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知识博览3
15783000000028

第28章 神秘的地球(9)

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约有90%左右的城市、50%左右的县,有了火葬设施。但推广火葬的阻力仍然存在。在安葬死者的问题上,“入土为安”的观念,在我国民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一直唱的是“置棺”、“入土”、“筑坟”三部曲。其实,土葬本身也是不合我们的国情的。中国人多地少,一亩地埋不到100副棺材。土葬不衰,就不仅有一个死人同活人争木材、争钱财的问题,更有一个死人向活人抢土地的问题。

海葬

1987年4月26日,南国广州举行了首次“海葬”仪式。由一艘大船载着420盒先人骨灰,在《葬礼进行曲》的哀乐声中驶抵珠江口外海域,由500名家属分别把亲人的骨灰撤进了大海碧波里。

对死者尸体的处理,从土葬改为火葬,是一大进步。但是,火化之后,还有骨灰需要存放。现在广州、上海等城市火葬场的骨灰楼,均大有“爆棚”之势。按照“入土为安”的传统观点,骨灰盒存放一段时期,也要从骨灰楼葬入地下,于是,做坟,置墓,立碑,每年清明前后上坟扫墓,又是一连串的耗费和麻烦,火葬之后辅之以海葬,处理就彻底了。

提倡“海葬”以后,拥护的人很多,有的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有的教授专家已立下遗嘱,要求对自己的遗体实行火葬加海葬。

墓志

墓志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置墓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俗礼制,其作用与立于土表的墓碑基本相同,但墓志因下放棺前埋于墓中,更易保存。

我国最初的墓志没有固定的形式,有的上圆下方,类似墓碑,但多数是方形的。我国现已出土的墓志石刻中,最早的是东汉延平元年(106年)的《贾武仲妻马姜墓志》。

隋代以后,墓志的形制、文体逐渐定型。一般由两块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石板组成,上石叫志盖,下石称志底。志盖上刻有死者的姓氏、籍贯和官衔等等,志底则刻其生平事迹。“志”多用散文体叙死者生平事迹,“铭”多用韵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也有二者兼用的,称墓志铭。

墓志是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可以作为历史资料,以补史书之不足,对研究我国的历史、地理、文字演变和书法艺术以及死者墓葬年代都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现存最早的陵墓

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上的黄帝陵,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陵墓。

黄帝陵是为了纪念4000多年前相传为中国人民造福的轩辕黄帝而建造的陵墓。陵墓高3.6米,周围约48米。陵前有祭亭,亭内碑石上镌刻着“黄帝陵”三个金色大字。为郭沫若手书。祭亭之后是墓碑,刻有明代嘉靖滇南唐铸书写的“桥山龙驭”四字。在陵的南侧有一高大土台,名“汉武仙台”,是汉武帝刘彻北驱匈奴后祭奠黄帝时修的。桥山上古柏成林,郁郁参天,左边有沮水回绕,毓秀钟灵。桥山脚下,有座庙宇,也称“轩辕庙”,是后人为祭祀黄帝而建的。此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庙内有一株古柏,10个人合抱不住,高19米,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是中国手植柏中最大的一颗,相传为轩辕黄帝时所植,名为“黄帝手植柏”,外国专家称其为“世界柏树之父”。

周陵何处寻

生前建立西周,灭商伐纣的周文王和周武王死后埋葬在何处,因上古资料少,距今年代久远,加之当时葬俗不留坟头的风俗使之成了千古之谜。后人关于他们的陵墓究竟在何处有以下几种说法。

(1)毕原说。即认为二陵应是今咸阳原上的周陵。《史记》、《通典》等史籍均明确记载,“周文王陵在咸阳县北一十五里毕原上,武王陵在文王陵北”。据《咸阳县志》载,文王武王二陵在历史上曾有献殿5间,东西配殿各5间,更衣亭各3间,牌坊一座,“昔时,越五年,皇帝遣官致祭”。今周陵中学校园内依然有过去的祭殿一间和记载历代帝王遣使祭奠陵墓的石碑。

