派分化,是清代以来我国伊斯兰教内部出现的新特点。
伴随着这次大规模的教派分化运动,东乡族伊斯兰教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统计,解放前东乡地区的大、小拱北达70多处,道堂9所,清真寺595所,平均每30户有一寺或拱北。教主12个,宗教职业者2000多人。目前东乡族穆斯林分属十几个不同的教派门宦,其中属于虎夫耶系统的白庄门宦分布在县内部分地区;胡门门宦达板乡一带为多,其余分布在全县部分地区;华寺分布在河滩、东塬等乡;穆夫提分布在龙泉、大树等乡;海门和灵明堂分布在唐汪、达板等乡;丁门分布在果园乡部分地区;属于嘎地林耶系统的大拱北、高山、峡口、一哈池,分布在锁南、唐汪、高山、那勒寺等乡;属库布林耶系统的张门(也称大湾头)分布在唐汪、北岭等乡;属哲赫林耶系统的沙沟分布在沿岭、百和等乡;伊赫瓦尼以那勒寺、赵家、五家、果园等乡为多,全县各地都有;赛来奉耶分布不广,在伊赫瓦尼分布区中较多。据50年代统计,在东乡地区,白庄门宦有教民4743户,28752人;胡门门宦有2742户,15550人;张门门宦有710户,3986人;大拱北门宦有1118户,9602人;穆夫提门宦有1178户,6796人;华寺门宦有1829户,10263人;海门门宦有390户,2184人;沙沟门宦有55户,358人;灵明堂有20户,125人;丁门门宦有40户,200余人;伊赫瓦尼派有4981户,27893人;撒拉教派约25户,145人。
在这些教派和门宦中,属东乡族人创建的有白庄、胡门、张门门宦和伊赫瓦尼教派,他们在东乡地区的势力较大,教民众多,并在东乡族中有特殊影响。此外,大拱北在东乡族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不亚于其他教派、门宦。赛来奉耶对东乡族来说是个新兴的教派,但近年来在东乡族中发展较快,影响也日益扩大。现将有关教派、门宦的历史简述如下:
白庄门宦。该门宦是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系统的一个大的支系,教众大都分布在甘、宁、青、新等省(区),在西北地区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创始人马葆真,又名阿布哈则来主·哈木则,经名豪木钗,生于1772年,亡于1826年,东乡春台赤干果峦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东乡族农民家庭中,少时,在白庄清真寺念经。及长,与井沟“瞎太爷”一起在河州八坊老王寺攻读经典并接受了华寺门宦教旨。离开八坊后在东乡传播虎夫耶教义。1800年,年仅28岁的马葆真携同井沟“瞎太爷”赴新疆沙车牙勒岗道堂求教于穆罕默德第二十八辈后裔舍赫乌尼亚,适逢舍赫乌亚尼去阿富汗未归,遂返回故里。1812年,二人第二次前往沙车牙勒岗道堂,见到了舍赫乌尼亚,二人被留在道堂学习一年。在此期间,舍赫乌尼亚见马葆真宗教学识渊博,信仰非常虔诚,遂收他为自己的穆勒德(学生),传给他虎夫耶教旨,命他在干完伊斯兰教基本功课的基础上,按规定要领,早晚念诵“则可若”,静修参悟。马葆真临分时又得到了舍赫乌尼亚给他的写着牙勒岗道堂历史、宗教主张以及让他可以在河州地区传教的凭证,又命他去麦加完成朝觐功课,这样才能取得传教的资格。于是马葆真于1814年第一次去麦加朝觐,归来后开始在东乡白庄传教,后又迁至新白庄。“白庄”也成了该门宦的正式名称,逐渐传遍西北各地。
马葆真反对群众对他行跪拜礼,反对群众向他要“进天堂”的“口唤”。他不但经典学识渊博,而且能苦干苦行,他曾先后去麦加朝觐,都是身背行囊,以步当车,跋山涉水,历经艰辛。他主张各门宦要搞好团结,反对互相诽谤诋毁,攻讦挞伐。他的这些主张和遵行,都普遍得到了格底目及其他门宦的赞扬。这也是白庄门宦所以能够传遍整个东乡地区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个宗教职业者,马葆真有如此的见解和认只,一心一意进行宗教活动,同其他教派和睦相处,这在当时是少有的。他亡故后,众多的门宦和教派的群众参加了他的葬礼,足可表明当地各族穆斯林对他的尊重。这次葬礼在客观上扩大了白庄门宦的影响,为白庄门宦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宣传作用。
