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鹿
15774700000014

第14章 鹿的疾病防治(2)

公鹿多出现睾丸炎,睾丸一侧或双侧肿胀。4~5月龄的小鹿对布氏杆菌病有一定抵抗力。但也有病例出现,临床症状可见后肢麻痹、行走、起卧困难。部分成年鹿染病时出现关节炎,关节肿大(尤以腕关节和跗关节明显)等现象。

2防治措施

(1)预防。

①健康鹿与病鹿隔离。有条件时,每年进行1~2次血清学诊断。根据普查结果,将病鹿隔离饲养。从健康群培养后代,创立健康鹿群。

②鹿舍及周围环境严格消毒,尤其是分娩时产房及其他分泌物要注意消毒处理,饲养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

③禁止其他家畜及无关人员进出鹿场。

④有条件的鹿场,可用布氏杆菌菌苗预防接种。用布氏杆菌羊型5号疫苗皮下注射250亿活菌。免疫期暂定一年。

(2)治疗。病鹿在严格隔离的基础上,有条件时,可用四环素、土霉素等进行治疗。但一般应淘汰处理。

(第二节)寄生虫病

一、鹿肝片吸虫病

本病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以肝片吸虫为主。一般以慢性胆管炎、间质性肝炎、慢性营养不良与中毒为主要特征。急性病例较罕见。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肝片吸虫虫体扁平,形如树叶,淡红色。

头端椭圆形,金黄色或黄褐色。肝片吸虫寄生在鹿的胆管中,由总胆管排出大量的虫卵随胆汁到十二指肠,最后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遇到椎实螺后就钻进螺体,经过几个发育阶段,最后形成尾蚴。尾蚴从椎实螺出来后,在短时间内在植物上结囊,并多数在近水面的植物叶上形成囊蚴。带有囊蚴的植物和水为鹿所食后,幼虫在寄生的十二指肠内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并侵入肝脏的胆管,在鹿的胆管内生长寄生。

鹿感染后3~4个月左右,粪便里就可发现虫卵。成虫在动物体内可生存数年。

本病常流行于潮湿多水的地区。夏季天热多雨,椎实螺大量繁殖,这时囊蚴增加,鹿感染的机会增多。

(2)临床特征。虫数少时,无明显症状。虫数多时,精神不振,贫血,黄疸,消瘦,被毛粗乱。眼睑、颌下、胸下、腹下水肿,食欲减退。反刍缓慢,周期性瘤胃鼓气、弛缓。初期拉稀与便秘交替,后期粪稀如水,黑褐色,恶腥臭,混有未经消化的饲料。肝区有触痛感。肝肿大,最后衰竭死亡。

(3)病理剖检特点。肝片吸虫较大量寄生时,主要引起鹿的慢性间质性肝炎。胆管因受刺激导致上皮组织的糜烂坏死、结缔组织增生与钙化,胆管周围细胞浸润,肝实质萎缩,肝包膜也强度增殖。病理剖检可见肝脏凹凸不平,胆管管壁及周围组织强度增生,部分肝小叶萎缩,胆管内充斥着蒙古稠的胆汁和虫体。

2防治措施

(1)预防。新建鹿场应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不要从沼泽地、低洼地等收割青料或取水喂鹿,也不能在上述地带放牧鹿群。应做好预防性驱虫、粪便管理及灭螺等工作。

(2)治疗。

①硫双二氯酚50~80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服后有拉稀现象,应充分饮水。

②硝氯酚3~7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

③硫澳酚60~100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

二、鹿莫尼茨绦虫病

本病是在鹿科动物和其他反刍家畜中分布很广的一种绦虫病,对幼鹿危害严重,不仅影响生长发育,并能引起死亡。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莫尼茨绦虫由头、颈和体节组成,头节圆球形,有4个吸盘。虫卵是圆形、三角形或立方体形,淡灰色,随患畜粪便排出体外的虫卵被地螨类吐食后,胚胎在后者体内经6个月发育,变成侵袭性似囊尾蚴。鹿由于吞食污染似囊尾蚴的饲料而发生感染。本病呈季节性感染,春季有所感染,初夏达高峰,秋季逐渐下降。不同年龄的鹿易感性有明显差异,仔鹿感染率高,成鹿感染率低。地螨的密度与本病的流行有直接关系,密度大,感染率高。下列情况地螨较多:富有腐殖质的草地;夏、秋季节;每天的早晚和雨天。

