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1
15783100000098

第98章 古印度的《吠陀》文学

“吠陀”一词原意为“知识”,后转化为对婆罗门教、印度教经典的总称。从广义上说是古代西北印度用梵文写作的对神的诵歌和祷文的文集,其中包括“吠陀本集”(吠陀赞歌)、“梵书”(“婆罗门书”、“净行书”)、“森林书”、“奥义书”(“近坐书”、“秘书”)。从狭义上讲“吠陀”

仅指“吠陀本集”,共分4部:一为《犁俱吠陀》(《赞诵明论》),约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代末,部分内容可能更早,约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便出现了。全书为10卷,收集祷文和对自然诸神的赞歌1028首。二为《沙摩吠陀》(《歌咏明论》),将《梨俱吠陀》中的绝大部分赞歌配上曲调,供祭祀时歌唱,共载入赞歌1549首。三为《耶柔吠陀》(《祭祀明论》),主要说明出自《梨俱吠陀》

的赞歌在祭祀时如何运用,与《沙摩吠陀》均为公元前1000年以后形成的。四为《陈闼婆吠陀》

(《禳灾明论》),共20卷,载入赞歌730首,记录了各种巫术和咒语,其中杂有科学的萌芽,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梵书”是对与“吠陀本集”有关的祭祀起源、目的和方法及赞歌、祭词、咒术的意义加以说明的文集,约公元前10—前8世纪形成。“森林书”是“梵书”的附属部分,而“奥义书”又是“森林书”的附属部分。其中“奥义书”种类繁多,形成较晚,最迟的为16世纪的作品。吠陀经书尤其是《梨俱吠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也是研究印度古代史的重要资料。