马葆真生前有五个“拉以布”(接替人),被分在洮州(今甘肃临潭)、东乡、新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甘肃临洮和康乐、临夏等五个教区领导教众从事宗教活动。这五个人的后代后来都自成一派,但都没有分裂,与白庄门宦保持着从属关系,只有井沟瞎太爷一系与白庄分开,自称井沟门宦。
白庄门宦的第二辈老人家(白庄门宦称教主为老人家)是马葆真的长子哈散,教民称之为“大太爷”,是着名阿訇。他着有《杜乎凡杜里曼阿杜米》(意为“一个礼数”)等着作。他于1868年亡故后,其子阿布都任“老人家”。阿布都俗称“胎里会”,宗教学识渊博,在教众中影响很大并带有传奇色彩。同治年间,为取得传教的“一若芝”(凭据),他带领十余人前往新疆牙勒岗道堂。行至奇台安子站时,与维族群众因误会发生械斗,阿布都被杀。事后,维族群众得知真相后,遂将其重葬于奇台顶子并修了墓庐,白庄门宦追认他为老人家。
实际上,与阿布都同时起着老人家作用的是马悟真。他是马葆真三子郁素夫的儿子,人称“尕大师傅”。同治年间,他与闵殿臣响应陕西回民起义,带领东乡、回族起义群众攻打河州城,后又联络众起义首领公推马占鳌(华寺门宦阿訇)为领袖与清政府对抗。后起义军在着名的“太子寺战役”中重创左宗棠,取得胜利后,马占鳌等投降了清政府,马悟真被封为左旗管带,成为白庄门宦风云一时的人物,为发展和巩固白庄门宦起了很大作用。
第四辈老人家是阿布都的儿子阿哈曼地,人称“三师傅”,是个大阿訇,有“阿林”(宗教常识)又有“干办”(遵行),得到教众普遍尊重,信仰的人数也有所增加,他执教期间,是白庄门宦的大发展时期。与他同时,白庄门宦又出现了一个显赫的人物,叫马璘,字玉卿,经名八盖若,人称“尕五师傅”,他是马悟真的儿子,是当时甘肃八大镇守使之一的甘州(今张掖)镇守使。白庄门宦依靠他的势力,也得到了大发展。
第五辈负责人是阿哈曼地的侄子,人称“大师傅”的马绍宗,经典知识较好,但因未取得正式传教凭证,故只以负责人相称。第六辈老人家是马绍宗的侄子马进城,经名图木松地尼,人称“尕老人家”。他曾三次去麦加朝觐,并在1953年从牙勒岗道堂取得传教凭证。他现任中国伊协和甘肃省伊协的副主任职务,积极协助党和政府,从事民族宗教工作。
胡门。该门宦是东乡族伊斯兰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门宦,教众主要分布在东乡、广河、临夏、永靖、和政、康乐及兰州,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也有部分信奉者。
胡门门宦创始人马伏海(1715-1812),经名艾布里则地,原籍东乡红泥滩(今属达板乡),东乡族人。他小时候曾在本村清真寺攻读经典,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746年慕名去当时的经堂教育中心西安崇文巷清真寺拜王尕锥为师,系统地学习了经文和教义,得到老师赏识。1749年返回家乡传教。到他晚年时,教众巳达8000余户,四五万人。
胡门门宦初无定名,据传说,在马伏海80岁那年,胡须突然由白变黑,从此,教众尊称他为“胡子太爷”,称他所创的门宦为胡门。
马伏海三子马成虎(经名阿里)在59岁时受父命传教,是为胡门第二辈教主。因马成虎早亡于其兄马成彪(经名欧斯麻乃),胡门教权实际上由成彪掌握。这一时期,是胡门历史上教权最盛时期,东乡、广河、康乐的教权皆由其控制,影响达河州全境。
据说马成虎生前曾授意自己的次子、人称“三马”的格的如传教,而马成彪又将教权交给了马成虎的长子,人称“大马”的哲麻龙地尼。于是兄弟反目,遂分别传教。
哲麻龙地尼继续在红泥滩传教,成为红泥滩胡门的第一任教主(胡门门宦第三辈),现已传至第四辈(胡门门宦第六辈)马国泰。马国泰在1958年前曾在唐汪大寺任开学阿訇,现任甘肃省伊协常委,东乡族自治县伊协主任,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协委员。
胡门马伏海长子马成彪一系的后代,在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失败后相继投入政界,在不同时期的政府内担任要职,这在客观上对提高胡门门宦的地位,发展宗教势力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马”格的如与兄争夺教权分裂后,到太子寺(今广河县)徐穆家传教,另立太子寺胡门,成为第一任教主(亦为胡门第三辈教主),太子寺胡门亦一脉薪传四辈(胡门第六辈),不过在第三任教主伯克二师傅时,因兄弟之间争夺教权,其兄和其弟各立一派,太子寺胡门遂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