(2)临床特征。取决于感染强度。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症状明显。一般呈慢性经过,食欲减退,喜欢饮水,消瘦,生长发育缓慢。毛无光泽,下痢,有时便秘,粪中混有乳白色卵节片。虫体多造成机械性阻塞,引起肠壁血液循环障碍,肠蠕动困难,肠胀气,肠炎,肠破裂,临床可见腹痛,腹部膨大。可视黏膜苍白,有贫血现象。淋巴结肿大。有的鹿抽搐、回旋,有神经症状。

(3)病理剖检特点:尸体消瘦,肠内有数量不等的莫尼茨绦虫,虫体所在的肠道呈肠炎症状,肠壁扩张,有的肠管阻塞,黏膜呈卡他性炎症。

2防治措施

(1)预防。控制中间宿主地螨,了解地螨的生活习性,可采取牧地翻耕及轮牧等措施。进行预防性驱虫,放牧前对鹿群进行一次驱虫,使舍饲病鹿迅速康复,保证放牧地免受污染。

放牧后采用成虫前驱虫,每月1次。

(2)治疗。

①硫双二氯酚50~80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

②氯硝柳氨40~50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

③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

三、鹿类圆线虫病

本病是类圆科的类圆形线虫寄生于鹿的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以顽固性腹泻、失水、消瘦、酸中毒为特征。仔鹿感染症状更严重。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类圆形线虫,虫体纤细,卵呈椭圆形,色为淡灰色,卵壳甚薄,卵内已含有幼虫。寄生性类圆形线虫是雌虫,孤雌繁殖,雌虫主要寄生在鹿小肠内,产含有幼虫的虫卵,卵不断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环境中,卵内幼虫即可孵出成为杆型幼虫。杆型幼虫经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最终发育成感染性丝型幼虫,幼虫由皮肤侵入鹿体,也可经消化道侵入。

(2)临床特征。皮肤湿疹,有痒感。支气管发炎时,不断咳嗽,体温升高。持续性腹泻,肠炎,因失水可导致酸中毒,严重时有神经症状。病鹿消瘦,精神委顿,有时有呕吐现象。

病程长,后期极度衰弱甚至死亡。

(3)病理剖检特点。湿疹的皮下组织及肌肉有点状出血。

肺有溢血点、支气管炎。卡他性肠炎,肠黏膜充血、出血变化,有的肠黏膜发生坏死与溃疡。后部肠管中有黏膜样血性粪便。

2防治措施

(1)预防。每天清除的鹿粪堆积发酵,可杀灭虫卵。加强鹿(特别是仔鹿)的饲养管理,增强鹿体的抵抗力,可降低其感染率。

(2)治疗。①龙胆紫每头03~05克,溶于水口服。

②四咪唑(驱虫净)20~25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③丙硫苯咪唑10~15毫克/(千克体重·次),内服,隔2天重服1次。④失水、酸中毒病例,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及碳酸氢锅溶液。

四、鹿蠕形蜗病

本病是由蠕形螨科的蠕形螨虫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叫脂螨病和毛囊病。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蠕形螨虫,虫体狭长,分头、胸、腹三部,口器在前端,由一对脚须、一对整肢和一口下板组成。胸部有四对粗而短的肢,腹部长,有横纹。雄虫阴茎在胸部背侧,雌虫阴户在腹面。虫卵呈纺锤形或椭圆形。蠕形蠕虫的全部发育过程在宿主体内完成。雌虫在患部产卵,孵出具有三对足的幼虫,蜕皮成为八足虫,再经数次蜕皮成为成虫,寄生于毛囊底部或皮脂腺内。虫体抵抗力较强,离开宿主在干燥环境下经数小时才死亡,倘若遇到湿润环境,能存活数日。本病为直接性或间接性寄生虫病,鹿只由于接触病鹿或污染虫体的用具而感染发病。幼鹿较成年鹿易感,短毛鹿较长毛鹿易感。脱毛季节、鹿圈狭小及鹿只拥挤,都有利于本病的传播。

