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科学博览2
15782500000018

第18章 人类未来与地外星球(3)

结果,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提前两年制造出了造氧机。该机器对100克类似月球泥土的火山灰进行了测试,结果将该物质的五分之一都转换成了氧气。美国宇航局计划于2011年将这种造氧机送上月球进行测试。

这种“月球造氧机”是一个类似透镜的结构,可以聚焦太阳光,使地面温度加热到2500℃。在最近的测试中,一个36米宽的圆碟将太阳光聚焦到了100克火山灰上,结果几小时后,该物质的五分之一就被转换成了氧气。测试时,这一泥土物质被保存在真空环境中,可以很好地测量所提取的氧气的质量。

除了这一聚焦太阳光“榨取”月球氧气的方法外,科学家还设计了一些其他“月球造氧方法”,包括将月球岩石融化成液体,然后通过电流方法释放出氧气等。

有关科学家称,如果这一造氧科技可行,那么月球上的造氧工厂将会非常庞大。它包含一个专门挖掘月球泥土的采矿厂,这些月球泥土将被送进一个巨大的“月球造氧机器”,该机器中进入的是泥土,吐出的将是氧气。从月球上挖土将会比地球上更轻松,因为月球的重力比地球小得多。

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艾里克·卡迪夫说:“这一科技的优点是我们可以靠月球土地生存,不需要浪费地球上有限的资源。通过该机器,你可以呼吸到纯净的氧气。尽管我们产出的氧气中还是有一些其他气体,但是它们的比例非常少,不会形成任何危险。”地球之外的家园——火星

火箭撞火星唤醒火星生命

美国“火星环球勘测者”飞船发回的一些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最近几年中曾有活水流过的痕迹。英国行星专家约翰·穆雷相信,火星表面下一定沉睡着一些处于“假死”状态的火星微生物,而他希望能向火星表面冰湖中发射一枚火箭,融化火星寒冰,从而唤醒那些沉睡的“火星生命”。

美国NASA宣布,他们从“火星环球勘测者”飞船发回的一些照片上发现有力证据,证明火星表面最近7年中曾有液态水流过的痕迹。NASA科学家相信,火星液态水是从地下喷射出来的,然而由于火星表面温度极低,液态水流出时就迅速结冰,很难长期存在。

约翰·穆雷认为,火星上一定存在过某种形式的杀手微生物,但由于目前火星表面干旱寒冷的环境不再适合它们生存,所以这些火星生物都转入了一种“假死”的睡眠状态中。一旦火星环境变暖,或寒冰融化,它们就会重新“复活”。

穆雷是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任务的主要科学家,他希望能在将来向火星赤道附近的冰冻地带发射一枚火箭,在冰中炸出一个巨坑,从而寻获那些藏在底下的微生物。

穆雷希望接着派一个机器人登陆该地区,将被炸出来的冰屑和泥土放到显微镜下面,加水进行观察,看里面是否有“复活”过来的微生物存在。

虽然美国NASA和欧洲航天局都计划在未来10年中将火星泥土样本带回地球进行研究,但穆雷警告称,火星上的微生物可能是“致命的杀手”,一旦被带回地球并且“逃脱”,很可能会造成整个人类灭绝。所以人类在将火星微生物带回地球之前,最好先好好研究一下它们。

地球部分早期生命真的来自火星吗

科学家最新研究证据显示,地球上最早的一些简单生物很可能是搭载陨石从火星来到地球的。

由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几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细菌。他们发现,这些细菌在几千倍于人体能够承受的辐射极限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成活,因此他们认为,这些稀有的特殊细菌内部已经形成了某种可以抵御超强辐射并且可以保持水分的功能。

科学家们不相信任何起源于地球的生命可以演化出这些特异功能,因为有证据显示,在过去40多亿年中,地球上的辐射强度变化不大,所以他们认为,这些超级细菌可能源自火星,它们搭乘陨石来到地球,并最终成为地球上最早的简单生命。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最新一期《星际生物学》杂志上。

不过,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一些学者指出,这些超级细菌的DNA与普通细菌相差无几。还有一些科学家指出,在地球上已被发现的数万枚陨石中,只有20多枚来自火星,即便火星上有这些超级细菌,它们搭乘陨石从火星到地球的可能性也不大。

长途跋涉的探测卫星

中国嫦娥一号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俄罗斯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火卫一”合作的协议》。双方确定于2009年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届时,俄罗斯的福布斯探测器将搭载中国的一颗用于探测火星环境的微型卫星。

俄罗斯的火星研究计划第一阶段预计在2009年10月展开,届时俄罗斯将向火星的卫星“火卫一”发射“火卫一土壤”号航天器(简称福布斯探测器),其任务是将火卫一的土壤样本送回地球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将在2010年展开火星探测活动。福布斯航天器经过10个月的飞行,于2010年8月左右抵达火星附近,它会把中国的环境卫星送到火星轨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颗卫星会对火星的空间环境进行自主探测,并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了解火星大气层的水汽和温度分布,进而了解火星大气环境。

对3亿公里之外的中国小卫星进行控制和通信,是火星探测的关键。中国这颗环境卫星只有100公斤左右,它要完成对火星气候条件、空间环境等的探测,使命重大。

火星离地球3亿~35亿公里以上,达到火星轨道的飞行时间要8~10个月,以往中国气象卫星的高度仅36万公里,“嫦娥一号”离地球也只有36万公里。远距离测控卫星是一个极大考验,控制中国小卫星,指令一个来回需要40分钟。这样长距离的测控卫星,在中国是没有先例的。