(2)“杜”说。《史记集解》注引《皇览》说:“文王、武王、周公冢皆在长安镐聚东杜中也。”这里所说的杜区为西周初期的“杜伯国”,公元前687年秦武公首置杜县,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3)万年县说。《史记正义》注引《括地志》认为“周文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原上”。这里所说的万年县应指唐时的万年县,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东。

(4)丰镐、周原说。近年来,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古文献,结合出土文物互相参证,提出了二陵应在西周国都丰镐一带的说法,即应在今陕西长安县与户县交界处。也有人认为二陵应在西周的发源地周原一带,既今陕西扶风黄堆或祝家庄徐家窑北。

“陵”与“寝”的区别

君主的坟墓被称为“陵”,是从战国中期开始的。最早称陵的是战国时赵肃侯的寿陵;秦自惠文王起,诸王葬地都取名某陵。君王的坟墓规模宏大,称之为“陵”或“山陵”,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占地之广、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另一方面也有以崇高的山陵象征至高无上之意。

约与君王坟墓称陵的同时,又出现了在帝王陵墓顶上或边侧建“寝”的制度。最早出现的墓地建筑是用来供墓主的灵魂起居止息的。人们相信死者的遗体虽然埋入地下,但灵魂不灭,而且可以自由出入,所以需要在墓地建一小屋供其使用。这一习俗大约起于原始社会后期。进入阶级社会后,这种用来供奉死者灵魂的墓地建筑称作寝,并被王侯贵族的墓葬所普遍使用。安阳殷墟王陵都有寝的痕迹,其位置往往正坐落在墓室之上,面积也同墓室大体相等。河北平山的战国中山王陵封土堆上也有建筑物的遗迹,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标明这些墓上建筑为“王堂”、“王后堂”、“哀后堂”、“夫人堂”等,其性质也当是寝。

帝王推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相信或者愿意灵魂不死,故而寝是按照帝王生前的宫廷格局来设计的,并按当时礼制的需要来规划。秦汉时皇陵的寝不再建在封土堆上,而是设于墓侧。从汉代记载来看,当时帝王的寝中陈设有坐位、卧床、几、匣柜和被、枕、衣服及其他生活用具,如同活人的寝室一样应有尽有。每天由宫女像对待活的君主一样,按照一定时刻为灵主灵魂整理床上被枕,提供盥洗用水,布置妆饰用具。每天还要按时刻献供四次食品。每月还要把寝中的衣冠取出,由车骑前导护送,隆重地到接受祭祀的庙中出游一次。

现行哀乐的由来

哀乐,是一种悲哀的乐曲,专门用于丧葬或追悼。那么,现行的哀乐是怎样来的呢?

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安波、马可、时乐蒙等深入民间“采风”(搜集民歌及民间音乐),在安塞地区搜集到了这支陕北民乐商调式哀乐。安波记谱。1942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刘志丹的灵柩移建于他的故乡保安县(现今的志丹县)。在陕北人民公祭刘志丹的大会上,首次由安波以此曲填词,唱奏了这支歌。歌名《公祭志丹同志》。这首歌就是现行商调哀乐的前身,主旋律一音不差。当时由“鲁艺”乐队承担了奏乐的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此曲传到了晋察冀解放区,作为挽歌形式——乐府曲也被使用过。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任中国军乐团团长、指挥罗浪为了礼仪的需要(国家需要有庄严的哀乐)把此曲配置了和声作为军乐队的礼仪曲使用,这样,这支哀乐被沿用了下来。

1985年,延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音乐家程云、时乐蒙、晨耕、张非(后二人均系从晋察冀来的部队音乐家)曾经共同忆及过这支哀乐的产生历程,一致肯定创作它的是陕北人民。搜集运用它的是音乐家安波。