(2)症状及病变。病变见于鼻梁、眼、面部、下跨凹部及全身少毛处的皮肤,临床上分为3型。

①结节型。在颜面部、股部及颈部皮肤上,长出许多从豆粒大到指甲盖大的结节,较硬固,切开有黄白色内容物。此型病状轻微,为初发阶段。

②鳞屑型。大多继发,多见于颈侧、股部皮肤,结节增多,充血潮红,毛根部皮肤肿胀,增厚,弹性降低,形成皱槽,凹凸不平,被覆糠鼓样黏性鳞屑,污秽不洁。

③脓疱型。由于化脓菌混合感染的结果。精神不好,食欲减退,眼结膜苍白,虫体繁殖快,大量寄生,皮肤出现许多皱纹和皱察,颜面部可见黑色和褐色的皱襞。化脓菌侵入毛囊,则发生砂粒状脓疱性结节,融合一起,形成大脓疱,四周有发炎带。脓疱中流出淋巴液,干燥后,形成痂皮。

通常情况下,一般不见病鹿有痛觉和痒觉的表现。但是,肘、膝部严重感染的病鹿,行步困难。严重脓疱型,生长发育缓慢,公鹿脱盘迟延,仅长乏养性病态型鹿茸,茸的色泽发暗,干枯而瘦小,有的几乎不生长鹿茸。病鹿可因进行性、营养不良性贫血及中毒而发生死亡。

剖检病鹿时,主要见其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减少,皮肤下层有密集的淡黄白色的小点或圆球样物,取后制作成压片镜检,可发现许多虫体。

2防治措施

(1)预防。

①注意鹿舍、用具清洁卫生,经常打扫圈舍。

②定期消毒圈舍,选用10%苛性钠溶液、新鲜石灰乳或用火焰消毒。

③隔离病鹿,单独采用饮食用具。重病者要淘汰。

(2)治疗。患部用14%碘激涂擦4~6次治疗。患部用10%磺酊涂擦4~6次,每天1次。脓疱型病例,除局部治疗外,还用抗生素和台盼蓝治疗,台盼蓝注射液现配现用,浓度为1%,每千克体重05~10毫升,缓慢进行静脉注射2~3次,间隔6天。为了减轻副作用,将药液加温到37℃后用,体质弱的鹿1次治疗量分2次用,间隔12或24小时。

五、鹿蜱

侵害鹿群的蜱主要为硬蜱,硬蜱又叫扁虱或壁虱。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硬蜱虫体呈淡黄色、淡褐色或黑色,稚虫与幼虫为灰色或淡黄至玫瑰色。硬蜱日夜均能吸血。在鹿体主要是成虫和稚虫,幼虫很少。

(2)症状和病变。重度感染时,可发现鹿有消瘦、贫血与生产力下降等症状。硬蜱寄生最多的是四肢及近胸腹内侧与胸腹部的皮肤,由于虫体的刺咬及分泌的毒素的作用,可发生局部充血、出血与水肿。蜱类能传播疾病,对人类也有害。

2防治措施

消灭动物体和自然界中的虫体;轮地放牧;鹿舍墙壁、地面、运动场和鹿场内各处缝隙、沟渠经常喷洒消毒药。常用消毒药有01%~05%敌百虫溶液、033%敌敌畏溶液或000025浓度的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等。

六、鹿虻

1诊断要点

(1)发病特点。虻类的体型很像蝇类,黄褐色或灰色,雌虻的口器为锐端呈吻刺状的刀刺型口器,适于刺穿和切割皮肤。虻的两翅发育良好,能作远距离飞行。通常在5~6月份就可见到虻群出现,7~8月份达到高峰,在温度低于15℃时虻活动停止。仅虻雌吸血。雄虻不吸血,以植物液体和花蜜为食物。幼虫也不吸血。虻的活动都在白天进行。

(2)症状和病变。绝大多数虻都能吸血,吸血部位通常在四肢内外侧、下腹部至颈背部,各种虻对吸血部位都有一定选择性。虻吸血量较多,大型虻每次都能吸02毫升的血液,鹿群经常受虻的叮咬会出现贫血。虻能传播炭疽、锥虫病等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虻能分泌毒素,使被咬伤的局部皮肤发生红、肿和奇痒,被咬刺处还由于虻分泌的抗凝血物质的影响,而流血不止,可招来蝇类,进一步引起皮肤发炎感染。鹿群由于虻的骚扰,放牧、采食与休息均受影响,时间一长会导致体质下降。

2防治措施

鹿群避开中午放牧。鹿舍墙壁用石灰刷白,有助于减少虻的骚扰。在鹿体上喷洒01%敌百虫溶液或000025浓度的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有防避和杀灭虻的作用。此外,亦可用上述药物喷洒鹿舍与运动场,以杀灭虻及其他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