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解决了与德国有关的问题,也就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至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还没有来得及根据大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来建立一个战后的新秩序。美、日、英三国为了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展开激烈的造舰竞赛。美国力图巩固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为此倡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限制海军军备和协调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1921年11月21日,美、英、日、中、比、法、意、荷、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会议,史称华盛顿会议。美国在会上居主导地位。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三个条约:一是1921年12月13日签订的英、美、法、日《四国条约》。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并规定,从条约批准生效以后,1911年缔结的“英日同盟”宣告失效,从而使日美在太平洋上的矛盾暂趋缓和。二是1922年2月6日,英、美、日、法、意五国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规定,英、美、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凡非航空母舰的军舰,其排水量在万吨以上,或装有炮口直径在八寸以上的大炮的)比例为5531.751.75。美国以雄厚的经济实力,迫使英、日接受提高美国海军力量的地位。条约结束了英国一向占有的海上优势,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三是1922年2月6日,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为《九国公约》。中国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中心议题,因为远东霸权的核心是争夺中国。在会上,中国代表要求取消《凡尔赛和约》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条款以及日本放弃“二十一条”等;由于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蓬勃兴起和美、英对日矛盾的压力,1922年2月4日,日本被迫同中国签订了胶州湾交还中国和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的协定。在这种背景下,九国公约在名义上提出了“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的原则,但同时又提出美帝国主义所推行的“门户开放”和各国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华盛顿会议反映了美帝国主义实力的增强,会议实际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样,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