墓祭、祠祭和家祭仪式

葬后祭祀仪式,如果按祭地来分类,可分为墓祭、祠祭和家祭。

(1)墓祭是对祖先坟地的祭祀活动,又叫上坟、上冢。中国的社会组织以血缘氏族关系为中心,慎终追远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一个家族有自己的宗庙、祠堂,并有为祖先留的“景像”;祖先有专门择定的茔地。宗庙、祠堂、影像、坟茔都要在一定的时间祭祀,“清明节,祭扫先茔……七月十五日献麻谷,十月一日送寒衣,除夕、新节、元旦悬像设供,家家致祭”。(《宁河丁志》)

墓祭之俗,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之。但有“上冢”的称呼则在秦汉之际。根据《史记·留侯世家》和《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匿居下邳,在圮上遇见一老父,得到《太公兵法》。老父说:“十三年孺子见济水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十三年后张良在谷城山下果然得到黄石,“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伏腊,是指夏天伏日和冬天腊日的祭祀。汉代上冢之俗非常盛行。行之者上至天子,《后汉书·光武记》云:“建武十一年春二月己酉,幸南阳,还幸章陵,祠园陵。”下及臣民,《后汉书·郑玄传》云:玄书戒子益恩曰:“自非拜国君之命,问亲族之忧,展敬坟墓,观省师物,胡尝扶杖出门乎!”有皇帝命大臣拜谒已故皇帝陵寝的。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不屈而回。昭帝命他祭武帝的陵。有皇帝遣使者祭祠臣下的冢墓的。元帝时大臣萧望之因得罪宦官而被迫自杀:“王子追念望之不忘,每岁时,遣使者祠祭望之冢。”有民间妇女随其夫家上冢的。《汉书·朱买臣传》曰:“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具上冢,见臣饥寒,呼饭之。”

唐宋以后,上冢之礼更为盛行,名曰拜扫。明代,每年皇帝几乎都要亲自谒陵一次,每逢节日,还遣官祭陵。墓祭之礼今各地仍流行。

(2)祠祭是隆重的祭祀,由宗族集体在祠堂祭祀全族的祖先。祠堂是同族的人共同祭祀祖先的屋宇。如《红楼梦》第53回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上面正居中,悬着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像。这类祠堂,俗称家庙,逢年过节,同族人都往拜祭。祭前往往要推选族中长者为主祭人。祠祭前还须先斋戒三日,提前一日设位,摆设祭品,准备祭馔、香烛等。

(3)家祭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里祭祀死者亡灵的活动,一般是在每年清明、中元或冬至日举行,也有逢本家近代祖先生卒忌辰设祭的。家祭一般是在祠堂祖先的牌位前进行。

三日之祭

三日之祭在葬后的第三天进行。相传死者在葬后的第三天要见亲人们一面。所以这一天死者的亲眷们要身穿白色孝衣,准备好祭品,主要是用米糕做的圆形“关三果”。来到坟前给死者上供祭品,烧香叩头,还要给死者修整坟墓。此祭礼又名“圆坟”或“暖坟”。