这颗价值约100万美元的卫星和福布斯探测器将成为火星的人造卫星。目前,在火星轨道上,只有美国和欧洲航天局的两个航天器在进行科学探测工作。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米哈伊尔·马洛夫院士说,目前,俄罗斯的火卫一土壤样品提取计划是独一无二的,这也算是俄罗斯恢复航天大国地位的一个机会。但这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探测任务。因为:第一,探测器登陆火卫一的地点误差要控制在1~3公里范围内,因为整个火卫一的直径仅有26公里;第二,要保证探测器登陆时的安全,其降落速度要控制在每秒1米左右。

米哈伊尔·马洛夫强调称,福布斯探测器将使用最新材料打造,重量很轻。此外,为保证探测项目顺利完成,俄罗斯科学家们还将开发出全新的地面高精度跟踪观测与指挥系统。

火星将是人类下一个“家”

美国著名航天员张福林博士认为,火星将是人类的下一个“家”。相对月球而言,火星独特的空间位置、气候和地质状况更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移民地”。

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后,人类就把火星定为下一个要远航的星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上建立一些制造温室效应气体和臭氧的工厂,使火星大气层逐步变暖,变暖的大张福林气会使火星极冠的冰逐渐融化成水,逐渐变得适宜人类居住。科学家估计,大约需要一到几个世纪,火星才能变成和地球一样的蓝色水行星。科学家认为人类会立刻适应火星上的重力环境,并相应地改变行为动作。

张福林说,目前研制的火星探测器都没有载人是因为距离的原因。现有的化学能驱动飞船从地球到火星单程要飞行近两年,因此难以载人。人类正在研制核能驱动的宇宙飞船,用于载人火星旅行。

张福林博士2006年7月离开了供职25年的美国宇航局,并在美国成立了AAT实验室,进行等离子发动机方面的研究工作。而等离子发动机一旦研制成功,就可以将现在地球至火星所需要的航行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还能大幅减少使用的燃料,从而减轻航天器的重量,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

千年后可否移民火星

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由于运行轨道的变化,它与地球的距离在5570万~12000万公里之间,也是目前科学家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

人类至今只派出过探测器登上火星。现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登陆计划已开始逐步实施,根据计划,美国人将在2030年登陆火星;俄罗斯更提出,要在2015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

在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中,最热心的要算美国的火星协会了。它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是一个非营利性科研组织,有5000名付费会员,他们来自世界29个国家,其中既有顶尖科学家,也有世界各地的火星探险“发烧友”。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争取实现人类移居火星。这些“火星人”甚至设计好了未来火星共和国的国旗,它类似法国国旗,不过颜色是红绿蓝。

移居火星,最重要的是要让火星上生成氧气。对于这一目标,很多科学家认为需要2万~10万年的时间。但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科学家罗伯特·祖柏林认为,这个过程只要大约1000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祖柏林已制订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并领导火星协会逐步实施。这个改造计划共分五步。

第一步: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

要使火星的冰冻物质完全融化,火星的外层大气至少要达到40℃左右。因此祖柏林表示要在火星上制造一场“巨大的温室效应”,计划完成的时间为2150年左右。祖柏林提出了三个让火星变暖的方案,其中第三种方案得到许多科学家的赞同。

第一方案:太空镜

就是用一面直径超过120公里的镜子,在火星表面21公里以上的轨道运行。这面镜子将把太阳光反射到火星指定区域,以释放出冷冻地表下面的大气和水。但这面镜子太大,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还造不出。

第二方案:小行星撞击

让一颗直径2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火星,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使火星上的1万亿吨冰融化成水,而小行星撞击后释放的氨气也可以让火星大幅升温。他估计,40次这样的撞击就可以使火星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不过,实现难度也很大。

第三方案:制造温室气体

祖柏林计划在火星上建几处化工厂,不停地制造最有效的温室气体——四氟化碳。如果每小时排放1000吨这种气体,30年内火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78℃。这项过程预计耗能5000兆瓦,5个核电站就可以满足这些能量需求。

第二步:释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气

30亿年前,火星的表面包围着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由于火星变冷,大部分二氧化碳都被土壤吸收并冷冻起来。当人类完成改造火星第一步后,温暖的气候将使这些二氧化碳释放出来。这些气体可以在20年内让火星温度再升高56℃,这时候冰开始融化成水,水也开始蒸发,进而形成雨雪等天气现象。根据计算,到2200年,火星表面将拥有0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

第三步:种植植物

随着土壤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到2250年,火星上的大气含量将达到021个大气压,相当于地球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此时的火星居民不用穿太空服就可以走出户外,当然他们还需要氧气袋;普通飞机可以在火星上起降;人们还将建设一个带有穹顶的封闭型城市。

一旦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长年保持在0℃以上,火星上就可以有稳定的液态水供应,到2250年,火星已经可以生长植物,但最先考虑培育的,应该是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菌类和苔藓。

第四步:收获氧气

为加快制造氧气的速度,火星居民将大规模种植各种植物,并小心处理垃圾,因为垃圾腐败会制造二氧化碳。届时科学家将培育出能释放更多氧气的“超级植物”。

第五步:再等1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