以“三”为期的民间丧葬祭祀礼仪有各种各样的。蒙古族在死者葬后三日时,要请喇嘛、亲朋一起举行祭祀仪式,届时火葬者,要查看骨灰是否飘尽,尽者为无罪升天,亲友大喜,祭祀成为吃喝会;有余烬者为在九泉受苦,亲友大悲,届时要多供祭品,请喇嘛诵经为之赎罪。京师地区明清时在葬后的第三日要举行接三和送三之祭。这天,丧家要搭好月台,放好灵桌,备上奠酒用的奠池和酒盏,给亡人供上早晚饭。到晚上,孝子贤孙们要跪在屋门外静静地等待死者亡灵回来,有钱人家还设棚请僧人道士诵经,在路口堆放纸钱放置食物,门外设鼓乐,迎接亡魂归家,是谓接三。此日,丧家在午后,要送纸糊马车和衣箱等物于旷地焚烧,谓之送三。两广地带将葬后的第三日称为回煞之期,说此日亡魂必返家一次,所以家中必须举行祭祀仪式,陈设酒菜于灵前。淮安一带俗信,人葬后三日内不能即达阎王处所而暂宿本地土地庙中。所以在葬后的三天内,死者亲属每夜必往土地庙送饭一次,并多烧纸钱以贿嘱土地老爷多照应。三日之限既满,土地才将亡魂送走,丧家于是日又要举行祭祀仪式。届时丧家以纸扎轿马请僧人乐手前导送焚,轿为死者所乘,马为土地所骑,以顺利到达阎王处所之目的。浙江一带,在葬后三天也有祭祀的风俗。这一天,丧家要设魂亭。魂亭要在冥器铺定制,否则不灵。冥器一般做得规模宏敞,俨若楼台,旁嵌楹联,多为“镜月水花,浮生一梦;纸窗竹屋,小住三年”。左右有纸制童男童女各一,手执茗盘烟筒服侍亡魂。入夜后用鼓乐前导,孝子将魂亭扶出门外,家属跪送,焚化已毕,即为死者之物。汉族许多地方有三朝接煞之祭,也是在葬后的第三天举行。是日灵堂挂上白布幔,灵桌供上神主、男女纸俑及杯筷香烛等物,请来的和尚道士在灵堂设坛念经,称为“打扫”。打扫时在死者房内设一座位,将死者临终时穿的衣服放在座位上,和尚道士对着念《度人经》一卷,念毕,焚烧衣服。据说这样就可超度死者,除去丧家的不祥之气。

春节祭

除夕之夜要请祖宗灵魂回家团圆,其法多为到通衢大道烧纸呼唤祖宗亡灵回家过年。行祭者手捧点燃的香,堂屋中挂起祖宗的牌位,将香插入香炉,祖宗即已回家。有的地方要在年三十晚上给祖坟送火送亮。吃团圆饭时,首先要给亡灵敬酒。酒酌好后,由家中长者端起酒杯说:“三代公祖,老少亡人,您们都来团年啦!”然后把酒洒在地上。敬过了酒,全家才开始吃团圆饭。开吃之前,在祖宗灵前要摆供好酒肉糖果。中国人历来以坐北朝南为尊贵的位置,故祖宗的牌位必须是坐北朝南。

我国各地元旦(正月初一)都有拜祭祖灵的活动,届时,“晨起当家者,率妻孥,罗拜天地,拜祖祢,作匾食(即饺子),奉长上为寿”。接着是“烧阡张”的祀礼,“各家祖先,俱用三牲熟食,货草纸细剪者为阡张,供其前,俟三日后焚而彻之”。湖北蕲州地区,元日祈年,“五鼓后,郡人家悉洒扫厅宇,陈茶酒果,焚楮币,拜诸神祗、祖先,以祈一岁吉庆。”接着的是序拜,“郡人于元日罢市,各盛服洁衣,飨祀谒祖先神柢毕,序拜称觞,祝尊者寿,然后出拜亲族”。我国汉族大部分地区元日下午还要举行墓祭。午饭后,全家族的男丁,负着修整坟墓用的工具,备好鸡肉鱼鸭和酒食等祭品,来到墓前,供上祭品,燃放爆竹。届时要把坟上的杂草清除干净,挑上新土,最后,所有上坟者手牵着手,围着坟墓走三圈,仪式即完毕。

春节祭祀死者有二点要注意,一是参加祭祀者必须是男丁,而且犯法坐过牢的男丁也不能参加,妇女一律不能参加;二是所供祭品必须干净,甚至不能让“不洁之物”接近。否则,依弗雷泽《金枝》中的“接触律”,洁物会被玷污,进而侮辱死者亡灵。

初二的晚上要举行祭祀仪式将死者灵魂送走,其法是在牌位前进香、烧纸,如果是临时性的牌位要在烧纸时连同牌位一并烧掉。如果是永久性的牌位要立时收起,然后手捧香火,出门来到大道上,烧纸叩头,请祖魂升天。中国人春节佳日奉祀祖灵的礼仪,是中国人极浓厚的敬祖先爱家人观念的反映,它说明中华民族是个极重情感和根本的民族。

清明墓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